【摘 要】音樂課程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對器樂的學習,與此同時,器樂學習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將器樂學習編入音樂教材,在國際上是一種普遍而廣泛的做法。將陶笛教學引進小學音樂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圍繞陶笛教學而展開,對完善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解讀。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陶笛教學;策略研究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培育了多種多樣的音樂藝術形式。其中,陶笛就是一種十分優(yōu)美、源遠流長的文化表現(xiàn)方式。將陶笛引入小學音樂課堂,一方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一、陶笛簡介
陶笛是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一種器樂,它的外部形狀非常獨特,而且形狀比較小,便于攜帶;它的音色十分圓潤而且干凈,音域非常廣闊;它的用途十分多元,既可以用來表現(xiàn)古典音樂,也可以用來演奏現(xiàn)代音樂。陶笛對于中小學生音樂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表現(xiàn)在定音和定調方面。
二、具體策略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兩大重要因素。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教授陶笛課程時,需要認真選擇教學模式,科學開展授課活動。
1.提高自身素質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陶笛教學的內容,一方面給學生提出了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給音樂教師素質的提高提出了要求。教師的理念和素質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給學生樹立榜樣或帶來消極影響。音樂教師需要具備專業(yè)而扎實的基礎,在樂曲編排以及樂器配器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音樂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陶笛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而好的音樂作品需要創(chuàng)作者有豐富的情感經驗和細膩的表達方式;需要演奏者深情地投入和細心地品讀。教師只有在對曲子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經歷了解之后,才能更準確的演奏出作者希望表達的情感。而教師的演奏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評價,教師素質的提高會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影響學生。
2.了解學生需求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學習陶笛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其一是二聲部歌曲的學習,其二是二聲部與歌唱的結合。對音準進行把握、細心聆聽曲子的節(jié)奏,可以快速提高演奏的水平。新鮮的教學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接觸陶笛之后,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無論是指法還是氣息,都可以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學生可以演奏曲子之后,學生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為持久的動力源泉。學生在尋找到自己中意和欣賞的曲子后,主動積極地反復練習,并且樂于將成果展示給同學和教師。
3.擴充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圍繞教科書而展開,僅僅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很少關心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跟唱幾遍,然后鼓勵同學一起唱的方式進行授課。此種模式長期持續(xù)造成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致不高、效率低下的狀況。將陶笛引入小學音樂課堂之后,教師可以將課堂時間予以分解,將教學任務進行細化。例如,將課堂分解成課前欣賞、細心聆聽、獨立練習、整體練習等幾個部分,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均需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相互鼓勵和相互帶動。在量化管理的過程中,減少學生走神的情形。
小學階段,男生會進入變聲期,嗓音條件的變化很可能導致學生不適合演唱部分歌曲,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熱情和信心會受到限制。而陶笛教學可以避免學生因變聲而不能學習的尷尬,相反可以更好地激發(fā)男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滿足學生的渴望。而且,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基礎,確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在發(fā)掘好曲子和尋找興趣點的過程中,提高音樂學習的效率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緒。
4.豐富教學形式
教育學理論研究表明,教學方法的科學程度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陶笛教學的過程更是受到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求知欲,科學的方法可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滿足其求知欲。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音樂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個人獨奏的形式,也有團隊合作的形式。小組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將班級分為若干小組,一個小組在表演的時候,另一個小組可以配合打節(jié)奏;在表演結束之后,對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在發(fā)現(xiàn)錯誤的過程中,糾正錯誤、提高能力。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豐富課堂形式,教師可以適度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互聯(lián)網提供了海量的資源,同一首曲子會有不同的演奏者進行演奏。教師可以通過多次播放視頻或者音頻的方式,鼓勵學生將其進行對比,找出優(yōu)點和不足,并進一步尋找適合自己的表演節(jié)奏和表演形式。
三、結語
陶笛是中華民族歷史最為悠久的一種音樂器具,它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的靈魂。它的音色飽滿而音域廣闊,因而無論在古代還是當今,均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在小學課堂上加入陶笛的學習內容,一方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修養(yǎng)和品位。在將陶笛引入小學音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其一是提高自身素質,其二是了解學生需求,其三是擴充教學內容,其四是豐富教學形式。
【參考文獻】
[1]林菲凡.陶笛教學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5(4):118-118.121
[2]楊溪東.陶笛——校園特色文化藝術的奇葩[J].中國音樂教育,2014(5):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