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將“習作”的第一階段稱為“寫話”,由此可見,寫話居于習作基礎的重要地位?;谶@一認識,本文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觀察法、文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對小學生的寫話能力展開系統(tǒng)研究。本文首先理析了寫話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提高小學生寫話能力的具體策略,旨在為實行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寫話能力;策略
當前,大部分小學生表示排斥主動寫話,這遠遠達不到新課程要求的“對寫話有興趣”的標準。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話興趣和寫話能力成為時下值得探討的熱門話題。
一、寫話的概念理析
(一)寫話的概念
“寫話”是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學習書面表達的內容和方式。換句話說,寫話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話文從字順地寫下來。寫話是指在教師有效的指導教學下,學生利用語言文字把自己的想法,思考和情感記錄下來的活動,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述和自由表達的重要形式。寫話是學生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化的過程,也是學生后續(xù)作文的基礎性活動。
(二)寫話教學的概念
寫話教學就是指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低年級學生的寫話現(xiàn)狀選擇教學策略,設計教學的基本流程,指導學生從事寫話的活動過程,這是一個師生互動,雙邊交流的過程。雖然學生是寫話的主體,但由于他們年齡尚小,自主意識薄弱,所以教師仍是寫話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當然,寫話教學不光包括教師對學生寫話的指導與訓練,還有教師對學生利用書面語言表情達意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
二、提高小學生寫話能力的具體策略
新世紀以來,我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素質教育,要求將學生做為主體,突出學生的學習地位,而寫話又是習作的“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積累素材的意識和能力兩大方面提升小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寫話能力
1.翻轉課堂,體驗寫話之妙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根據練習的活動主題選擇單一的教學形式,具體表現(xiàn)為建立在閱讀教材基礎上的看圖說話,仿句練習,自由寫話等等。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學習的樂趣,因而采取的教學形式不靈活。因此,教師應該組織豐富的教學形式,將聽寫作文,組詞造句,學寫對話,仿寫等形式運用到語文教學當中。例如,在蘇教版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學生在學習《秋游》這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照“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際,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寫一段話,在此過程中,既讓學生學會怎樣使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又提高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2.多彩課外,尋找寫話之趣
學生往往在教室中接收新知識。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心智很不成熟,仍然具有好動、愛玩的特性,因此長時間的久坐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因此,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模式,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例如,秋天來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秋游,活潑的小學生會興奮的說“樹葉黃了”,“花兒謝了”,“小草枯萎了”等等,秋游結束之后,引導學生將觀察到與親身感受到的大自然寫下來,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
3.激勵評價,激起寫話動力
在傳統(tǒng)的習作課堂上,教師的通常通過將學生的寫話作業(yè)統(tǒng)一收上來,統(tǒng)一批改,再統(tǒng)一發(fā)放下去,偶爾會針對某個學生的寫話作業(yè)進行點評。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思維能力在停留在較低級的水平上,因此不能有效的理解教師的評語。在此背景下,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肯定學生的寫話作業(yè),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例如,針對學生學完《狼和小羊》的感想,教師可以表揚學生說“寫的棒極了,找出了本篇課文的想要傳達出的信息,即狼的本性是壞的,它是一定會做壞事的”等。通過激勵性的話語,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寫下去的動力。
4.觀察交流,挖掘寫話細處
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具體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課后向學生布置觀察作業(yè),例如,觀察家樓下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有幾片花瓣,高的還是矮的,花莖上有沒有刺等,將所有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通過此種細致入微的觀察,提升小學生的寫話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積累寫話素材
1.指導學生多看社會新聞,積累寫話素材
在一部分人眼中,小學生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思想意識還未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沒有看電視新聞的必要。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每天關注新聞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減少寫話練習中的病句。因此,教師應該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關注社會新聞,關心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的意識,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積累課外知識,并且在整個過程中,積累學生的寫話素材。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積累“旅韓大熊貓‘愛寶’‘樂寶’”之類的素材,以便日后可以有效的應用于國際友好關系的寫話練習中。
2.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累寫話素材
小學生的寫話作業(yè)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錯別字的數量多,篇幅過短,標點使用不規(guī)范,邏輯不清楚等,這主要是由于小學生的寫話訓練不到位以及平時積累的素材太少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在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情況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指導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將優(yōu)美的詞句積累下來,在課堂上與老師以及其他同學分享。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與“我們的學校就像一個大花園,多么可愛,多么美麗,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類似的優(yōu)美句子記錄下來,有意識的運用于日后的寫話訓練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話能力。
結論與展望:
總而言之,在新的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利用豐富的教學形式,走出課堂,依靠激勵性評價,觀察與交流等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從指導學生多看社會新聞和進行課外閱讀等方面提高小學生的寫話能力,隨著時間的推進,小學語文的寫話課堂還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對此還需要教育部門及相關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期待在未來的幾年內小學生的寫話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