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體育教學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身體,讓學生保持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中出現運動損傷,不僅會給學生造成身體及精神壓力,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文章明確了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闡述了在體育教學中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
關鍵詞 體育教學 運動損傷 預防措施
在體育運動活動中發(fā)生的損傷,叫做運動損傷。體育教學活動主要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的,在活動過程中,稍有不周就容易發(fā)生身體損傷類事故,體育教學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強化學生綜合性素質,保持生命質量。體育教學中產生運動損傷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過預防措施降低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機率,減小運動損傷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第一,運動場地或者服裝不符合要求。不同的體育活動需要針對性的運動場地,如足球鍛煉就需要專業(yè)足球場,否則威脅著運動人員的生命安全;籃球運動需要有籃球場,學生的鍛煉更加規(guī)范化,也相應的降低運動危險系數;第二,運動場地危險系數較高。地面出現凹凸不平、裂縫、地表滑等情況都給學生埋下了安全隱患;第三,運動器材老化、安裝不合理等也會威脅到學生身體健康;第四,體育課程需要穿寬松且彈性較好的運動服裝,避免運動幅度或力度不夠,影響鍛煉效果;第五,體育教學中運用不恰當的方法或者運動量過大等都會對學生安全造成影響;第六,體育教學、體育訓練中,要遵循區(qū)別對待、循序漸進的方法,教師對學生要做好示范,積極指導、糾正學生動作,以便學生快速正確的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質量和教學質量。此過程中,也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來安全運動量,運動中要重視勞逸結合,要擁有適量適當的間隔放松,避免學生因肌肉疲勞,造成局部的負擔過重而引起運動損傷;第七,運動動作不規(guī)范,違反規(guī)則等也為運動損傷埋下了伏筆。在比賽或者訓練中,學生不服從教師指令,動作粗野不規(guī)范,不遵守相關紀律,尤其是激烈性體育活動中如籃球等比賽中,出現身體沖撞,都會造成雙方摔倒,輕者引起挫傷、摔傷,重者脫臼、骨折或者內臟衰竭等。
主觀原因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運動者不重視自我保護、準備活動不夠、身體狀況差等。第一,學生沒有在思想上重視運動損傷,對自己的保護意識很差。學生對運動損傷的認識不清,或在思想上形成僥幸心理,不夠重視運動損傷給自己帶來的傷害。體育教師在教學時,若不強調運動安全,尤其是一些高強度運動,學生也不會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和規(guī)避一些危險性高的動作;第二,學生本身身體素質較差,協(xié)調能力不佳,不能完成高難度技術動作。身體素質也就是在體育活動中人體器官表現出來的機能;第三,身體機能或心理狀況不佳。學生休息睡眠不足或者帶病帶傷的情況下,運動能力大大降低,此時參加運動,其反應能力和協(xié)調性都很差,會惡化身體機能。人的心理狀態(tài)對運動狀態(tài)有重要影響,不適合運動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有兩種,一是過度消極狀態(tài),具體表現為害怕、情緒低落、精神不振、膽怯、意志消沉等,對比賽、考試等也是應付了事;二是學生過度興奮的狀態(tài),具體表現為激動、緊張、心跳加快,嚴重時出現手足發(fā)抖、面色蒼白等。心理狀態(tài)不佳會造成自我保護意識降低、動作協(xié)調失常,引起運動損傷。
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采取措施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都需要明確運動損傷的危害性,明確其發(fā)生原因和規(guī)律,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事故的發(fā)生。
教師要事先準備好課堂內容,明確課堂內容的重難點,了解技術動作,以便可以糾正學生錯誤動作。在教學中,也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合理安排運動強度、難度和運動量,講究循序漸進,以促進全面發(fā)展。課前,教師也要帶來學生做好準備活動。
運動器材是體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教師應該事先準備好活動器材,查看運動場地,確保器材安裝牢固、無松動,場地平整,無垃圾、雜物等。
在平時,學生也應該適當參加簡單的體育運動,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逐步提高身體素質。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鍛煉方法,傳授技能,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對于經常參加運動者,要定期體能檢查,尤其是在大型且重要的比賽前,避免身體素質不合格者參加。校園醫(yī)務室需要時刻準備著,發(fā)生嚴重的運動損傷,校園醫(yī)務室可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護理傷員,正確處理運動損傷,降低運動損傷對學生的傷害。
運動損傷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身心影響。因此教師和學生要明確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在活動中盡量規(guī)避不利因素,采取預防措施,減少損傷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查明藝.試論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2:185,74.
[2] 姚忠義.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科技信息.2009.03:499,486.
[3] 吳立威,張春志.論述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6:174.
[4] 楊旭東,陳振權.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38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