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9.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研究荷球對男女公平競賽的意義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性。荷球運動是男女同場競技運動的先驅,充分體現(xiàn)出了兩性同場競賽的公平性的特點,其不同于其他運動項目具有強烈的身體對抗性,在男女同場競技運動中起到了橋梁作用,也適應各年齡層次的運動需求,有助于兩性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社會,推動全民健身。
關鍵詞 荷球 兩性 公平競賽 全民健身
荷球起源于荷蘭,是由荷蘭體育教師尼克·布魯克修森(Nico Broekhuysen)發(fā)明的,其運動有籃球的特點也有足球的因素,荷球是綜合了多種球類運動而產(chǎn)生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項體能主導類男女同場競技的體育運動。
荷球自1903年產(chǎn)生以來已經(jīng)有上百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國際荷球聯(lián)合會已經(jīng)有56個會員國,幾乎遍布全球,而中國自2006年加入國際荷球聯(lián)合會已有十年的時間了,2004年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正式把荷球列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球類運動之一。鄭州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確立為最具可行發(fā)展的示范性高校,作為新球類,目前全國已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荷球選修課,荷球在我國的發(fā)展可謂是十分迅速,其發(fā)展速度遠超過其它類運動。
荷球運動中女性占據(jù)了總人數(shù)的一半,所以,女性的重要性被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荷球運動中不允許異性防守,不允許多人防守一人,只能“一對一”的進行防守[3]。
由于荷球是男女混合的一項體育運動,所以在制定戰(zhàn)術與技術時還要考慮女性的因素,如果有一項技術或一種戰(zhàn)術忽略了荷球的特殊性就會使全隊的整體水平直線下降。
古人云: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荷球運動杜絕個人主義,因為在荷球運動中不允許運球,不允許帶球走,所以在接球后只能投籃或是傳球。在荷球運動中即使有再強的攻防技術也不能完成進攻和防守,團隊合作才是王道。
荷球是一項重技術的體育運動,具有全面的技術在荷球運動中尤為重要。荷球對運動中超強的爆發(fā)力、敏捷的動作、靈活的步法、穩(wěn)定的傳球、精準的投籃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荷球比賽規(guī)則中明確的指出了荷球不準單打獨斗的基本特點,這就限制了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可以有過多的身體接觸,所以也就降低了受傷的可能性。同時荷球運動又是一項男女混合的運動項目,而女性的對抗性不如男性,所以保護女性減少身體對抗也是荷球運動中理所當然應該具有的。
荷球和其他運動一樣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在荷球運動中同學們都感受到了帶給自己的快樂,由于沒有了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中的強烈身體對抗性,所以同學們在運動中就不用那么的在意受傷,大大的增加了男女同同場運動的積極性。
團隊合作是荷球運動的前提,在此之下,隊員之間能夠充分的進行溝通、交流,因此隊員之間由不了解造成的誤會會因與對方的交流而解決,進行荷球運動的同時也是隊員間心與心的交流。彼此間沒有了隔閡,也使身心得到放松,從而使人們感到心情愉悅,身心舒暢。
一般的體育運動有兩個特點:一是很有趣,但運動強度特別大,容易受傷;二是運動強度小,但沒有興趣,比較枯燥。就目前來看,荷球在我國的發(fā)展相當之好,也很適合我國的發(fā)展。我國一直都是提倡“以和為貴”、“以德服人”,是一個主張和平反對暴力的國家,荷球之前又為“合球”,從名字可看出荷球的精髓是“合”。荷球與全民健身的關系可以從荷球的許多地方看出來,不管是荷球的理念、規(guī)則,還是從它的精神、目的都可以向全民推廣。全民意味著所有人,全民都有了荷球運動的理念,不僅起到了健身作用,而且使我國的整體水平都將越級上升,人人健康向上,個個互助友愛,心理陽光積極,有助于凝聚人心、倡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
國內(nèi)第一套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荷球多媒體教學課件由鄭州大學體育系馬襄城老師研制成功,并被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大學生體育聯(lián)合會指定為全國荷球培訓的教學課件,鄭州大學還先后向全國80多個高校提供了開設荷球課程所需要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案等,我們有優(yōu)秀的老師親自授予指導,有大批的學生去傳播荷球,大大的推動了荷球在我國的發(fā)展,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對體育的認識,對我國繼續(xù)更好地推進全民健身有重要的意義。
兩性地位的平等從此將從荷球運動的普及繼續(xù)進行下去,荷球的發(fā)展極大的影響著兩性間地位的變化,從荷球運動中可以讓人們知道有的體育運動不可以沒有兩性的共同參與,荷球面向社會大眾將會是人們更好的進行交流的一個橋梁,荷球的諸多特征也會是讓人們走向和諧社會的一個階梯。
參考文獻:
[1] 馬襄城.荷球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作用及其發(fā)展策略[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8(4):76-77.
[2] 馬襄城.荷球運動特征及其社會價值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9(10):46-47.
[3] 蔡軍,張振東.荷球運動在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推廣意義及前景探析[J].中州體育.少林與太極.2016(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