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21世紀是我國素質教育發(fā)展和質量提高的新階段,響應習總書記全面發(fā)展足球運動的號召,延邊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一直在有序的開展。本文對延邊青少年校園足球學生參與的興趣程度與開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推動延邊地區(qū)青少年足球運動開展和推廣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延邊 青少年 校園足球
通過對延邊州的中小學發(fā)放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延邊青少年對學習足球、參與足球的興趣很高。特別感興趣的男生占38.9%,女生占25.37%,感興趣的男生占18.35%,女生占14.66%。通過走訪調查中了解到,眾所周知,延邊有著深厚的足球底蘊,故有“足球之鄉(xiāng)”的美名。足球運動是朝鮮族的傳統體育運動之一。朝鮮族人們自小就喜愛足球運動,閑暇時間隨處可見他們踢球的身影,足球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故足球群眾基礎非常深厚。2015年,延邊足球隊沖超成功,重新回到全國甲級球隊的行列,又一次掀起關注足球、練習足球的學習熱潮和熱情。
從調查中可發(fā)現延邊中小學生中,男同學喜歡的體育項目主要集中在足球和籃球;足球項目明顯高于其它運動項目,足球運動成為學生們校園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但由于足球運動是多人運動,對場地、人數都有嚴格的要求,加上校園的場地有限,因此制約足球運動開展并不夠方便。相對足球、籃球等大球運動而言,女同學更傾向于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室內場地的運動。
通過問卷調查得知,延邊青少年喜歡足球運動的原因,54.6%的學生認為參與足球能非常好的鍛煉身體,22.3%的青少年認為踢足球很有魅力,21.9%的學生認為參與足球運動可以培養(yǎng)團隊精神,18.8%的同學認為可以為學校掙得榮譽。
40.90%的學生的足球技能是在體育課上學習獲得,通過體育教師的教授來學習足球技能。60.05%的學生的足球技能是跟父母學的,父母影響其對足球的認識,從中模仿父母足球動作,獲得足球技能。60.62%的學生的足球技能是電視上學的。當今社會是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信息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是信息時代。學習可以有多種渠道,利用現代的高科技,實行“空中教學”“空中學習”是可行,方便的。
學校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影響至關重要,對于激發(fā)孩子們的體育興趣,學校體育正確和科學的引導同樣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延邊非常重視校園足球的推廣和普及,支持足球運動的開展,學校有專門的足球科研人員,有自己的足球隊,有利于為國家培養(yǎng)輸送優(yōu)秀的足球人才。
父母、體育明星、體育教師、周圍的同學對延邊青少年的足球興趣產生重要影響。其中,體育明星對延邊中小學生參與的足球興趣影響最大。延邊沖超成功后,延邊隊所有的比賽場場爆滿,常常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延邊人經常帶著孩子們一起觀看體育運動,池文一、崔民等本地足球明星讓延邊青少年對足球的興趣空前高漲。從調查中可發(fā)現有高達81.93%學生因為是體育明星而對他們足球興趣的產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從而成為他們足球興趣產生影響最深的人。
(一)學生對足球的興趣程度很高,足球是他們在校園內最感興趣和最想參與的體育項目。足球運動在校開展有雄厚的群眾基礎。
(二)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娛樂是學生喜歡足球運動的最大原因。此外,足球運動可以培養(yǎng)集體榮譽也是學生的喜歡足球運動的原因。
(三)足球運動是延邊青少年最喜愛的運動,學生在其中感受足球帶來快樂。同時也極大的豐富了校園足球文化。
四、建議
足球作為延邊的傳統體育項目,發(fā)揮其優(yōu)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足球興趣,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在學校教育應充分運用足球魅力的正效應,科學的組織教學,利用足球的競爭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耐力和運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F代社會,人們可以通過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等傳播媒介高速快捷的了解世界每時每刻每個不同地點所發(fā)生的事情。足球運動同樣通過這些渠道吸引著許多學生的興趣,四年一屆的“世界杯”、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以及歐洲五大聯賽、冠軍杯、甲A甲B等聯賽的轉播與報道讓眾多學生津津樂道并被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吸引。除了這些渠道對足球運動的宣傳外,還有最能使學生對足球產生興趣的就是讓他們參與其中,只有當你參與某種活動才能真正得體會到它的樂趣。
因此,學校經常組織班級的足球比賽,地區(qū)經常組織各個學校間的比賽都能夠對足球運動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渠道加大對足球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中學生都能對這一運動產生興趣,讓他們認識到這一運動的健身價值。
社會、政府要大力推廣足球運動,提高足球運動氛圍,增加場地;學校、家長應注意對孩子體育興趣進行引導,改變對足球運動項目的偏見,為孩子們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方中進,徐瑾.對初中學生體育興趣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03.5:65.
[2] 何盛,唐成.試析中國的大學生足球運動[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01).
[3] 賀新奇,張廷安.我國足球后備人才“體教結合”培養(yǎng)道路的規(guī)模設計[J].中國體育科技.2009(04).
[4] 金龍哲.延邊足球的歷史回顧[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2.
[5] 金青云.延邊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