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分析績效考核機制下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行政管理和服務、教學崗位實行“雙軌制”,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良莠不齊、師資隊伍日趨邊緣化等,進一步提出應完善績效考核機制,開拓辦學思路,去行政化;構建發(fā)展式績效考核機制,穩(wěn)步建設與調整并舉;以績效考核為平臺,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保障教學實施;以績效考核機制為契機,提升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等,以促進我國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績效考核機制 大學英語教師 師資隊伍建設
[作者簡介]艾格平(1967- ),男,陜西西安人,西安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與英語語言文化。(陜西 西安 710121)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2015年專項科研計劃基金資助項目“陜西普通高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yè)倦怠現狀調查及其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5JK1648)和西安郵電大學2014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對西安郵電大學教風現狀的調查和影響教風因素的分析研究”(項目編號:SZ2014-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2-0082-02
績效考核機制在我國高??己朔峙潴w制中已實施多年,各高校運用績效考核機制來考評教職員工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服務意識、工作態(tài)度、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如何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充分發(fā)揮教職員工的潛質和創(chuàng)造力,尤其對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產生了哪些影響,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高校績效考核機制
1.績效考核機制的理論依據??冃Э己藱C制的理論依據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冃Э己藱C制由于采取多樣化的激勵手段,滿足了不同人、不同層次的需要,充分體現了按勞分配、優(yōu)勞多得的原則,調動了每一個勞動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由始至終處于被激勵的狀態(tài),從而產生真正的激勵效應。
2.高校績效考核機制宗旨。高校績效考核機制是各高校遵循一定的標準,運用科學、合理和有效的方法,核查與評定其教職員工在履行崗位職責中的工作成效,以便確定其工作是否合格的一種過程性考核分配方案,并為教職員工的酬勞、獎勵和晉升等工作提供科學、合理、公平與公正的利益再分配依據。
3.高??冃Э己说闹饕獌热?。高校績效考核的核心內容包括:第一,針對高校教職員工崗位的職責制定考核標準;第二,收集考核的相關數據;第三,對照考核標準實施考評;第四,對考核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第五,建立績效考核檔案;第六,按照年終考評結果來確定津貼分配、業(yè)績獎懲、崗位任職情況等,將考評結果與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
高校實行的績效考核機制為高校英語教師創(chuàng)造了機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的不斷發(fā)展,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高校必須進行深刻反思、深化改革,從而促進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績效考核機制下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的瓶頸
1.行政管理和服務、教學崗位實行“雙軌制”。各高校行政管理和服務、教學實行的績效考核“雙軌制”,極大地挫傷了大學英語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情緒。由于行政管理和服務崗位沒有具體的量化考核標準,只要每天按時到崗,在規(guī)定時間內簽到,年終考核100%合格,全額績效獎勵不受任何影響。而教學崗位則有學年、教學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評定等諸多量化考核要求,教學崗位的教師某一項未完成或不合格,就會有扣除年終績效獎勵、崗位調整等各種風險。
2.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第一,大學英語教師的性別比例嚴重失衡。英語教師女多男少,有的高校男女教師比例達到1︰8,在部分理工科為主的高校中,女教師甚至占外語教師總數的90%以上。第二,大學英語教師的年齡結構不合理。目前大學英語師資隊伍中,中年與老年教師寥寥無幾,青年教師隊伍十分龐大,缺乏能夠實施“傳、幫、帶”的核心人物。第三,大學英語教師的學歷參差不齊。隨著全國各地高校開始大規(guī)模擴招,高校為應對急劇增加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招納了一大批具有本科學歷的英語教師。這些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水平欠佳,磨合適應期過長,成長十分緩慢。第四,職稱結構嚴重失衡。教育部規(guī)定以教學為主的本科高校,教授、副教授應達到教師總數的25%~35%,但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師資隊伍中,有中級職稱的教師居多,有副高職稱的教師較少,有正高職稱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
3.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良莠不齊,師資隊伍日趨邊緣化。大學英語教師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視,課堂教學用語、儀容儀表和教態(tài)得到進一步規(guī)范,教師服務學校和學生的意識得到有效改善,為教師職業(yè)道德素質注入了專業(yè)內涵。但是,由于部分青年英語教師是在擴招、申請更名大學和設立獨立學院時進入高校的,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過教育理論、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和教學技巧等相關知識,更沒有參加過教育實習實踐,服務意識較差,缺乏敬業(yè)精神。此外,大部分高校在績效考核機制中明文規(guī)定,向優(yōu)勢學科和優(yōu)秀學術群體傾斜,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使得大學英語教學和教師日趨邊緣化,師資隊伍建設舉步維艱。
4.教學顯現石化現象,知識鏈出現斷層。第一,部分英語教師無視學??冃Э己藱C制的規(guī)章制度與工作規(guī)范,授課消極、被動,課堂枯燥無聊,教學逐漸出現石化現象。第二,中老年英語教師由于對計算機網絡技術掌握甚少,不了解微課、慕課等現代化教學模式,導致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思路滯后、教學內容死板,不能適應大學英語現代化教學的需要。第三,青年教師才思敏捷、知識新穎,善于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但缺乏教學經驗,使得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知識鏈出現了溝壑與斷層。
5.科研乏力,有量但難保質。大學英語教師在項目、論文、著作的數量和質量方面,與其他專業(yè)的老師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第一,學校不重視。大學英語是公共基礎課,大多數高校對大學英語教學不夠重視,甚至逐漸淡化與邊緣化。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科研活動時難以得到學校的支持。第二,大學英語教師對科研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績效考核機制下,大學英語教師迫于績效考核的壓力,申報的項目、論文、著作的數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但由于缺少科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科研質量令人擔心。第三,大學英語作為文科類基礎課,科研項目本身就很少。第四,由于外語類核心期刊相比其他學科而言數量較少,大學英語教師發(fā)表文章困難。
6.繼續(xù)學習機會匱乏。部分高校規(guī)定,英語教師參加國內學術會議、脫產進修或出國學習要補交崗位定額教學工作量折合的費用,以確保聘期內崗位教學工作量的完成,否則會導致考核不合格,下一聘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大部分英語教師主要通過翻閱國內外有關的學術期刊、著作和上網來了解最新的教學科研動態(tài)。
三、績效考核機制下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的策略
1.完善績效考核機制,開拓辦學思路,去行政化。高校應樹立學者、專家和教授治校的理念,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廢除行政管理和服務、教學崗位實行的“雙軌制”,公平、公正、公開地考評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
2.構建發(fā)展式績效考核機制,穩(wěn)步建設與調整并舉。第一,學校管理層應穩(wěn)定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強化現有師資隊伍的培訓,構建發(fā)展式績效考評機制。例如,對教師在脫產進修或出國學習期間的所有費用予以全額報銷,教學工作量按全額計算等。各高校對從事文科基礎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師評定副高及以上職稱時應采取“不同學科不同對待”的政策,改善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中職稱結構不均衡的狀況。第二,高校應引進高質量、高素質與高學歷的專業(yè)人才。在人才引進過程中應側重于男性英語碩士或博士人才,以緩解大學英語教師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
3.以績效考核為平臺,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保障教學實施。高校應不斷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增加大學英語系列模塊課程。第一,加強文學和電影賞析、時文閱讀、中國文化翻譯和基礎寫作等課程的教學,使大學英語教學呈現多樣化的態(tài)勢;第二,期中與期末教學檢查時組織全校學生開展評教活動;第三,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專家、老教授組成學校教學督導組、二級學院教學督導組、系部教學督導組走進課堂,對英語教學進行日常督查和指導;第四,同事互聽互評,實行量化打分;第五,設立教學事故等級制,約束和監(jiān)控英語教師的到崗情況,保障英語教學的順利實施。
4.以績效考核機制為契機,提升大學英語教師自身各方面的素質。第一,培植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高校應定時組織學生對教師進行評教活動,并由二級學院和所屬系部對每一位英語教師就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進行四級(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考評,實行末位淘汰制。
第二,強化專業(yè)知識,拓展專業(yè)素質。大多數大學英語教師畢業(yè)于文科或師范院校,能熟練掌握并駕馭英語語言,但是對自然科學及理工科學的知識了解甚少,如何用英語準確地傳授專業(yè)知識對英語教師來說變得尤為重要。高校應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并在雙語教學的課程中,安排大學英語教師和專業(yè)教師結對子,一起備課、授課、共同教研,促進相互學習與交流。
第三,提高科研意識,夯實科研實力??蒲惺墙虒W改革的推手之一,也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高校應對英語教師加強科研培訓。一是定期組織舉辦學術研討會、講座和論壇,聘請英語專家傳授科研經驗等;二是實行優(yōu)惠的科研扶持政策,如把出國進修、參加學術論壇、科研成果列為英語教師職稱晉升的一項指標等;三是英語教師應積極整合自身的英語知識結構,確定科研方向、確立研究方案,有目標地組織科研活動。
第四,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準。大學英語教師應轉換角色,成為英語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英語教師要積極嘗試、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手段,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例如,把慕課和微課引入課堂,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從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方芳.淺談大學英語教師現狀[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2]李光毅.淺析大學英語教師綜合素質[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3).
[3]葉楓.對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5(27).
[4]邱忠蓉.論大學英語教師素質的自主發(fā)展[J].中國成人教育,2011(4).
[5]常冬梅.大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及改善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6).
[6]覃軍艷.高校大學英語師資現狀及培養(yǎng)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7(7).
[7]胡衛(wèi)新,張寒,苗真勇.績效考核——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新舉措[J].煤炭高等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