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語文教學中關于描繪景物描寫的寫作訓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描寫景物首先要確定描寫的順序:空間順序法、時間順序法、天氣順序法;寫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點,抓住特征、描寫特征、表現(xiàn)特征,是描寫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關鍵;描寫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學手法,象征手法、想象與聯(lián)想、對比襯托、虛實結合等,還要借助修辭手法;描寫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寫文章,務必是為了表情達意的,因此文章必然會融情與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寫景狀物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描寫;順序;特征;手法;情感
【中圖分類號】G732 【文獻標識碼】A
中職語文教學中關于描繪景物描寫的寫作訓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如何描繪景物?面對中職學生普遍的寫作障礙,筆者借助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這一知識點進行了歸納和梳理,并且充分兼顧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取得了較好的作文指導教學效果?,F(xiàn)從四個方面談一下描寫景物寫作技巧訓練。
一、描寫景物首先要確定描寫的順序
卡夫卡說,文學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無限地探索并靠近真理。對很多學生而言,他們并沒有認識到寫作是需要清晰的調(diào)理和嚴謹?shù)倪壿嫷?。他們舉筆隨意,信馬由韁,胡亂堆砌,只為湊夠字數(shù)。因此,教師要啟發(fā)他們注意到這一點。
(一)空間順序法
確定觀察點和景物的空間關系。這里有三種寫法:邊走邊看,移步換景法;景物不變,觀察點變化,定景換點法;觀察點不變,景物變換,定點換景法?!队曛械翘┥健芬晃?,就是很典型的移步換景法,描寫了登泰山的整個經(jīng)過,通過作者的游蹤,展現(xiàn)了泰山整體的美麗畫卷?!段业目罩袠情w》里,用到了定景換點的順序,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小屋,寫出了不同視角下小屋的動人情致。
(二)時間順序法
觀察不同時間條件下景物發(fā)生的視覺變化,因為時間的變化,一物多景,一景多姿。比如《天山景物記》中,作者寫草原一天里的變化:中午、傍晚、晚上。同為草原風光,因為時間的變化,草原完全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讀來非常豐富而動人。
(三)天氣順序法
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天氣下,自然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子。比如晴天的大海、雨天的大海、雪天的大海、霧中的大海、風中的大海,一定各有其狀貌,而且差異迥然。以此為順序,就會把大海描寫得很全面扎實了。
二、描寫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點。抓住特征、描寫特征、表現(xiàn)特征,是描寫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關鍵。特征抓住了,文章就傳神了,就真實了?!逗商猎律芬晃?,作者牢牢抓住月下荷塘“朦朧”的特點,極盡渲染之能事,將“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朧寫得淋漓盡致,酣暢通透。作者在文章第五段提到了月光、薄薄的輕霧、牛乳、籠著輕紗的夢、淡淡的云、樹影,所有這些意象,都是朦朧的特點,如此,把月下荷塘的朦朧美,寫到了極致。還有茅盾的《白楊禮贊》,寫白楊樹的向上的枝杈,作者的描寫熱情而直接,白楊樹枝枝向上,寫出了一種力量感。圍繞景物的特征展開深入細致的描寫,應該是寫景狀物文章的核心。否則,文章就得不到深化,就會成為流水賬。《故都的秋》一文,作者郁達夫先生抓住北國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展開文章,選擇了北方普遍的景物作為構成北方特有秋景特點的意象,凸顯了北國秋天的特點。尤其是文章末尾的比喻,寫出了南北方秋天的不同:正像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
三、描寫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學手法
象征手法、想象與聯(lián)想、對比襯托、虛實結合,等等。還要借助修辭手法。想象和聯(lián)想是基礎,這一點和想象力有直接的關系。作文課,首先要鼓勵、培養(yǎng)、保護學生自由的想象力,思維要發(fā)散、精神要活躍、情緒要飽滿??梢詮囊痪湓捲炀溟_始,對學生進行訓練?!睹骱勇爼芬晃?,用到了很多傳神的比喻,用于描寫聲音。這些描寫無不具有相通性,那就是通感。的確,在描寫的時候,通感是較為普遍的修辭手法。這是因為人們沉醉于某種事物時,全身的感覺器官達到了一種高度和諧的狀態(tài),整個感覺融為一體。《荷塘月色》一文里的比喻和擬人,作者信手拈來,自然貼切,精妙傳神,栩栩如生?!拔L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句話就是典型的通感修辭。再比如,“小孩笑得真甜”,也是一個通感的句子,視覺和味覺互通?!睹酚晏兜木G》,作者說,梅雨潭的綠,“像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边@里把視覺延伸到了觸覺,也是通感的修辭自然地使用。觀察景物的過程,也是感受景物的過程。因此,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在寫作中,必不可少、缺一不可。
四、描寫景物要融入情感
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寫文章,務必是為了表情達意的,因此文章必然會融情與景,情景交融。這里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寫景為先,景中現(xiàn)情。比如《荷塘月色》,比如《故都的秋》。這類文章實在對景物的單純描寫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惆悵或傷感,自然而然。另一種情況是先定下情感或者觀點,然后借助于景物,委婉含蓄地表達主觀態(tài)度。這類詩文,則描寫景物在下,表達態(tài)度為上,因此繪景乃為達意服務。用王國維的觀點,單位描寫景物而言,則前一種情況為上層境界,因為自然而不人為刻意。
總之,景物描寫,是作文訓練的基本內(nèi)容。這里面是有章可循、有技巧可以使用的。對于語文學科,興趣是比較容易激發(fā)的。寫作作為一種核心素養(yǎng),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也是不可逃避和忽略的。因此,注意總結規(guī)律,借助很好的范文,從賞析中引導學生寫作技巧探究和總結、仿照和遷移,是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并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和興趣的。教師要滿懷熱情的賞析范文,要善于發(fā)現(xiàn)、鼓勵、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慢慢累積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