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小學生文字敏感度、鞏固其語文學習基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本文以“小學語文高效生字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闡釋了科學生字教學的意義所在,然后論述了以想象識字為例的多種識字方法,以期探索和挖掘出更多有利于小學生生字記憶和知識掌握的方法,推動識字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生字教學;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漢字是構(gòu)筑中國語言文化的重要元素,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認識更多的生字是保障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小學作為大部分學生人生教育的起點,加強生字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熟記其讀音、理解其釋義,是充分踐行《語文課程標準》、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但是,看似形近的方塊字,該如何促進學生更加牢固地去記憶、去理解就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促進小學科學的生字教學的意義
語言文字的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初始階段,亦是整個小學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夠認識多少字、掌握多少文字所包含的語言文字信息,將會直接影響到其日后對于大篇幅文字內(nèi)容的閱讀水平和理解,關(guān)系到作文過程中可以使用的文字量和詞匯豐富程度。《語文課程標準》當中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進行過明確的指示,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采用科學方法提升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十分重要。同時從個體成長的角度來說,科學的識字方法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腦部發(fā)育,全面提升其綜合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智力,是奠定學生成長道路上所需必備基礎的重要行為之一。
二、小學語文高效生字教學的方法
(一)想象識字
漢字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shù)性的創(chuàng)造,很多文字本身都有象形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在展開生字教學的過程中,可充分引領(lǐng)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讓學生在漢字像什么的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中去完成認識生字、記憶生字的過程。比如“火”字和“水”字確實極像熊熊燃燒的火堆與細膩纖長的水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個角度來進行記憶;再比如很多漢字本身具有非常相近的特點,學生也可以通過想象力的發(fā)揮,找出方便自身記憶的點來進行區(qū)分。比如“烏”和“鳥”,區(qū)別就在于一點,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兩個字本身所代表的意思上入手,“烏”代表烏黑,“鳥”是一種生物,后者比前者多了一雙眼睛,就自然比“烏”字多了一個點。學生在聽到教師的解釋之后就會產(chǎn)生恍然大悟的感覺,自然就會產(chǎn)生高效記憶的結(jié)果。
(二)變換多種形式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往往促使其具有好動、好奇的特點,因此其對于一項事物的關(guān)注度和精神集中力都是有限的。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那么很快就會無法吸引學生關(guān)注課堂,自然也無法提升學生漢字的認識和記憶效果。鑒于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變教學形式,以多樣化的方法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例如采用卡片組合的教學方法,在每一張卡片上寫上不同的文字部首和獨體字、拼音字母等,讓學生在相互組合的過程中,拼湊文字,組合文字與讀音。這樣既能起到考核和檢查的作用,也能對學生的文字記憶進行二次鞏固,更能從根本上改善枯燥乏味的課堂效果,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在說、寫、讀中鞏固識字
漢字的學習需要鞏固,而對于小學生而言,這個鞏固的過程無外乎聽、說和讀,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展開讀寫訓練,讓學生在學習生字、利用生字組詞造句的過程中,不斷實現(xiàn)對于知識的內(nèi)化和運用。例如筆者為了能讓學生對新學習的漢字產(chǎn)生更加牢固的印象,會讓其用漢字組詞,比如“烏”字進行組詞,可以組成烏鴉、也可以組成烏云。其中烏云的“云”字,是已經(jīng)學習過的漢字,那么這個時候筆者就會考察學生的知識牢固程度,讓學生默寫“云”字,以達到鞏固的效果;烏鴉的“鴉”字其筆畫比較復雜,剛開始筆者認為只需要讓學生對這個漢字產(chǎn)生較為模糊的印象即可,待等到教學過程中第二次出現(xiàn)這個漢字時,才進行筆畫的教學。另外,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漢字儲備能力時,筆者會引導學生去朗讀小文章,當文章中出現(xiàn)不認識的字詞時,讓學生在文字中做好標記,積極培養(yǎng)其查字典或者主動詢問的方式來進行自主學習,逐漸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自我識字的好方法和好習慣。
(四)生活中熟記基本字詞
生活當中富含大量的知識元素和文化信息,馬路邊的廣告牌、超市商品上的包裝、電視節(jié)目中的文字預告等,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內(nèi)容。而很多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這一切時,就會好奇地指出自己認識或不認識的文字,那么這個時候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對其說的對的或是掌握的比較好的時候,進行表揚與肯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而對那些掌握的不是非常熟練的漢字,則要求其牢牢記住,在以后的課堂上予以調(diào)整和鞏固。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的家長保持必要的聯(lián)系與溝通,引導家長在課堂之外,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學字的能力,讓學生的好奇心轉(zhuǎn)變?yōu)閷W習知識的動力,提升學習和掌握的效果。
三、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生字學習方法,通過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全面提升課堂效果,讓學生在不斷識字、記字,理解文字含義的過程中,學習和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為日后的教育和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小學語文自此教學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5).
[2]吳珍梅.小學語文字詞教學談[J].內(nèi)蒙古教育,2011(2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