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豐子愷開創(chuàng)了中國抒情漫畫的先河,用他自己的作品詩句“一鉤新月天如水”來形容豐子愷先生的漫畫是最為恰當不過了,雍容恬靜、超凡脫俗、空靈卻樸實。文章分析了豐子愷漫畫的詩意、文人畫的意境、簡潔的線條、空靈的留白處理、簡潔明快的平涂色彩、中西結合的造型、童趣和玩味等繪畫語言,以及其對現(xiàn)代漫畫和插畫的影響。
[關鍵詞]豐子愷 繪畫語言 漫畫 插畫
現(xiàn)在中國漫畫受歐美日的漫畫影響很大,看到周圍的許多年輕人和小孩都迷日韓動漫,日韓動漫確實有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但其中夾雜著許多商業(yè)味很濃、粗俗劣制的內容,我們也有許多畫家盲目模仿和追隨,這就出現(xiàn)日韓風泛濫的狀況,人物造型表現(xiàn)形式上風格單調,這是比較令人擔憂的?;仡欀袊嬍?,民國作為中國政治體制、文化和思想的變革時期,其中漫畫也是中國漫畫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涌現(xiàn)出許多漫畫大師和經(jīng)典作品,比如豐子愷、沈泊塵、米谷、黃堯、張樂平等人,他們是中國現(xiàn)代漫畫的倡導者、開拓者,是承前啟后的一代……這些漫畫大家中尤以豐子愷最為著名和有影響力,葉圣陶先生曾高度評價子愷漫畫:“那一天的歡愉是永遠值得懷念的。子愷的畫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給了我一種不曾有過的樂趣。這種樂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鑒賞,而達到相與會心的感受。”這種相與會心是美術作品的至高境界,是畫家內心境界的繪畫表現(xiàn),難能可貴。豐子愷開創(chuàng)了中國抒情漫畫的先河,我們可以用他自己的作品詩句“一鉤新月天如水”來形容豐子愷先生的漫畫,是最為恰當不過了,他的畫給人以雍容恬靜、超凡脫俗、空靈卻樸實的美妙感受。同時,他那種簡練明了的線條和構圖、小而見大的漫畫語言、詩意空靈的文人氣質,散發(fā)著東方情調的浪漫主義風采,這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漫畫畫家,豐子愷漫畫的藝術語言在現(xiàn)代的繪畫審美中仍然具有很強的現(xiàn)代性,是現(xiàn)代漫畫和插圖畫家學習和吸收的美學寶庫。
一、豐子愷漫畫繪畫語言形成的根源
一個畫家的繪畫語言是深受畫家本身的學習和經(jīng)歷影響的,特別是文學思想和美學表現(xiàn)并重的漫畫。豐子愷是在其父親自家創(chuàng)辦的私塾讀書的,其父親就是教書先生,學識淵博,私塾培養(yǎng)了他很好的文化功底和修養(yǎng),這正是漫畫家的最基本的涵養(yǎng)。豐子愷自幼非常喜歡繪畫,12歲時開始刻苦臨摹《芥子園畫譜》。深厚的家學淵源和對繪畫的著迷是其漫畫的文化根基,在他的藝術基因里融進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和中國畫美學的熏陶,在其后漫畫創(chuàng)作中東方意韻的筆墨趣味總能輕松地躍然紙上。
他16歲考入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開始系統(tǒng)性的繪畫學習。這時得到了李叔同、夏丐尊等名師的指導,使得他在藝術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上得以長足進步。李叔同創(chuàng)辦過許多藝術社團,豐子愷參加了其中一些社團,例如“樂石會”。這一社團中有許多知名的文學和藝術家,有濃厚的藝術氣氛和傳統(tǒng)古典文化氣息,豐子愷學習到了多種繪畫技能和文學知識。當時在社團里木刻版畫藝術創(chuàng)作很盛行,豐子愷也進行過木刻版畫的創(chuàng)作研究,版畫創(chuàng)作要求造型概括簡練,線條道勁明快,豐子愷漫畫深受影響,例如在《世上如儂有幾人》《瞻瞻底夢》等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找到版畫的特點。
豐子愷也曾師從姜丹書學習國畫。姜丹書老師常作詩意抒情畫的創(chuàng)作,在其影響下,豐子愷早期的漫畫作品中許多是以古詩新意的手法來創(chuàng)作的。同時,姜丹書老師國畫教育方法是從西畫入手的,把西方繪畫和中國傳統(tǒng)繪畫進行結合,中西合璧,這也是近現(xiàn)代許多畫家仍在苦苦追求探索的藝術方向。當時豐子愷就已經(jīng)較熟練地把中西繪畫的特長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漫畫了。
豐子愷漫畫也深受兩位中日大師的影響:一個是近現(xiàn)代書畫大家陳師曾,一個是日本明治和大正時期的畫家竹久夢二。在豐子愷還小的時候,陳師曾在《太平洋報》上發(fā)表了《落日放船好》等簡筆畫作品,寥寥數(shù)筆,便余趣無窮。豐子愷非常喜歡這樣的畫,對陳的簡筆畫加以臨摹,后來亦作同題漫畫《落日放船好》,足見陳師曾對他喜愛上“漫畫”的啟迪和影響,這也是他作品的簡練風格的美學來源。
1921年春,豐子愷東渡日本。游學期間,他迷戀上日本漫畫家竹久夢二的畫。豐子愷曾在《我的漫畫》中如此回憶,“回想過去所見的繪畫,給我印象最深而使我不能忘懷的,是一種小小的毛筆畫。記得二十余歲時,我在東京的舊書攤上碰到一冊《夢二畫集·春之卷》,我當時便在舊書攤上出神……這寥寥數(shù)筆的一幅小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在竹久夢二畫作的影響下,豐子愷的漫畫逐漸成熟起來,創(chuàng)作出樸實、率真、平中見奇的獨特漫畫風格。
二、豐子愷漫畫的藝術語言
第一,豐子愷漫畫的詩意表達。詩意的表達是豐子愷漫畫重要的特征,在豐子愷的畫中,我們常會穿越到一種遠古寧靜的詩情畫意中。豐子愷有著深厚的古詩詞文學修養(yǎng),他常以古詩詞或自撰的詩為畫題,因此在他的漫畫中一句詩、一句詞的落款都是那么有詩情畫意,詩意撲面而來。朱光潛在《豐子愷的人品與畫品》中寫道:“他的畫里有詩意,有諧趣,有悲天憫人的意味;它有時使你悠然物外,有時候使你置身市塵,也有時使你啼笑皆非,肅然起敬?!笨梢?,豐子愷漫畫詩意的表達是大家喜愛他的畫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是詩詞的國度,中國古人一直以吟詩作畫為文人之雅事,詩畫是老百姓喜好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同時,中國畫中非常講究詩書畫印于一體,用詩情畫意表述內心的情感,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要求。
第二,豐子愷漫畫的中國文人畫意境。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圖1)作品中,一支點燃的香煙,擱在火柴盒上,表示人未走遠,簡潔恬靜的畫面,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香煙越燒越短,感慨時光的流逝;又如《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圖2)這幅作品,一道卷簾,一把壺,幾個杯子,天上一鉤新月,如此簡潔隨意的寥寥幾筆,卻把作者對朋友的真誠詮釋得淋漓盡致。我想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些漫畫時,也許只是想表達一份心情,一縷思緒,卻給人留下一種說不出的美感與無盡的遐想。評論家陳傳席曾經(jīng)認為豐子愷的畫品雖然很高,但畢竟簡單,容易學。可后來偶然看了某位大家的效仿之作后說:“某畫家的畫本來在我心目中很高,但在豐子愷畫前卻顯得十分糟糕。很顯然,豐子愷畫中的清氣、逸氣更顯突出。”陳傳席由此得出結論:“形可學而得,氣不可學而得。豐子愷畫中的清氣、逸氣是最難學的?!眅ndprint
豐子愷這種清淡悠閑、明凈安詳?shù)闹袊诺湮娜水嬕饩常醋杂谥袊遽尩浪枷氲木瑁菍μ諟Y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認同,更受古代文人畫那種清高飄逸風格影響。超脫才能看得更清,這是心境的修煉,這是豐子愷的處世哲學的體現(xiàn),也是中國文人畫的美學表達。作為文化修養(yǎng)很高的豐子愷來說,他的畫是真正的文人畫。
第三,豐子愷漫畫簡練的線條。豐子愷漫畫線條簡潔明快,拙而有力,寥寥數(shù)筆,便能使形象生動飽滿,出神入化,活靈活現(xiàn)地勾勒出一幅意境悠遠的畫境,給讀者帶來極大的藝術享受。豐子愷是學過西洋畫的,那時也是西式美術和西方現(xiàn)代派藝術思想不斷沖擊的時代,又是鋼筆取代毛筆而廣泛使用的時代,人們把使用鋼筆作為一種時髦,而使用了幾千年的毛筆被認為是落后的,但他堅持用毛筆在中國宣紙和皮紙上作畫,正是毛筆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傳統(tǒng)的筆墨線條,賦予了豐子愷漫畫迷人的神韻。傳統(tǒng)筆墨最為講究的是線條表現(xiàn)力,中國畫大多用簡練的線條去勾勒對象,線條表現(xiàn)能力是一個畫家水平的體現(xiàn)之一。豐子愷漫畫線條簡練而拙,線條的拙是需要畫家有良好的書法功底、學識修養(yǎng)的,并且是需要多年的筆墨功夫才能達到的境界。簡練而不簡單的線條是豐子愷漫畫的重要特點,是畫家的筆墨功夫和造型能力的體現(xiàn)。
第四,豐子愷漫畫空靈的留白處理?!胺苍娢暮锰帲谟诳铡?,繪畫亦然,善畫者留白,中國的繪畫藝術,素來講究“留白”“計白當黑”“以少少許勝多多許”,講究“意到而筆不到”。在豐子愷漫畫中構圖的整體意識很強,疏密關系處理大膽而恰當,常常突破時空和視覺習慣,有時畫得很飽滿,然而有時又異常吝嗇筆墨,留出大片空白,讓人耳目一新。喜用空白背景,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獲得超越畫面局限的審美。有時不畫人物五官,卻以貌取神,意境悠遠,更為上乘。豐子愷就是用這種異乎常人的形象感和空間感覺,注入細膩微妙的心緒情感,使畫面增添空靈渺遠的意象。
第五,豐子愷漫畫簡潔明快的平涂色彩。豐子愷學過西畫,是會用色彩去塑造形體的明暗關系,其素描的基本功很強,但豐子愷漫畫中的色彩卻是固有色平涂法,看上去卻也很厚重,體積感也很強。其色彩不是簡單的平涂,而是概括地應用西方色彩學的冷暖色關系來畫的。這種設色法使畫面簡潔明快,有清雅之感,并有純真童趣的稚拙感,實在是很高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這種平涂的色彩感覺在后現(xiàn)代西方美術作品中比較常見,現(xiàn)在的漫畫插圖創(chuàng)作中也很常用。
第六,豐子愷漫畫的中西結合。雖然豐子愷的筆墨意趣是東方的,但他的人物造型、透視關系則是西方的。他曾說陳師曾的畫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他“不用純粹的中國畫風,而略加一些西洋畫風”。豐子愷漫畫亦是如此,他的畫既保持了中國畫的藝術性,又有西洋畫的造型能力,人物形象結構比例恰當,畫面符合透視原理。中西方繪畫的各長處被結合得非常好。他從小受過正規(guī)傳統(tǒng)書畫教育,后來跟隨李叔同學習西洋畫,再后來,又受陳師曾和竹久夢二的影響,在這樣的對東西方繪畫學習中,加上他本人的悟性,其畫風逐漸繼承了中西方先輩遺風,形成自己中西結合的繪畫風格。
第七,豐子愷漫畫的童趣和玩味。讀豐子愷漫畫會讓你變成一個好玩的人,他是一個“兒童崇拜者”,在他看來,成人大都失去了人的本性,虛偽驕矜,市儈偏頗,只有天真爛漫的兒童才是真正的“人”。所以,我們看到豐子愷畫了那么多兒童漫畫。玩味是他創(chuàng)作的激情和興趣,他自己的孩子經(jīng)常成為漫畫的主角,在他數(shù)量眾多的“兒童相”漫畫中,如《爸爸不在的時候》《花生米不夠吃》《瞻瞻底車》《阿寶赤膊》等作品,無不透視出他的童真和幽默。他從兒童的生活中觀察到可愛的意境,畫面生動,生活氣息濃郁,仿佛一篇篇抒情散文,意味深長,令人百讀不厭。讀這些作品會聯(lián)想到自己兒時的生活,回憶起童年的天真爛漫。
所有這些,使豐子愷漫畫的繪畫語言散發(fā)著獨特的藝術魅力。一幅畫,一個故事,一份心情,他的漫畫自誕生之日起,就以其獨特的藝術韻味,輕輕撥動讀者的心靈,帶來震撼的藝術感染力:而他的這種風格,也已經(jīng)成為繪畫界的一顆明珠。
三、豐子愷漫畫的繪畫語言對現(xiàn)代繪本插畫的影響
雖然現(xiàn)在的中國漫畫仍然還是日韓風流行的時代,但隨著近幾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水墨畫大受歡迎并刮起了一股強烈的中國水墨畫風潮。在漫畫界,水墨漫畫也逐漸興起,豐子愷漫畫也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出現(xiàn)了不少受豐子愷漫畫影響的畫家,比如老樹畫畫的劉樹勇(圖3)、林曦等,其作品都大受讀者歡迎。作者本人的作品也深受豐子愷先生漫畫的影響,許多作品中吸收了豐子愷漫畫的一些繪畫手法,比如作品《午后》就吸收了豐子愷漫畫的清氣悠閑的意境和大留白的構圖方法,用簡潔的線條和色彩來表現(xiàn)午后一張椅子上悠閑曬著太陽的貓(見圖4)。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下,本土插畫仍模仿追隨歐美日漫畫風格,鮮有具有本土風格的作品。歷史與傳統(tǒng)是我們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們需要回過頭去發(fā)現(xiàn)豐子愷,發(fā)掘豐子愷先生的精神,感受他畫中樸實的味道和安詳,體會民國的時代氣息和溫度,打開視角,吸納并舉,創(chuàng)作屬于我們自己民族風格的漫畫和插畫作品。
人生有生即有情,豐子愷的一生就像天上寫過的一道微風那樣平淡而樸實,他留下的是美麗,留下了漫畫史精彩的一頁。讓我們同豐子愷先生一起在淡淡的香茗中,領悟生活的真誠,學習他漫畫中的繪畫精神。
(黃國想/溫州城市大學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