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瑩
摘 要:稅負轉嫁一直是稅收理論中一個古老的問題,西方經濟學家從十七世紀開始,相繼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稅負轉嫁問題才逐漸被重視起來,相比國外,我國稅負轉嫁理論研究相對落后。本文從供求彈性、市場結構、成本變動、課稅制度等多方面分析了影響稅負轉嫁的相關因素。
關鍵詞:消費稅;稅負轉嫁;影響因素
稅負轉嫁是納稅人將繳納的稅款,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由他人負擔的過程,是稅負運動的一種方式。政府向納稅人征稅所引起的消費稅稅收負擔能否轉嫁,轉嫁多少,取決于供求彈性、市場結構、成本變動、課稅制度等多種影響因素。
一、供求彈性與稅負轉嫁
在市場價格下,消費稅通過影響商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稅負轉嫁,但轉嫁多少則取決于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彈性。商品的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是決定消費稅稅負轉嫁的最主要因素。
(一)稅負轉嫁與需求彈性的關系
需求彈性是表示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商品的需求彈性越大,其因為政府征稅提高價格時,購買者會減少該商品的購買,企業(yè)難以將稅負轉嫁給消費者,企業(yè)承擔更大部分的稅負;反之,需求彈性小的商品多為必需品,因稅負增加而提高價格時,購買者仍需消費,企業(yè)則可以通過提高價格將稅負更多的轉嫁給消費者。
(二)稅負轉嫁與供給彈性的關系
供給的價格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供給量的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的變動的反應程度。產品供給彈性越大,則將稅負轉嫁給消費者的會更多,而轉嫁給供應商或生產者的稅負則較少;反之,供給彈性小,向前轉給購買者或消費者的小,向后轉給原供應者或生產者要素者的大;供給完全無彈性,其稅負由企業(yè)全部承擔;供給完全有彈性,稅負可以通過漲價向前全部轉嫁給購買者。
當某種商品的需求彈性大于供給彈性時,說明當政府對該種商品征稅時,導致該種商品的價格變動,而價格變動帶來的需求量的變動大于供給量的變動。這樣,稅負將很難轉嫁給消費者,而會大部分轉嫁給供貨方或是生產者自己承擔。
當需求彈性小于供給彈性時,說明當政府對該商品征稅導致其價格變動時,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幅度小于供給量的變動幅度。這樣,稅負將會更多的轉給消費者。
二、稅負轉嫁與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是影響稅負轉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生產者或消費者對市場價格的控制能力是有差別的,由此決定了在不同的市場結構條件下,稅負轉嫁情況也不同。
(一)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稅負轉嫁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任何單個廠商都不能決定價格,市場價格是由整個行業(yè)的供求關系所決定。因而在政府征稅以后,任何個別廠商都不能通過提高商品價格將稅負轉嫁給其他方,只有通過該行業(yè)體系在短期內部分地利用提價的辦法轉嫁給消費者。但在長期里,在供應成本不變的條件下,各個廠商在整個行業(yè)體系下會達成一致提升價格,則稅負可以完全轉嫁給消費者。
(二)壟斷競爭市場結構下的稅負轉嫁
商品的差異性是壟斷競爭市場的重要性內容。在這種市場結構下,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企業(yè)生產同一種產品,各生產企業(yè)對市場的控制均衡都不大;同種產品在不同廠商間,其質量、包裝、牌號、銷售條件等存在一定差異,不同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替代性,各種有差別的產品之間便形成了競爭。在壟斷競爭條件下,單個廠商可以利用自己產品的差異性對價格做出適當調整,借以把稅負部分地向前轉嫁給消費者。但不是壟斷市場,不能將稅負全部轉嫁出去,形成壟斷利潤,只能將稅負的一部分轉嫁出去。
(三)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下的稅負轉嫁
在寡頭壟斷市場中,每個生產廠商在其商品價格和產量的變化都會影響整個市場和其他競爭對手的行動,因此每個生產廠商在做出價格和產量的決策時,不僅要考慮其自身的成本、利潤情況,而且需考慮對市場的影響及競爭對手可能采取的決策。在這種市場結構下,一般都會達成某種協(xié)議或默契,對價格的調整保持一致。因此,當政府對商品征收消費稅時,這些企業(yè)會按已達成的協(xié)議在所有企業(yè)的成本都上升的時候,會自動提高商品的價格,這樣把稅負轉嫁給了消費者。
三、稅負轉嫁與成本變動
成本的變動包括遞增、遞減和固定三種情況,在這三種情況下,稅轉的轉嫁也有不同的規(guī)律。
(一)成本固定的產品,其單位成本固定不變,不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此時,若此產品的需求彈性為0,稅款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全部轉嫁給消費者。
(二)對于成本遞增的產品,稅負只能轉嫁一部分。此類商品的單位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生產商為維持原來的銷售量,會通過減少產量來降低成本,因此,稅負不能全部轉嫁給消費者,由賣方承擔一部分。
(三)成本遞減的產品,其單位成本隨產量的增加反而減少。征稅后,生產企業(yè)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可以提高價格。在某種情況下,稅負轉嫁給買方的稅額可能高于稅收額,從而將稅負全部轉嫁給消費者。
四、稅負轉嫁與課稅制度
(一)課稅范圍對稅負轉嫁的影響
一般來講,課稅范圍同稅負轉嫁的程度成反比關系。課稅范圍越大,稅負越容易轉嫁,反之則越難。這是由于對產品征稅易導致產品的價格上漲,若僅對各別產品征稅,消費者可以選擇無稅在產品而放棄對征稅產品的購買。如果課稅范圍很大,消費者的選擇較小,因此稅負更容易轉嫁給消費者。消費稅在我國的課稅范圍較大,針對一些高檔商品以及煙酒等產品均征收消費稅。
(二)稅率對稅負轉嫁的影響
首先考慮稅率高低的影響。征收高稅率商品多是高價商品或是國家限制的商品,所以此類商品的稅負越高購買者越少,則稅負越難轉嫁。
其次是稅率形式的影響。對于實行比例稅率的商品,稅款隨價格的提高而增加,生產者為了減輕自身的稅收負擔往往會提高產品的價格,則稅負更容易轉嫁給消費者。而實行定額稅率,稅負高低與商品的價格無關,稅負相對來說不易轉嫁。
參考文獻:
[1]方蕾,彭七四.淺析影響稅負轉嫁的主要因素[J].內燃機與動力機置,2009.
[2]陳燦.稅負轉嫁問題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12.
[3]郭恒泰,冉英.稅負轉嫁相關問題研究[J].財會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