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劉燕秀
【摘 要】 目的:探討自我管理教育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1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90例。對照組則給予常規(guī)社區(qū)教育,觀察組給予系統(tǒng)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及生活質量。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較干預前有明顯下降,但觀察組下降更為明顯,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疾病維度、生理維度、心理維度、社會維度、滿意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且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僅疾病維度、生理維度有明顯改善,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糖尿?。簧鐓^(qū);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血糖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146-02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缺乏及胰島素抵抗所引發(f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綜合征[1],在世界流行性疾病中位居第4位。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自我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的預后[2-3]。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提倡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包括飲食控制、遵醫(yī)囑用藥、血糖監(jiān)測、長期規(guī)律運動及門診隨診等。為進一步探討自我管理教育在社區(qū)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將我社康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確診的180例糖尿病患者分別給予常規(guī)社區(qū)教育及系統(tǒng)性自我管理教育,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社康中心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確診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4]: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葡萄糖耐量試驗的2h血糖≧11.1mmol/L。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90例。觀察組男46例,女44例,年齡46~80歲,平均年齡(57.47±6.36)歲,病程1~19年,平均病程(6.84±2.73)年;對照組男49例,女41例,年齡48~80歲,平均年齡(57.85±6.66)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6.67±2.33)年。排除糖尿病并發(fā)癥造成的活動受限,精神障礙等。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社區(qū)教育,先對患者進行集中健康宣教,采取講座的方式,介紹糖尿病相關知識及防治措施,降糖藥及胰島素使用方法等。隨后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觀察組給予系統(tǒng)性自我管理教育,具體如下:①糖尿病基礎知識教育。通過發(fā)放健康宣傳冊、專題講座等形式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發(fā)病原因、發(fā)病機制、疾病進展、治療、轉歸等相關知識,使患者能正確認識疾病,提高治療依從性。②藥物指導。每半個月對患者進行1次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嚴格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并向患者介紹各類降糖藥的作用與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在口服降糖藥時,需嚴格按時按量服用,一旦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復診。③飲食指導??刂骑嬍吃谔悄虿〉闹委熯^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為其制定合理的針對性飲食計劃,告誡患者嚴格按照遵醫(yī)囑進行飲食,飲食構成應以蔬菜為主,高蛋白食物為輔,禁食高糖分食物,給予低鹽、低脂、高纖維飲食,少食多餐。④運動指導。告知糖尿病患者運動的重要性,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指導患者有規(guī)律地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游泳、打太極、騎車、散步、慢跑等。3~5次/周,固定好運動時間,防止餐后或饑餓時運動。⑤血糖監(jiān)測。教會患者指尖血糖監(jiān)測的方法,每日記錄好血糖狀況、飲食及服藥情況。社區(qū)應做到定期為糖尿病患者進行免費血糖監(jiān)測,患者每周去社區(qū)監(jiān)測1次血糖,最長每月1次。社區(qū)醫(yī)師根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胰島素及降糖藥的用量調整。
1.3 觀察指標 干預前后測量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采取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DMQLS)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5],共計87個條目,分屬于5個維度,即疾病維度、生理維度、心理維度、社會維度、滿意維度。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取統(tǒng)計軟件SPSS21.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較干預前有明顯下降,但觀察組下降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疾病維度、生理維度、心理維度、社會維度、滿意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且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得分提高更明顯(P<0.05);對照組僅疾病維度、生理維度有明顯改善(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慢性病,血糖控制不良可導致嚴重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在糖尿病治療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自我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糾正糖代謝及脂代謝紊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7]。本研究在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給予系統(tǒng)性自我管理教育后取得了滿意效果。
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糖尿病基礎知識教育可提高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知,提高治療的信心及依從性[8]。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的目的在于在保證充足營養(yǎng)攝入的情況下有效控制血糖狀況,維持膽固醇與三酰甘油正常,糾正糖代謝及脂代謝紊亂,預防急慢性并發(fā)癥,改善患者整體健康水平[9-10]。本研究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指導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更具針對性。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運動可消耗能量及脂肪,對血糖與脂肪代謝紊亂情況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適度合理的運動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度[11],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糖尿病患者需長期堅持用藥,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必不可少,通過用藥干預可使患者提高正確用藥的依從性,進而提高糖尿病治療效果,減少不合理用藥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12]。此外,教會患者正確進行指尖血糖監(jiān)測的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時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況,患者做好血糖監(jiān)測記錄,則有助于社區(qū)醫(yī)生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提高糖尿病治療效果。本研究觀察組通過以上系統(tǒng)性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有顯著下降,可見自我管理教育實施后可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此外,經6個月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好轉。
綜上所述,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靜,章合生,管玉香,等.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調查與健康教育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3):55-57.
[2]崔學利.自我管理和行為干預對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7):166-168.
[3]李雪兵,周秋紅,鄒富珍,等.系統(tǒng)性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對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7(4):355-358.
[4]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958.
[5]王樂三,孫振球,蔡太生,等.2型DM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的研制與考評[J].中南大學學報,2005,30(1):21-27.
[6]陳名道,潘長玉,楊立勇,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達標患者現(xiàn)狀調查報告[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8):625-630.
[7]魏華偉,劉桂娟,魏玉玲,等.社區(qū)分級管理對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的控制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23-926.
[8]汪星,張建鳳,王芳云,等.動機性訪談在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學,2011,32(12):2066-2068.
[9]魏魏,馬龍飛,沈世蜂,等.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33):4039-4042.
[10]李小紅,程麗,龍俊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評價工具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5,30(21):97-100.
[11]毛凡,姜瑩瑩,董建群.糖尿病患者參與社區(qū)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的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23(10):749-752.
[12]金學勤,徐桂華.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預模式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8):196-199.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