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軍
展覽“不法營造”:反思文化機制
魯明軍
編者按:展覽“不法營造”的名稱一下就吸引了本刊編輯的注意力。這種通過比照過往生發(fā)對當下之觀照的態(tài)度和做法,往往提供了一種具有時間厚度的、理解藝術(shù)的背景。既然策展人秉承著開放的心態(tài)來展覽實驗性的藝術(shù)作品,那么本刊則呈現(xiàn)策展人書寫的簡短展覽前言,并輔以更多的作品、現(xiàn)場圖片,讓作品自我呈現(xiàn),而不要約束觀看者的感受。
Editor's note:The title of the exhibition, Construction without Rules, attracted our editor’s attention all of a sudden. Such an attitude and practice that tends to arouse the contemplation about the present through a contrast with the past often offers a background for appreciating art through times. Now that the curator shows the audience experimental art works with an open mind, then our journal will present to the readers a short preface to the exhibition written by the curator, accompanied by numerous art works and views of the exhibition so that the works may present themselves without constrain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dience.
崔彥斌 藝術(shù)品健身計劃Fine Art Fit
展覽鏈接:
不法營造
策展人:魯明軍
藝術(shù)家:崔彥斌、廖國核、王思順汪建偉、顏 峻、朱 田
展覽時間:2015年11月15日—2016年1月15日
展覽地點:403國際藝術(shù)中心·剩余空間(武漢)
這是一個關(guān)于建造的實驗項目。主題“不法營造”來自北宋建筑文本《營造法式》。《營造法式》是當時官方頒布的一部關(guān)于建筑設(shè)計和施工的規(guī)范手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建筑理論。同時,它也是我們觀看和理解古代建造秩序以及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文本參照。今天,建造的概念早已進入了一個“不法”的時代,但實際和《營造法式》一樣,也受制于一套新的顯在和隱性的文化—權(quán)力機制。然而,今天我們所遭遇的不僅只是如何以無法應(yīng)對有法,還包括如何以新的無法或有法的方式應(yīng)對我們所身處的無法的境況。說到底,無論有法,還是無法,實際上都已經(jīng)成了一種正確的方式,而我們希望在它們表象的裂縫和內(nèi)部的共構(gòu)之外,探索一種不正確的可能。這既是剩余空間的學術(shù)定位,也是此次展覽的理論起點。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崔彥斌、廖國核、王思順、汪建偉、顏峻、朱田六位藝術(shù)家,通過裝置、影像、聲音/表演、繪畫等多種媒介圍繞藝術(shù)系統(tǒng)、空間建造、劇場秩序、感知政治等相關(guān)問題展開一次深入的實驗,嘗試提供一個新的探討樣本。(展覽前言)
The Exhibition“ Construction without Rules” : Rethinking About Cultural Mechanism
/Lu Mingjun
廖國核 發(fā)明電子放屁機或手工放屁器
廖國核 天佑美國徐靜雷畫
廖國核 披著狼皮收稻子的農(nóng)民
廖國核 齜牙咧嘴的壞人擁有廣闊的地盤
王思順 深淵
汪建偉 條件
汪建偉 表面No. 2(背景中的作品)
朱田 Bullshit (狗屁)
朱田 賤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