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健
體育游戲化:讓學生愛上你
文/王永健
“教學游戲化,游戲教育化”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顯著特征。對此,筆者以為,小學階段體育課應以學生獲得、享受鍛煉帶給自身的樂趣為主,按照以正確的體育知識技能為輔助手段的大方向進行體育課堂的設計。而體育游戲(這里專指為達到一定體育教育目的而設定的游戲)應貫穿于體育課堂教學的始末,讓孩子們在體育游戲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chuàng)新的樂趣,讓孩子們想學、敢學、樂學,更好地在愉悅中鍛煉身體、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
在以游戲為主線的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態(tài)度是非常積極認真的,特對是相對于枯燥的教材內(nèi)容比較,更是促進學習的好助手。以“立正和稍息”這一教學內(nèi)容為例。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名為“照鏡子”的游戲,在引導講解要領之后,讓他們依葫蘆畫瓢玩了起來。然后我引導他們思考用立正和稍息自編游戲,并讓他們自行分工組合。接著,讓他們在小組展示自己的游戲。結(jié)果,有的組想出了類似“我們都是木頭人”的游戲,有的組很可愛的比一比誰堅持得更久,有的一個人喊其他人做……游戲中,他們非常認真、自覺,整堂課氛圍也相當好。
通過這樣三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開心地學會了技能,并在游戲中收獲了鍛煉帶來的樂趣,提高了教學的實效。
游戲能幫助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有時候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以海綿球為主要器材的一節(jié)課為例。起初,我只想讓他們練一下投擲,想不到他們在思考游戲的時候,有的組竟然想到要比賽揮臂打地看誰的球彈起來更高。學生的這一創(chuàng)意既訓練了投擲動作,也順帶鍛煉了揮臂。隨著體育游戲在體育課上的滲透,漸漸地,孩子們也跟我有了默契,每次不管是家常課還是公開課,我都會事先征詢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喜歡的東西,進而也進一步推進了課堂教學的品質(zhì)提升。
親其師必能信其道。實踐一再證明,游戲是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有效工具。在與學生的玩耍中既可以了解他們,親近他們,更使得他們愛上體育課。從他們經(jīng)常課間到我這來與我談心、送小禮物、詢問我下節(jié)課又有什么樣的游戲送給他們,就可見他們與教師關系的密切,對體育課的喜愛,可謂一舉多得。
我總是根據(jù)課堂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自己想游戲,發(fā)揮他們的智慧。在執(zhí)教“立定跳遠”評比課中,他們給我提出的意見是創(chuàng)設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讓喜羊羊克服困難解救美羊羊。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了很多關于立定跳遠的小小組合游戲,獲得了評委老師和聽課老師的肯定,并最終獲得了區(qū)二等獎的成績。由此可見,師生互動的、基于課堂產(chǎn)生的創(chuàng)意游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激情,促進體育課中教學目標的達成。
新課標下的運動技能教學,需要教師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游戲化教學定向教育化,讓運動技能更簡單了、更直觀了、更生活化了。學生既能掌握所學的技能,又激發(fā)了學生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了運動的習慣,愉悅了學生的身心、增強了學生自信心、凝聚了學生的情感和力量。游戲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它讓師生的生活和經(jīng)驗進入教學過程,讓師生的情感體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讓教學“生動起來”,讓教學走入了學生的心坎。通過研究觀察運動技能的游戲化案例與理論,我深信游戲化的教學在小學體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小學體育課教學的游戲化,是不是所有的技能教學都要游戲化?我想關鍵還在于讓游戲和技能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不生搬硬套,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把握好“教學要游戲化,游戲要教育化”,必將會在小學體育片綠洲上綻放更多更美的體育之花。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qū)真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