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剛入園的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老師煞費苦心的一件事。目前,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時刻有家人的照顧和陪伴。而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環(huán)境,很多幼兒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們會出現哭鬧、逃跑、不肯進餐、午睡時不肯上床等焦慮表現……
博涵是一個大嗓門又極愛哭的小女孩。入園第一天姥姥送她來時,班里數她哭得最兇,大聲反復地哭喊著:“我不上幼兒園,我要回家……”我用盡了各種辦法:把好玩的玩具拿到她面前,她看也不看;故作投入地拼插玩具吸引她,她竟把玩具都推倒在地;拿圖書給她講故事,她竟耍起了小牛脾氣,伸出小手捂住耳朵,更大聲地哭鬧……看著這個倔強的小姑娘,我又試著采取了冷落她的辦法,故意不理她,任由她哭鬧,暗中觀察她的表現。沒想到還真奏效了!只過了一小會兒,她就止住了哭聲,悄悄來到我身邊說:“老師,我想姥姥了,我要回家。讓姥姥來吧,好不好?”我正暗自竊喜,可誰知,她卻突然用更大聲的哭和跳腳來表示她極度的不滿和抗議。因擔心她哭壞嗓子,萬般無奈,我只好打電話讓姥姥來把她接回家了。博涵姥姥反映說,回家后他們也做幼兒的思想工作,明明在家說得好好的,可一到幼兒園就什么都忘了。于是,大部分小朋友都漸漸適應幼兒園的常規(guī)時,博涵還是一切照舊,早上來園時哭、游戲過程中哭、進餐前哭、午睡上床了還哭。整整一周都是這樣,難道就沒有辦法了?“一百個兒童便有一百種教育方法”,博涵是姥姥一手帶大的,姥姥是最了解她的人。解鈴還須系鈴人,尋找突破口——找姥姥溝通!
在和博涵姥姥交流后,我了解到博涵是個非常熱心的幼兒,用老人的話說,就是愛操心的幼兒,在家里就是閑不住,最愛幫大人干活,拿個脫鞋、遞個東西,可勤快了!了解到這些之后,一個新的想法在我腦海里產生了——尋找時機,徹底端掉哭鬧現象!
這天戶外游戲回來后,博涵又開始哭了,而因為生病幾天沒有來園的“小不點”亮亮看到她哭后,也忍不住跟著哭了起來。亮亮雖然和博涵一樣在哭,但我看得出來,他在極力控制自己,只是默默流淚不出聲,而博涵則是大聲地哭喊。這時,我走到博涵身邊蹲下,小聲對她說:“博涵,你看,亮亮哭了,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傷心的事情,你過去安慰安慰他吧?!甭牭轿疫@么一說,博涵馬上不哭了,看到她止住哭聲,我又接著說:“老師知道你是個愛幫助小朋友的好孩子,你是姐姐,愿意幫老師去哄哄亮亮嗎?老師怎么哄也哄不好他,我都沒有辦法了!”聽到我說她是姐姐,又是給老師幫忙,熱心的小博涵馬上就答應了。只見她慢慢地走到亮亮身邊,握著他的小手,看著他的小臉,小心地詢問并哄著亮亮。不一會兒,他倆就玩了起來,還有說有笑的。我走到他們身邊,輕輕抓住博涵的小手,摸摸她的頭說:“博涵太能干了,老師真高興,你不僅不哭了,還幫助老師照顧弟弟,真是好樣的!”小朋友們聽了也都給她鼓掌,可愛的她害羞地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說:“老師,我棒不棒?亮亮是弟弟,他哭了我哄他,因為我是姐姐?!笨粗煺娴男〖一?,我忍不住抱起她,親了親她的小臉。
以后的幾天里,每當看到小朋友有困難,如流鼻涕、穿不上鞋時,熱心的小博涵總是會主動上前幫助他們,每次我看到后便對她豎起大拇指。離園前還會在她的小手背上貼上一個“大拇指”粘貼表揚她。姥姥來接她時,她很有成就感地指指自己手背上的小粘貼向姥姥講述她這一天的“小成就”。姥姥高興地也沖著她豎起了大拇指。接下來的日子里,博涵每天總是早早地來到幼兒園,高高興興地跑到我身邊,向我問好??粗┖槐囊惶纳碛埃环N成功的小喜悅在我心中流淌開來。
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成了博涵每天來園的愉快“工作”。她的轉變也讓我對“因材施教”有了更深的理解。針對熱心的博涵,我改變了以往那種要么由著她的性子繼續(xù)哭鬧,要么強制她改變的慣常做法,而是采取抓住她的特點,向她尋求幫助,讓她幫忙照顧哭鬧和有困難的小朋友的方法,從而有效地分解了她的入園焦慮,激發(fā)了她的責任感,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時也讓她愛上了幼兒園,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教育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作為教師,只要能夠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做一個有心人,用心觀察,用心發(fā)現,用心思考,用心引導,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