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元
堵住學校管理的漏洞
■周玉元
學校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管理者稍有不慎,就會將一些管理工作遺漏,從而影響學校的正常的秩序。筆者參加了多期校長論壇,給我的啟發(fā)很大,現(xiàn)結合一些學校的實際,談談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見漏洞及其對策。
筆者參與縣局對某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評估,有幸進入該校學生宿舍參觀。該校住校生不多,宿舍分男生、女生兩個區(qū)域,宿舍外部環(huán)境不錯,但學校忽視了學生宿舍內的文化建設,有些宿舍墻壁上光禿禿的;有些宿舍墻壁上貼滿了明星、美人的玉照,花里胡哨的;有的墻壁上涂寫庸俗、粗野的污言穢語;有的宿舍懸掛從市場購買的各色懸掛物,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
宿舍是住校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教室之外,所處時間最長的地方,它猶如一個特殊的“家庭”。而宿舍文化作為這個“家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的精神風貌和辦學水平,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目前有些學校住校生相對較少,只有幾十人、一百多人,管理者因學校工作繁多,加上缺乏對宿舍文化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常常忽視學生宿舍文化的管理,使學校宿舍文化成為學校管理的一個盲區(qū)。
某校有一位女教師,老公和她不在一座城市工作,她性格孤僻,平時也沒有什么朋友,時常產生不良情緒,如當她走進辦公室,看到里邊同事在說說笑笑,她就懷疑同事在議論她,到辦公室故意發(fā)無名火;職稱晉升、評先評優(yōu),有時因名額有限或某一條件不符合要求,她都認為是同事和領導找她的麻煩,給她小鞋穿,因而遷怒于同事或領導。
目前中小學教師面對著升學率、評先評優(yōu)、職稱評聘、長期隔離于社會等因素,壓力較大,導致焦慮、感到不安、疲勞等不良情緒。不少老師會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造成影響。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是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重視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某校共有68名教師,2名工勤人員,其中1名是臨時人員。工勤人員工資相對較低,學校管理層對他們要求不高,只要他們負責教師早餐、午餐,平時可以不參加學校的活動,工作結束就回家。可誰也沒有想到,他們兩人工作完成后經常去學校附近賭博,有時還順手將學校食堂的食品偷帶回家,直到有一天東窗事發(fā),公安機關電話通知學校領導去領人才感覺出事了。
無論是正式編制還是臨時的學校工勤人員,身份都不同于在職教師,工資相較于教師也很低。一些學校管理者鑒于工勤人員工資較低這一情況,對他們要求相對較松,工勤人員平時可以不參加政治業(yè)務學習,上班也無需簽到,在缺乏嚴格的教育、管理、監(jiān)督環(huán)境下,有的工勤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又缺少學校管理者的監(jiān)督,便會干出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事,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學校也要加強對工勤人員的管理,不能因為他們工資不高就放松管理,學校要對他們加強紀律教育,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切實做到監(jiān)管到位,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穩(wěn)定。
筆者利用暑期培訓管理員的身份和一些學校教師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少學校領導比較重視考試學科,經常組織聽課、作業(yè)檢查、集體備課等活動,但忽視對非考試學科的管理,也正因如此,有不少老師常常把音樂、美術、歷史、地理、綜合實踐、地方課程等換上主科。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檢查時,他們從網上下載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或臨陣磨槍倉促上一課應付一下檢查。
目前一些學校對中、高考考試科目的課程管理比較到位,經常組織檢查、督促,但對非考試科目很少檢查、督促,這給任教主科的教師有機可乘的機會,他們對學校已經安排進課表的非考試科目采用“偷梁換柱”的方式,將音樂、美術、歷史、地理、地方課程、綜合實踐等課程悄悄改上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中考、高考科目上,這種隨意挪用非考試科目課時的做法以畢業(yè)年級最為突出。有一所學校任教畢業(yè)班的音樂老師竟然一學期沒有上幾節(jié)課,中途還悄悄外出旅游。有的學校在安排綜合實踐課時,由于認識上的誤區(qū),少開了研究性學習、勞動實踐操作等課程。少開或不開非考試科目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摒棄應試教育的思想,遵循教育方針,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己任,開齊開足應開課程,加強對非考試學科的檢查、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