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云濤 全靜 牛亞麗
摘 要:內蒙古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為培養(yǎng)更加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以適應醫(yī)院的發(fā)展,提出帶教老師協(xié)助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形式的自主實踐活動。自主實踐活動在骨科護理教學中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對骨科護理的濃厚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及對護理專業(yè)的認同感。
關鍵詞:小組合作;自主實踐活動;骨科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3C-0067-02
作為一名護理專業(yè)人員,自主學習始終是對護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必須能夠在實踐中持續(xù)地適應、改變和學習。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覺地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完成學習內容、評價學習結果的一種自我調節(jié)學習。護理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能力、采集信息能力和學習合作能力等。從多年來的帶教工作中可知,護理專業(yè)的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很好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正因如此,2014年我院在骨科護理教學中開展了以小組為單位的自主學習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自己確立活動目標,擬定實踐活動計劃,制定實施措施,自主探索,共同協(xié)作完成計劃,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效果良好,現匯報如下:
一、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內蒙古醫(yī)科大學2011級本科護理專業(yè)1、2、3班的14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分組情況。
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每班分為5個小組,每組9人左右,各小組成員自由組合,每組選出一名組長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管理。
2.活動目的。
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骨科護理的教與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3.活動安排。
2014年9月,在骨科護理學課程開課之前,向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活動的動員,告知活動目的、活動流程及其時間安排。由組長牽頭進行活動前詳實的準備工作部署,實踐活動時間定為兩個月。2015年3月,由7位帶教老師組成開題小組,進行學生開題報告的評審。具體內容有:小組介紹、擬定主題、選題意義、時間安排、工作布置、人員分配、進度規(guī)劃、預期效果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急預案。每小組匯報后由評委老師及學生代表針對各組不同的主題進行提問、評價,需要時幫助其調整并完善方案。例如,某小組的主題是“骨折的預防及健康宣教”,這樣的方案涉及對象范圍太大,針對性不強,經過師生共同探討,結合臨床實際重新確定活動主題為“老年性橈骨遠端骨折的預防及健康教育指導”。活動方案由各小組根據其實際情況按活動計劃自行實施。2015年5月,實踐活動結束后,進行各小組的匯報,匯報形式統(tǒng)一制作成PPT,旨在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共享實踐活動成果。最后由開題小組的老師給予評價,并評選出三個優(yōu)秀的活動小組,給予適當的表彰獎勵。
(三)效果評價
實踐活動結束后,各活動小組上交實踐活動書面匯報總結一份,并發(fā)放反饋問卷,了解活動效果及評價。問卷內容包括:(1)是否有助于提高對骨科護理學的興趣、團隊合作能力、協(xié)調能力、溝通能力、對骨科專業(yè)的了解,是否對實踐主題有進一步探討研究的想法。(2)學生對此次活動的認可度,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每個問題有五個選項: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共發(fā)放14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37份,有效回收率97.8%。
二、結果
每位學生對此次實踐活動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收獲。沒有一個學生選擇非常不滿意的選項。學生的意見及建議:(1)基于大家對健康問題的日漸重視,活動形式應多樣化,活動范圍也不應只局限于醫(yī)療行業(yè)內,要走向社區(qū)及家庭等。(2)各小組長應每兩周進行一次交流,并有專業(yè)老師指導,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及時有效地解決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3)各專業(yè)學科都應開展自主實踐學習活動,并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4)適當增加活動經費。
三、結論
(一)學生自主實踐活動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1.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能力。
此次自主實踐活動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的主題,包括前期策劃、活動目的的確定、任務擬定、活動計劃、資源的選擇、策略的調整、自我評價等。本次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每小組的匯報都很詳實、客觀。交流氣氛友好熱烈?;顒又黝}涉及面廣,實用性、可行性強,得到了相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骨科護理的興趣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習的責任感。
2.促進了學生的科研和團隊合作精神。
本次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需要經常在一起針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解決。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共同拿出解決方案,小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文獻檢索提出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進行數據收集及統(tǒng)計分析,學生掌握了問卷調查的環(huán)節(jié)和基本程序,并學會了如何制作調查資料以利健教宣傳,以了解特定人群的要求以及對他們的實用性。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78%的學生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其科研學習能力。
3.有助于學生對護理專業(yè)的認同感。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得到了患者及社會對護士群體及護理專業(yè)的認同;也深刻體會到護士不只是在病房里為患者解除病痛,也可以走向社會、走向學校、走向家庭為更多的健康人群提供預防疾病的知識和專業(yè)的指導。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護理專業(yè)知識也不只局限于在教室中聽取老師的講解,也可以走到課堂之外,拓展思維、開闊眼界、培養(yǎng)自身的探究品質。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的價值,提升了他們對護理專業(yè)的認識和理解,堅定了做一名優(yōu)秀護理工作者的信念。
(二)自主實踐活動的啟示
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思維,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授知識不只局限于教室有限的空間和課堂時間段內。教學形式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導向,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確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凸顯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科研能力。成立自主實踐活動指導中心,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習活動,并將活動擴大到其他課程和其他專業(yè)的學生,增加學科的綜合性和交叉性及不同專業(yè)學生之間的交流,為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惠峰,李秋萍.自主學習及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6,(7).
[2]姜安麗,林毅.護理專業(yè)本科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和構成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2).
[3]呂林海,汪霞 .創(chuàng)新型的大學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思考[J].江蘇高教,2008,(1).
[4]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
[5]嵇艷,林征,孫國珍,劉扣英.學生自主實踐活動對內科護理學教學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