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記得去年參加 “國培”網上學習時,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在“討論帖吧”中談到作文教學方面的問題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見解。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一名曾經的中文專業(yè)的學生,一位一直以來都對語文,對文學鐘愛有加的普通人,我在這些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接下來,我就從“語文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和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兩個大的方面談一點自己在作文教學方面的感悟和體會,以及一些具體的做法。
我認為,要想教好語文,教會孩子寫作文,首先就要對,“語文是一門怎樣的學科?這個問題有一個準確清晰地認識和把握?!蹦钦Z文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科?關于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大量的學術專著對此有過理論性很高的闡述,許多的語文教育專家對此也有過精彩的發(fā)言。在此,我不想引用,也不想重復,只是想說一點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分享。我們知道,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所以有其技術性,工具性的一面。但必須明確的是,這并不是它的全部。特別是作為母語教育的語文,更是不能單靠知識技能的傳授,母語,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因而,學生有能力直接把握和理解文本的語言形式和內涵,盡管這種把握是初步的表層的。因此,語文課應該做的是在所學的語言材料以及大量語言資料和學生的生活感觸生活經驗的基礎之,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逐漸體驗、感悟、習得,進而被感染,被感動,達到心靈的共鳴。最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課文能力,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感受到語言課不僅能像英語課那樣教給他們字詞句段,更能讓感知什么是真善美,如何欣賞美。
基于以上論述,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也不得不發(fā)出語文不好教,語文不好學的慨嘆。是啊,因為它太廣博,外延太大,幾乎與生活相等。它是關乎心靈情感的,是經聲帶發(fā)出的氣息,而不是冰冷的板塊,人為的支解。語文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文學的而不是技術的(當然指語言技術)技術是什么?“是各種手段的組合,是把一件完善的藝術品通過拆分,得到各種技術參數(shù)。”就像魯迅所說的“把美好的事物打碎給人看”。(這是悲?。?。
知道了語文是一門怎樣的學科,那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的大美境界,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廣闊而博大的語文,如何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寫作能力,并進而提升孩的語文素養(yǎng)呢?這也就引出了本文所要論述的第二個問題,也是結論性,方法論性的一個問題。
我認為,閱讀,不失為一個解決以上問題,解決作文困惑的好方法,而且是根本性的解決之道。
在我的教育教學經歷中經常碰到這樣的孩子,而且回憶自己從小到大的語文學習經歷,我也曾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一個孩子也許并不是班里學習最用功,最刻苦的,但平時大量閱讀,博覽群書,使得不論在識字量,語言理解能力,寫作水平上都比別的孩子略勝一籌,甚至好許多。其實,細想一下語文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功不都可以在閱讀中得以實現(xiàn)嗎?清楚地記得上學時一位老教師說過一句話:語文不是老師能教會的,是自己學會的。這話也許有不全面之嫌,但它卻不無道理。人都說見多識廣,語文也是同理。讀的多了,自然就見的多了,見的多了,識字量無形中也就大了。會發(fā)現(xiàn),朗讀好的同學往往是閱讀上很扎實的,而他的寫作,口語交際等也通常表現(xiàn)不錯。所以說,我們是可以以讀來促讀,促說,促寫,促識字的,只要老師分學段,有針對性的把閱讀抓好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是可以大面提高的?!安偾髸月?,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像,務先博觀。”(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就是講的閱讀對于語文學習,對于寫作的重要性。
那么在具體教育教學中又該如何實踐閱讀,這一有效的方法呢?下面,我將選取古詩詞閱讀及教學方面,談一些具體的做法和感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最佳的伙伴。古詩(詞)文的學習更是如此。古詩詞語言凝練優(yōu)美,意境或深邃高遠,或清新恬靜,但由于距離現(xiàn)在年代久遠,且語言表達多為文言,好多老師教起來覺得沒有現(xiàn)代文那么好把握,孩子學的時候也覺得不就是會背會默,知道關鍵字詞的意思嗎?但對于熱愛者,往往吟詠賞玩,自得其樂,也最能說出最動人最準確的感悟。那么,要讓孩子的古詩文學習插上熱愛的翅膀,就先讓自己做一個熱愛詩歌的老師吧。
首先,愛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也就點出了,讀(各種方式讀)這一學習詩歌,感悟詩歌,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不光是課堂上教學生時的讀,更是自己閑暇課余一種愛好性的讀。就自己來說,電視上的新年詩歌音樂會《唐詩三百首》《千家詩》,以及一些現(xiàn)當代詩歌,外國詩歌等,都是我愛看愛讀的。另外,在課堂上注重范讀,我發(fā)現(xiàn),老師精妙的范讀,比干巴的講解如何讀,更能起到好的指導作用,而且老師入情入境的讀還能激發(fā)起學生閱讀的愿望,他會情不自禁的模仿你。讀的熱情激發(fā)了,再進行后面的各種形式的誦讀教學孩子們就熱情高漲。在讀中,他自然就會問會解決不明白的字詞(因為他的誦讀有了障礙)然后借助工具書及老師的點撥,為數(shù)并不多的文言障礙迎刃而解。進而再讀當然就更熟練,更深入。在師生共讀中引導孩子去感受詩人的情感,孩子們的說法往往很精彩。
其次,愛積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時喜歡隨時記一些與自己有情感共鳴的清詞麗句,或發(fā)人深省的警句格言,上課時適時的運用會令課堂添彩,也會讓孩子對詩歌產生迷戀與向往,讓學生也慢慢走近詩歌。
以上就是我從語文學科特點,以及基于學科特點如何解決作文教學困惑,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兩方面所談的一些自己在語文教學方面的感悟。
語文是博大的,尤其是漢語文,她的外延幾乎與生活相等。她是關乎心靈情感的,是經聲帶發(fā)出的氣息,誰在她的面前似乎都只能是學習的姿態(tài)。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遨游于浩如煙海的語言文學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