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命題預(yù)測

    2016-04-01 08:01:04湖北樊艷平
    關(guān)鍵詞:溴酸電離考點

    湖北 樊艷平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命題預(yù)測

    湖北 樊艷平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是中學(xué)化學(xué)基本理論的重要構(gòu)成內(nèi)容,也是歷年高考命題的熱點。通過對近年高考中該考點試題及最新考試大綱的研究,筆者分析預(yù)測其考查方向如下,供考生參考。

    1.考查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

    此考點常考知識點包括強弱電解質(zhì)的判斷、弱電解質(zhì)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判斷、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應(yīng)用與計算、一元強酸(強堿)與一元弱酸(弱堿)的比較、強弱電解質(zhì)的稀釋、弱電解質(zhì)的證明方法等。

    【例1】(2015新課標Ⅰ)濃度均為0.10mol/L、體積均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V,pH隨lg V/V0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MOH的堿性強于ROH的堿性

    B.ROH的電離程度:b點大于a點

    C.若兩溶液無限稀釋,則它們的c(OH―)相等

    D.當lg V/V0=2時,若兩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則c(M+)/c(R+)增大

    【分析】A項,根據(jù)圖象可知,0.10mol/L MOH溶液的pH=13,說明MOH完全電離,為強電解質(zhì),而ROH溶液的pH<13,說明ROH為弱電解質(zhì),所以,MOH的堿性強于ROH的堿性,正確;B項,ROH為弱堿,溶液越稀越易電離,所以ROH的電離程度:b點大于a點,正確;C項,兩溶液無限稀釋下去,則都相當于純水,所以它們的c(OH―)相等,正確;D項,當lg V/V0=2時,MOH溶液的pH=11,ROH溶液的pH=10,MOH溶液中不存在電離平衡,而ROH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升高溫度,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則c(R+)濃度增大,而升高溫度,對c(M+)無影響,所以c(M+)/c(R+)比值減小,該項錯誤。

    【答案】D

    【評注】分析強弱電解質(zhì)比較問題時,一要熟悉強弱電解質(zhì)的對比規(guī)律;二要依據(jù)圖象中曲線的走向準確理解其意義;三是將知識規(guī)律與圖象意義結(jié)合,再分析具體問題。

    2.考查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此考點涉及的常見內(nèi)容有水的電離及離子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計算水電離出來的c(H+)或c(OH―)、溶液的酸堿性判斷、pH大小比較、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guān)系、溶液pH的測定方法等。

    【例2】(2015廣東)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為1.0×10-13

    C.該溫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變化

    D.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變化

    【分析】A項,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離子積增大,c(H+)、c(OH―)都增大,錯誤;B項,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c(H+)·c(OH―),從圖可知離子積是1.0×10-14,不是1.0×10-13,錯誤;C項,加入FeCl3,水解使得溶液酸性增強,c(H+)增大,c(OH―)減小,故可能引起由b向a的變化,正確;D項,溫度不變,水的離子積不變,稀釋溶液后所表示的點還在曲線上,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變化,錯誤。

    【答案】C

    【評注】任何稀溶液中的c(H+)和c(OH―)都遵循Kw關(guān)系,但Kw的大小與溫度有關(guān);溫度不變,改變其他因素,c(H+)和c(OH―)的大小變化都只會在曲線上移動而體現(xiàn)。

    3.考查溶液的pH計算

    此考點的常見題型有多種,如單一溶液的、強酸強堿混合后溶液的(分兩種強酸混合、兩種強堿混合、強酸強堿混合時,恰好完全反應(yīng)呈中性或一者過量三種類型)、酸或堿稀釋后溶液的、其他溶液的(如沉淀溶解平衡、電解后的溶液)等。

    【例3】(2013新課標Ⅱ)室溫時,M(OH)2(s)M2+(aq)+2OH―(aq) Ksp=a;c(M2+)=b mol·L-1時,溶液的pH等于( )

    【答案】C

    【評注】處理pH計算問題時,一要注意問題類型,不同類型的問題其計算方法有差異;二要找準計算依據(jù)或公式;三是由c(OH―)轉(zhuǎn)化為c(H+)時,應(yīng)注意溫度情況。

    4.考查酸堿中和滴定

    此考點的??贾R點包括儀器的辨認或選用、滴定原理的分析、滴定曲線的分析、指示劑的選擇、滴定終點判斷、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有關(guān)計算(表格數(shù)據(jù)處理、有效數(shù)字運用)、誤差分析、氧化還原反應(yīng)滴定、沉淀滴定等。

    【例4】(2015新課標Ⅱ)二氧化氯(ClO2,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回答下列問題:

    (3)用如圖裝置可以測定混合氣中ClO2的含量:

    Ⅰ.在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鉀,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裝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沒過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將一定量的混合氣體通入錐形瓶中吸收;

    Ⅳ.將玻璃液封裝置中的水倒入錐形瓶中;

    ①錐形瓶內(nèi)ClO2與碘化鉀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驟Ⅴ中加入的指示劑通常為________,滴定至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測得混合氣中ClO2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

    【分析】本題以酸堿中和滴定實驗為模板,借鑒其實驗方法、實驗儀器等,考查氧化還原反應(yīng)滴定,因此,其解題思路、方法都可以類比遷移。

    ①ClO2具有強氧化性,在溶液中反應(yīng)時,其還原產(chǎn)物一般為Cl-;I-具有強還原性,其氧化產(chǎn)物為I2。

    【答案】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③淀粉溶液 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nèi)溶液顏色不再改變 ④0.027 00

    【評注】分析定量實驗問題時,一要準確把握反應(yīng)原理、實驗原理等;二要找準計算依據(jù),如關(guān)系式、反應(yīng)方程式等;三是計算過程中要注意有效數(shù)字的運用。

    5.考查鹽類的水解

    此考點常見考點包括鹽類水解的類型與規(guī)律、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水解平衡常數(shù)與Kw及Ka或Kb間的換算關(guān)系、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或正誤判斷、鹽類水解的應(yīng)用等。

    【例5】(2014上海)室溫下,0.1mol·L-1的硫化鈉溶液和0.1mol·L-1的碳酸鈉溶液,堿性更強的是________ 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S:Ki1=1.3×10-7、Ki2=7.1×10―15;H2CO3:Ki1=4.3×10―7、Ki2=5.6×10―11。

    【分析】硫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水解產(chǎn)生的離子分別是HS―、HCO,根據(jù)“越弱越水解”,可以比較H2S、H2CO3的二級電離常數(shù)的大小來比較這兩種離子水解的程度,Ki2(H2S)<Ki2(H2CO3),故Na2S溶液的堿性更強。

    【答案】硫化鈉溶液 硫化氫的Ki2小于碳酸的Ki2,硫化鈉更易水解

    【評注】分析鹽類水解的應(yīng)用性問題時,一要分清問題類型,二要找準分析依據(jù)(如水解規(guī)律、水解常數(shù)大小等)和答題的切入點,然后再有序解答。

    6.考查粒子濃度大小比較

    此考點是歷年高考考查的熱點題型,常見考查形式包括:多元弱酸的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兩溶液混合時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分反應(yīng)和不反應(yīng)情況)、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圖象分析等。

    【例6】(2015四川)常溫下,將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H4HCO3與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體,過濾,所得濾液pH<7,下列關(guān)于濾液中的離子濃度關(guān)系不正確的是( )

    【答案】C

    【評注】比較粒子濃度大小時,先要根據(jù)題意找出溶液中的溶質(zhì)并判斷溶液的性質(zhì),然后再列出所要比較的粒子,再后根據(jù)兩個“微弱”、三個守恒原理比較或判斷粒子濃度大小。

    7.考查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

    此考點的??純?nèi)容包括物質(zhì)溶解度與Ksp的換算或大小比較、離子沉淀先后順序判斷、溶解平衡的影響因素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應(yīng)用、圖象分析、工藝流程中的除雜、沉淀溶解平衡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guān)系或大小比較等。

    【例7】(2014新課標Ⅰ)溴酸銀(AgBrO3)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溴酸銀的溶解是放熱過程

    B.溫度升高時溴酸銀溶解速度加快

    C.60℃時溴酸銀的Ksp約等于6×10-4

    D.若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溴酸銀,可用重結(jié)晶方法提純

    【分析】A項,該圖象只是給出溴酸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guān)系,無法判斷其溶解過程的熱效應(yīng),錯誤;B項,由于物質(zhì)的溶解過程是吸熱過程,溫度升高溶解速率加快,正確;C項,60℃時溴酸銀溶解度約為0.6g,n(AgBrO3)=0.002 5mol,c(Ag+)=c(BrO-3)=0.025mol/L,Ksp≈6.25×10-4,正確;D項,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程度很大,而溴酸銀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可以用重結(jié)晶的方法提純,正確。

    【答案】A

    【評注】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曲線與初中講的溶解度曲線有相似之處,曲線上的點表示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點表示過飽和溶液,曲線下方的點表示不飽和溶液。

    (作者單位:湖北省枝江市馬店四中)

    猜你喜歡
    溴酸電離考點
    考點展示
    電離與離子反應(yīng)高考探源
    考點展臺
    不等式(組)考點大掃描
    水的電離平衡問題解析
    統(tǒng)計常見考點追蹤
    印度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溴酸鉀
    如何復(fù)習(xí)“水的電離”
    面粉添加劑溴酸鉀的危害及替代品研究
    歸類總結(jié)促進H2O電離的反應(yīng)
    光山县| 新干县| 舟曲县| 稻城县| 昌图县| 宁南县| 富平县| 绥滨县| 谢通门县| 白城市| 吴川市| 张家界市| 武夷山市| 宜川县| 阳城县| 新余市| 陆良县| 澎湖县| 沧州市| 中江县| 泽普县| 靖西县| 兰溪市| 长春市| 凤冈县| 寿宁县| 商城县| 巴青县| 康乐县| 龙里县| 安塞县| 屯留县| 漳州市| 山丹县| 锦屏县| 灵石县| 金华市| 夹江县| 沙湾县| 翁源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