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瑜(鄭州廣播電視大學,河南鄭州450000)
?
從茶文化角度探究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
宋相瑜
(鄭州廣播電視大學,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英語作為我國唯一的必修外語課程,其國際影響力可見一斑,英語教育就是為了讓國人從小就與國際接軌,正確、流暢地使用英文交流是成為國際化人才的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的訓練,使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英語,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學生要熟練的掌握英語,就必須要有成熟、科學的英語教學模式,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不僅在國內地位崇高,在英語世界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本文從茶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的共通之處,并對茶文化與英語教學模式構建之間的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茶文化;英語教學;模式構建
英語教學模式多種多樣,有的注重理論、有的注重實踐、有的脫口而出、有的文采斐然,不同的英語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是從茶文化角度探尋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以茶文化為出發(fā)點的英語教學模式之所以能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茶文化能夠喚醒各種階層不同類型的人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茶文化在中英兩國都有著長遠的歷史,而兩國的人民對于茶的喜愛都非常之濃烈,所以,英語教學模式將茶文化帶入其中恰恰能夠促使這種教學模式具有清新脫俗的高雅氣息,從而讓愈來愈多的人參與進來。
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而英語教學也如同茶文化一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茶文化為視角建立起來的英語教學模式能讓英語的學習深入人們的骨髓,有利于人們將英語更加靈活自如的運用到各種場合。
1.1 英語教學模式中的茶道精神
對于品茶,古人曾經說過“飲茶以客少為貴,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細想,這就是茶道的精髓。飲茶不一定要以人數(shù)的多少來斷定喝茶雅俗之別,其核心的內涵是讓人們遠離嘈雜喧囂,回歸內心的寧靜和疏淡。引以為之,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的干擾,那么學習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如何才能避免被外界信息迷惑自己的心智,不在于教室中的人多人少,而是師生可以相濡以沫,老師用心授課,學生全神貫注聽講。英語教學模式中的茶道精神就是低頭品茶與抬頭做事。低頭品茶是讓老師和學生都靜下心來,慢慢思索,認真琢磨學習的規(guī)律。抬頭做事便是通過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授課形式將思考中產生的問題提出來,然后解決,進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更能夠讓人們掌握正確的思考學習方式,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邊想邊學,從而事半功倍。
1.2 英語教學模式中的茶藝精神
茶藝是指選若、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huán)境的選擇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規(guī)矩,這讓茶文化顯得更加優(yōu)雅、樸實。正所謂惡紫亂朱,鄭聲亂樂,詭辯亂心,死讀書不如不讀,讀死書不如無書。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循序漸進,不能胡亂莽撞,英語教學也是如此,盲目的教學只會讓授課的人與聽課的人產生厭惡、煩躁的心理,針對聽、說、讀、寫、譯每一項內容進行專門的學習,以循序漸的方式讓教學從索然無味轉變成生動活潑,老師走上講臺不能夠一味的只知道自己授課,要和臺下的學生形成互動,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茶藝需要花功夫才能夠提高,英語教學也同樣如此,要思考才能進步,要創(chuàng)新才能健康發(fā)展。
在前文中我們梳理了茶文化角度下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后文我們將對英語教學模式中茶文化的實際應用一一道來。
2.1 “工學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
“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主要手段,這種英語教學模式講究的是將英語融入到相關的學科領域中,結合實際,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鑒于茶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英語教學者如果將茶文化與英語教學契合在一起,將會有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通過茶藝表演來讓學生切身的體會到茶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這種方式首先要讓學生學習各種類茶的英語表達,例如,紅茶(Black Tea)、綠茶(GreenTea)、花茶(Scented tea)、龍井茶(Dragon Well Tea)、碧螺春(Green Spiral)、普洱茶(Pu’er Tea)、烏龍茶(Oolong Tea)、鐵觀音(Iron Mercy Goddess)等,還要學習茶藝中各步驟的英文詞匯,例如,擇水(Choose the water)、洗茶(Tea Wash)、飲啜(Drink a sip)等。此外,還需要掌握在茶藝表演中常用的詞語,例如,茶藝表演(tea ceremony)、調息(pranayama)、茶水單(menu ofteas)。在這個過程中,切記不要死氣沉沉,要讓學生常識用英語來進行茶文化的交流,例如“In ancient China,scholars use tea to get writer's block;The Taoist to mind;Sleep help zen Buddhism to solution,such as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people feel a kind of beauty in spirit level”(“在中國古代,文人用茶以激發(fā)文思;道家用以修心養(yǎng)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禪等,物質與精神相結合,人們在精神層次上感受到了一種美的熏陶”)。和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有所區(qū)別的是,這種“工學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并且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更加專心于茶文化與英語知識的吸收,提高學習的效率。對學生未來走向社會、走向國際和外國人談到中國茶文化知識時,也能夠熟練地進行。
2.2 茶文化國際視野下的英語教學模式
茶文化不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國外特別是英國也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在十八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的綠茶和紅茶漂洋過海來到了英國,深受英國皇宮貴族喜愛,成為了高貴的飲品,從此,飲茶的習慣便逐漸在英侖諸島傳播開來。英國人對于茶的喜愛與中國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英國的茶葉銷量位居世界首位,八成的英國人每天都喝茶,就連中國這個茶葉的發(fā)源地都自愧不如。如此環(huán)境下,英國的茶文化也愈加發(fā)達,茶文化經過與英國本土文化的融合,成為了如今和中國茶文化迥異的情況。例如大部分的英國人都喝的是紅茶(black tea)而且飲茶的習慣也與中國人不一樣,他們一般分為英式上午茶(morning tea)與下午茶(afternoon tea)。所以,介于英國與中國茶文化的不同背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就應當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讓學生從不同文化中提取不一樣的茶文化知識,這樣對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十分有幫助。茶文化在英語教育模式中的應用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導入,三是要升華。讓學生了解中西方茶文化差異能夠使他們更加順利的與國際接軌,在學習英國的茶文化中,首先就要學習那些區(qū)別于中國茶文化的新詞匯,例如茶點(soft drinks)、加糖(With sugar)、加牛奶(With milk)。學生以西方茶文化差異為突破口來了解中西方英語文化差異,可以幫助學生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來看待和理解英文。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恪盡職守,幫助學生分析文化背景、了解文化語境,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國際茶文化知識,與學生形成互動關系,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避免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尷尬情況。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極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下降。從茶文化角度來探究英語教學模式是一種嶄新的嘗試,是創(chuàng)新的體現(xiàn),通過廣受中國人喜愛的茶文化和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將知識與文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也是文化教學的關鍵。此外,茶文化是中西方共有的傳統(tǒng)文化,是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通過茶文化和英語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開拓學生的視野,對于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非常關鍵。只是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不同于普通教學的新鮮嘗試,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僅要熟悉中西方的茶文化,更要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語言交流習慣。我們如今找到了未來的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方向,那么接下來就需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方雪晴.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3]張艷紅.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動態(tài)評價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4]余麗.大學英語課程實施中的教師自主性研究:課程創(chuàng)生的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5]張敏.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案例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
[6]武彬彬.大學英語理論教學與文化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3):76-78.
[7]羅志祥,何琳玲.議探究式文化教學在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5):102-103.
[8]范琪.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例探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J].大學教育,2015(6):29-30.
[9]黃玉梅.從跨文化意識探究英語委婉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8):282.
作者簡介:宋相瑜(1975-),女,河南滑縣人,鄭州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