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捧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是在小學英語基礎上的更高級的語言應用能力訓練,將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符合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和現代社會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方法,需要以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為基礎,將情感培養(yǎng)的一般性規(guī)律作為方向指導,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與學生素質,通過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在情感教育的模式下增強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05-02
隨著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情感教學成為新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列為課程目標之一,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實施情感教育。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發(fā)揮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情感,注重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充分重視情感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潛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長期傳統的教學中,一直都存在著重知輕情的教學失衡狀況。以往教學中,教師只是負責給學生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訓練技能等等,情感的培養(yǎng)一直處于被忽視的位置。如今,新課程中便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和積極的情感。
無論是教師在教學中,還是學生在學習中,都需要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情感,才能使事態(tài)往好的方面發(fā)展,對教學和學習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如果受消極的心態(tài)或情感影響太大,對于教學和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更應該注重情感的教育,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情感才是促使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的源泉。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實施方案
(一)設計趣味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有趣是由刺激物的外在的新異現象所吸引而產生的直接興趣。因此,要使學生覺得有趣,必須使英語這個刺激物不斷呈現出新異性。教師可以使用生動的教學設計和多樣的材料呈現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學生感覺到有趣的基礎上,通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情景劇、游戲活動、情緒感染等),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讓其感受到英語的樂趣。初中學生好奇心強烈,愛好幻想暢想,對趣味性的東西極感興趣。基于此,我在授課時,恰當地提出與課文有關的一些趣味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如在講授The moon 這一課時,提出如下的問題:Is the moon a planet?Can the moon give light? How far is it away From the earth?Is there any water or air on the moon? what?蒺s the temperature in the day or at night?等等。同學們對這些問題非常感興趣,他們爭先恐后的回答,課堂氣氛異?;钴S。
(二)運用教材資源,啟發(fā)靈感
初中英語課本中具有許多直觀的情感教育資源。這些資源包括語言文字材料、直觀的圖片、圖表等。在教材中,接顯露強烈情感因素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們要善于用語言表達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利用表情來增強情感體驗效果,從而實施情感感染,積極調動自己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達到情感教育和情感培養(yǎng)的最優(yōu)化。 (三)借用肢體語言,傳遞情感
據有關數據表明,人獲得信息的渠道,7%是文學,38%是語言,而面部表情占到了55%。由此可見,有時候無聲的形體語言在教學中能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在進行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教學內容外,還應該適當地有一些肢體上的語言表達,起到加強與學生之間傳遞情感的作用。而且,肢體語言表達有時候在教學中有其特殊的魅力,能對教師的教學起輔助功效,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運用肢體語言,配以合適的動作,能更加有效地幫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情感交流。例如,如果教師在教學時配以夸張的面部表情和生動幽默的肢體動作,更能打動學生,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四)應用評價機制,滲透情感
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以多表揚少批評的方式來疏導情感障礙。只有滲透情感教育,才能使學生更加持久地進行英語學習。
在英語課堂教學實施中,教師應從鼓勵的角度出發(fā),充分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因此,教師應巧妙地運用激勵性評價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讓他們享受進步的快樂,滿足其對成功的需要,使學生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與此同時,結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情感體驗,進而更好地為初中英語教學的情感教育的實施服務。在本人所教授的班級中,有一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即使是簡單的的翻譯練習他也無法完成。于是我總是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起來翻譯句子,而讓他起來拼讀一些句中的單詞,久而久之,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像英語優(yōu)秀的同學一樣得到老師的肯定,進而對英語學習態(tài)度端正起來。到了初二的上半學期,這位同學從過去的每次聽寫都不及格到偶爾不及格,這都得歸功于激勵性評價機制對他成就感和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五)改變教師教學觀念,使教師投入自己的真實感情,促進和諧課堂氣氛的形成
教學改革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直接關系到教學改革的成敗,教師應該從思想認識上改變過去為師至尊的價值觀念。過去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只注重教學大綱中內容的傳授,而不注重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實際的教學中,認為只要自己能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至于學生是否愿意接受、學生能不能認可,那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和自己不相干。這樣做只能導致學生討厭英語課堂,甚至發(fā)展到討厭英語教師的結果。
學生是有感情、有認知、有辨別能力的知識接受者。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有沒有投入自己的感情,學生可以體會得到,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知道教師是否用心在對待課堂的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改變以往教師至上的價值觀,樹立起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觀念。
三、結束語
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英語學習基礎的牢固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繼續(xù)學習英語的潛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改變過去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重提高學生實際英語交際能力的現狀的意義重大,新課標的設立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堅持以學生為本,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合理地利用情感教學法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凌飛.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