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青山區(qū)鋼城三小 張婷婷
?
《女媧補天》的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
■武漢市青山區(qū)鋼城三小張婷婷
鄂教版《語文》第七冊《女媧補天》按要求分2個課時上完,以下是我對第2個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后的反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復述故事。
2.學習女媧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人類的勇敢精神和高貴品質(zhì)。
3.通過讀文,讓學生對閱讀神話故事產(chǎn)生興趣,并從中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讀、想象,了解女媧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
2.體會女媧的勇敢、頑強的精神和無私的高尚品質(zhì),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學生齊讀課題)
2.復習本課生字詞:
天哪熄滅濃稠液體震裂燃燒噴射冶煉轟隆隆歡歌笑語熊熊大火
3.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到女媧補天的原因是——(生回答)天塌地裂。
4.師出示圖片及聲音,這番景象多么可怕??!齊讀“遠遠的天空塌下……許多人在水里掙扎?!?/p>
5.看到孩子們在水火中掙扎,女媧是什么心情呢?(指名說,指名讀“女媧難過極了?!保?/p>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總結(jié)批注方法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女媧為了救孩子們做了些什么?(指名回答,師引導用詞語總結(jié)并板書: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2.師總結(jié)批注方法:當我們讀完一段話后,要想一想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語或短句概括,寫在相應段落旁邊,這是做批注的一種方法,這也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好方法,我們在下面的學習中可以嘗試。
(三)精讀3~5自然段,想象補白,感受女媧精神
1.人們暫時安全了,但天上的大窟窿仍然在噴火,為了孩子們,女媧依然做出一個決定——師范讀: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2.你們也讀讀看,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初步感受女媧的堅定,勇敢、無私)
3.勇敢也好,堅定也好,從中我們也能體會到補天絕非易事,女媧能克服困難補好天嗎?(出示學習提示:①默讀3、4自然段,想想女媧遇到了哪些困難,她是怎樣克服的?②畫出重要的詞句,嘗試做批注。學生先根據(jù)提示自學)
4.交流體會,感受人物寶貴品質(zhì),指導朗讀
師:女媧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導總結(jié),板書:找石難)
從哪些詞句感受到找石難?摳詞品句,情感朗讀“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p>
(引導學生從“零零星星”體會石頭數(shù)量少,分布散,所以難找。指導朗讀。)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
A.指名回答,學生從“幾天幾夜”談體會,指導朗讀
B.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想象,深入體會“找石難”。(學生根據(jù)圖片想象,同桌討論后再指名回答)
第一天,女媧來到危險的沼澤邊,她小心翼翼地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女媧來到高高的山崖邊,她鼓足勇氣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天,女媧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天……
C.師引讀:再難,我也不能放棄——女生讀
為了孩子們,再苦再累我也不怕——男生讀
再堅持一下,我一定能找齊——生齊讀
④于是,她找哇找哇,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學生從“找哇找哇,終于”體會找石的不易,師指導朗讀。
預設:她不停地找。(盡管她已經(jīng)很累了,生讀)
她到處找。(茂密的草叢中找到了嗎?于是——指讀;黑黑的山洞中找到了嗎?于是——指讀;幽深的谷底找到了嗎?于是——齊讀)
⑤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找到了嗎?還有哪個詞體現(xiàn)找石不易。(生感情朗讀“終于”,師相機評價引導朗讀,感受女媧歷經(jīng)艱辛找到后的激動、喜悅之情)
⑥據(jù)說女媧補天一共用了三萬五千六百塊五彩石呢!從你們的臉上老師看到了驚訝,敬佩!讓我們合作讀,讀出對女媧的敬意。
⑦補天過程中女媧還遇到什么困難?(指名回答,總結(jié)板書:煉石難)
出示句子“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
學生抓住“五天五夜”說體會,相機指導朗讀,讀出“煉石難”。
師引導補白想象,感情朗讀:
大火烤得她汗不停地流,她沒有休息——第一組讀
火舌烤裂了她的嘴唇,她咬牙繼續(xù)——第二組讀
粘液濺出燙傷了她的皮膚,她忍痛堅持——齊讀
⑧找石難,煉石難,女媧克服困難的法寶是什么?(指名回答:勇敢、頑強、善良、無私、偉大……)
⑨師板書并總結(jié)批注方法:我們可以把對文章、人物的感受用簡單的詞寫在相關語句旁邊,這也是批注的一種方法。
5.五彩石煉好了,終于可以補天了?。ㄖ该x“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立刻被補好了?!保?/p>
6.課文用什么方法描寫女媧補天的?(引導學生圈畫動詞,做一做、讀一讀)從女媧補天的動作中感受到什么?(指名回答)
7.多么神奇??!故事到這里似乎意猶未盡,我們能給故事想象一個結(jié)尾嗎?(同桌討論后再指名回答)
天火_______,天空又________,天邊還_________,大地上又恢復了____________,人們又__________,看到這一切,女媧____________。
8.師總結(jié):看,有了豐富的想象,你們也能講出精彩有趣的故事!
9.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想試著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出示“因為……所以……”“先……接著……然后……再……最后……”,用這些詞語結(jié)合板書上的內(nèi)容,試著講講這個故事。
10.學生思考后,指名簡單復述故事。
11.師小結(jié)復述故事方法。(提示同學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在課文相應地方將批注補充完整)
(四)拓展延伸
1.課文改編自《山海經(jīng)》中的《女媧補天》,原文情節(jié)更精彩,想了解一下嗎?(出示一部分原文故事圖畫及內(nèi)容)
2.同學們喜歡神話故事嗎?為什么?師總結(jié):神話故事就是遠古勞動人民觀察自然并加以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非常具有吸引力,今天我們通過課文的學習,也嘗試了用想象創(chuàng)造故事的方法。我國的大部分神話故事都出自《山海經(jīng)》,喜歡的同學回家可以查找了解一下其他的神話故事,在班級中開個神話故事會。
板書
22女媧補天
原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天塌地裂求雨滅火補好天
造船救人
找石(難)
煉石(難)
勇敢、頑強、無私
《女媧補天》是鄂教版第七冊第22課,本單元課文選編的主題是“英雄品質(zhì)”。本文圍繞著女媧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人類展開故事,凸顯女媧的勇敢和無私的高貴品質(zhì)。
課文文本內(nèi)容較為淺顯,學生基本閱讀沒有障礙,如何突破難點感受女媧這一人物的英雄品質(zhì)?如何讓語文學習的方法滲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下是我執(zhí)教本課后的反思。
(一)抓準“留白”,解讀文本
通過本文的教學,我認為越簡單的文本想象的空間就越大。實踐證明,抓住了文中的“留白”,我的課堂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挖掘詞句空白,走近神話人物女媧
為了子女們重新過上幸??鞓返纳?,女媧補天,這不僅僅是一個決定而已,可以稱之為“壯舉”??墒俏恼轮兄挥幸痪浜唵蔚倪^渡語“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如何能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呢?教學過程中,我先設計了一個教師的激情范讀,通過老師對這句話的朗讀,學生自己再反復讀,說說從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中聽懂了一些什么?果然,孩子們讀懂了文中的留白——生1:我看出來女媧很勇敢,也看出來她堅定的決心。生2:我感受到女媧很愛孩子們,為了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生3:補天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有了理解的基礎,感情朗讀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2.體驗人物真實內(nèi)心,抓住內(nèi)心獨白
這篇文章語言平淡樸實,幾乎沒有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可是在體會人物形象時,如果不抓住內(nèi)心活動來感受,總會覺得人物形象不夠豐滿生動。怎樣才能讓孩子們進一步走進這個神話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呢?在交流討論女媧補天遇到的種種困難時,學生們找出了文中的句子“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焙苋菀椎?,學生們都說出了女媧找到純青石很不容易??墒?,僅僅只此而已嗎?顯然不是的。
所以,我設計了一段補白引讀:
在茂密的草叢里,她找到了嗎?(生:沒有)于是——
在黑黑的山洞中,她找到了嗎?(生:沒有)于是——
在幽深的山谷底,她找到了嗎?(生:沒有)于是——
在這一番引導后,學生的“終于”一詞感情讀得不一樣了,我順勢評價“是呀,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女媧內(nèi)心的激動與興奮。誰還能讀出女媧此時的心情?”
這段人物內(nèi)心的補白設計很好地引導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了女媧頑強的意志和無私的母愛。也使這位神話人物的英雄形象躍然眼前。
3.抓住一筆帶過的描寫,想象補天的艱難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本課中,對女媧艱難尋找五彩石的過程用“幾天幾夜”一筆帶過,為了能讓女媧“克服萬難補天”的形象具體化,讓學生對人物的內(nèi)心有真切的體會,我設計了這樣的口頭練筆:
聽了同學們的描述,老師腦海中仿佛看見——
第一天,女媧來到危險的沼澤邊,她小心翼翼地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女媧來到高高的山崖邊,她鼓足勇氣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天,女媧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天……
通過這樣的情節(jié)想象,學生既真切地體會了女媧這幾天幾夜是怎樣度過的,進一步感受到人物頑強的意志,又鍛煉了語言的表達。
還有描寫女媧煉石難的一句“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币粋€“五天五夜”,孩子能說出來煉石花了很長時間,可是這一過程僅僅只是時間長嗎?顯然不是,于是我補白引導:
大火烤得她汗不停地流,她沒有休息——生讀
火舌烤裂了她的嘴唇,她咬牙繼續(xù)——生讀
粘液濺出燙傷了她的皮膚,她忍痛堅持——生讀
在這樣一輪輪的補白引導朗讀中,學生通過老師語言文字的引導來想象,通過自己的朗讀來表現(xiàn),就是讀進了文本,讀出了情感。
(二)滲透語文學習方法,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養(yǎng)成
1.批注方法的滲透
不動筆墨不讀書,批注體現(xiàn)著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是學生與文本最直接的對話。四年級上學期的學生是在初步認識學習這一語文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所以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滲透了批注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朗讀第二自然段后,引導學生概括女媧為了救孩子“求雨滅火、造船救人”,老師總結(jié)“讀完一段話后要想一想講了什么,用簡單的詞語或句子概括寫在旁邊,這是批注的一種方法。”在感悟女媧艱難的找五彩石,煉五彩石過程后,提問“是什么法寶讓女媧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jié)“我們把自己對課文、對人物的感受寫在相關詞句旁邊,這也是批注的一種方法。”
2.復述方法的指導
復述課文其實考查的是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首先要建立在對課文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然后對于課文條理有很清晰的認知,最后還要能用流利的語言表達講述,看似簡單,其實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課文學完后,我提供了“因為……所以……”“先……接著……然后……再……最后”兩組詞,讓學生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試著講一講這個故事。提供了方法,列出了綱要,給足了時間,跳一跳學生夠著了這個果子,非常清晰流暢地簡單復述了課文。我相機總結(jié)“復述課文先要熟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然后理清順序,簡單概括,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p>
3.語文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
重視朗讀訓練。多種形式的讀,自讀、默讀、齊讀、男女生讀、分組讀、師生讀、教師范讀,讓語文課堂始終書聲瑯瑯,充滿語文味。
重視品讀詞句,教給學生研讀文本的方法。劃一劃句子、圈一圈詞語、說一說自己的體會、簡單做批注。將怎樣讀書的方法滲透在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讓每一個學生在語文課中都能真正有所收獲,逐步形成語文學習的能力。
重視語言表達訓練。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畫想象,說一說女媧怎樣艱難的尋找五彩石;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想象,補充課文結(jié)尾;學完全文根據(jù)方法指導復述課文。學生在一次次說的練習中學會語言文字的運用,掌握表達的方法。
教師只有深刻地解讀文本,充分了解學生,多琢磨,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教學后的及時反思也能幫助我總結(jié)利弊,為今后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鄭占怡
武漢市新一輪學前教育保教實驗展示活動舉行
2016年1月13日,武漢市新一輪學前教育保教實驗學前展示活動在湖北省直機關第三幼兒園多功能廳隆重舉行。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張漢強、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張敏,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資源中心主任方河濱,以及來自武漢市各城區(qū)的教研員們出席了本次活動。
活動分為經(jīng)驗交流、教學展示、互動點評、專業(yè)總結(jié)四大環(huán)節(jié)。在經(jīng)驗交流環(huán)節(jié),省直機關第三幼兒園、江岸區(qū)珞珈幼兒園、省直機關第一幼兒園分別從教研團隊、教研實效、教研選題三個維度對園本教研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引發(fā)了與會園長、教師們的認真思考。在現(xiàn)場教學展示環(huán)節(jié),青山區(qū)第二幼兒園張凝老師、江岸區(qū)珞珈幼兒園葉凱老師分別展示了“誰是配音王”(中班)、“朋友的來信”(大班)兩節(jié)語言活動課,并進行了現(xiàn)場活動反思。展示的兩節(jié)優(yōu)質(zhì)活動課設計巧妙,注重精講多練,過程也是適合幼兒的游戲化方式,獲得了現(xiàn)場觀摩教師的一致好評,起到了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教學展示活動后,張敏主任從活動的立意和設計兩方面進行了精彩點評,方河濱主任也就如何利用資源中心的媒體資源服務幼教教學一線作了簡短的發(fā)言,張漢強所長對本次活動精彩的經(jīng)驗交流和教學展示予以了高度的評價,并對今后武漢市幼教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活動為推進武漢市新一輪學前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武漢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