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第三寄宿中學 楊 涓
?
品質課堂理念下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武漢第三寄宿中學楊涓
葉瀾教授曾說過:每一個熱愛學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師,都應努力實現(xiàn)每一節(jié)課都能得到生命滿足的愿望,并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改革中來。而教育改革應從改變教學方式,更新教育理念開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重在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是課堂的主角。而在高效課堂理念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教師變成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读x務教育課程標準》中也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校品質教育下的高效課堂,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地多留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fā)現(xiàn)、質疑、探究、解惑,教會學生合作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教師該怎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贏得高效呢?我從本校品質課堂理念出發(f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幾點體會。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好課堂的環(huán)節(jié),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氣氛,形成有效的教學活動。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我們的導學案設計包括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預習感知(自主質疑搜集信息)——共研釋疑(有效提問小組合作)——測評拓展。
預習感知部分是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是開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第一步,預習只有有效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價值。我的預習要求是:掃清字詞障礙,了解寫作背景,把握文章內容,學習自主質疑?!墩Z文新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語文課上,學生習慣了被動的聽、被動的記,很少有自己主動提問的意識。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倡導: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每篇課文至少要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簡單的問題當場解決,復雜的問題放在合作學習中去解決。我們在學習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時,在預習感知環(huán)節(jié),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的心為什么會悲涼起來?這個問題很有探究的價值,有學生就回答:“因為看到的故鄉(xiāng)和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不一樣?!蔽翼槃輪柕溃骸坝心男┎灰粯??”圍繞這個問題我們做到了多方面、多層次地挖掘小說的主題。還比如,我們在學習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時,學生也提出了質疑:為什么父親和母親對于勒叔叔的稱呼經(jīng)常改變?借助這個問題,我?guī)ьI學生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把握文章的主題。學生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chuàng)新。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質疑的好習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
教師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主動搜集與文本內容相關信息的習慣,信息包括:時代背景、作家作品介紹、與主題相關素材等。信息的搜集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加知識的積累、拓寬知識面,還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開啟學生思維。學習了李清照、蘇軾等詞人的作品,可以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他們的生平、典型事跡及其代表作品;學習了《袁隆平的“尋夢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袁隆平和雜交水稻的故事;學習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養(yǎng)成搜集資料的習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能不斷啟迪學生的思想,豐盈學生的心靈。
高效課堂總是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展開。在共研釋疑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在吃透文本、鉆研教材、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設計好問題。一個好的問題能起到以點帶面、一線穿珠的重要作用,能幫助學生更快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為實現(xiàn)有效提問,教師需要對難度較大的問題采取“剝繭式”提問,還應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置問題,問題的難度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要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如在講授《白楊禮贊》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貫穿全文的線索句是哪一句?文章是從幾個方面來贊美白楊樹的?作者僅僅是贊美白楊樹嗎?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層層剖析,引導學生逐漸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又比如我在教授《勇氣》一文時,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文中寫了幾種勇氣,你最欣賞哪種勇氣?講授《駱駝賦》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文章描寫了一峰怎樣的駱駝?僅僅是為了贊揚駱駝嗎?還贊揚了哪些人?看似簡單的提問其實包含了對文本的深度解讀,起到了鍛煉學生思維的作用。
我校品質課堂活動的方式是小組合作學習。我們不斷加強小組建設,完善小組評價,積極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陡咝дn堂評價標準》中指出: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高效課堂的重要評價標準?!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也明確提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小組活動的設計首先要精選,一節(jié)課最好不要開展兩次以上的小組活動,避免活動內容的膚淺和學生的投入度不夠,反而達不到原有的目的。其次,小組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目的要明確,活動的開展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突破上。再次,小組分工要明確。小組要選定一個引領人,不僅可以充分帶動全組的討論氛圍,而且還可以組織好全組的討論,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比如,在講授《我的四季》一文時,教學目標定為引導學生理解人生的四季的含義,學習作者為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和對生命的責任感。為了突破這一學習目標,我精心設計了這樣的小組活動:首先每個小組選定人生的季節(jié),小組活動的內容為:在人生的季節(jié)里,作者是怎樣面對的?有怎樣的人生感悟?學習方法:抓住關鍵詞句品析;活動呈現(xiàn)方式:讀品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還能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高效課堂重要的學習方式。
高效課堂就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45分鐘,運用多樣的活動方式,努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多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過:“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fā)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愿望,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chǎn)生和形成一種情緒狀態(tài)——即強烈的學習愿望。學習愿望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因。語文課堂不應該是一潭死水,她應該是五彩紛呈的,激情四射的,她應該是能經(jīng)常激起美麗浪花的江海湖泊?;顒臃绞降脑O計因課而異,可以是朗讀比賽、背書競賽、成語接龍、佳作共賞、課本劇表演、辯論賽等。也可以是各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讀書節(jié)活動等。我們班的孩子們就成功的進行了課本劇《威尼斯商人》的表演活動,我們對課本劇進行了改編,保留了莎士比亞精美的抒情文字,刪掉了冗長的對白,讓劇情更加緊湊,更容易形成戲劇高潮;我們還對學生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表情、都要精準到位;我們借來了多套中世紀的服裝,自己制作道具,希望盡量發(fā)揮出每個演員的潛力;這一場活動在學校體藝節(jié)演出時引起了轟動,并代表學校在全區(qū)課本劇表演中榮獲一等獎。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也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讓學生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測評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十分值得我們重視。測評訓練是以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的,它是檢驗學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們教師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測評訓練環(huán)節(jié),我們力求一節(jié)課突破一個訓練點。我們安排的內容有仿寫、改寫、續(xù)寫等,也有結合課文內容的說話訓練、寫作技巧方面的訓練。學習了《捅馬蜂窩》、《心聲》后,可以讓學生以心理活動描寫為訓練重點,進行片段訓練《我想對媽媽說》;學習了《故鄉(xiāng)的桂花雨》后,可以讓學生學習借物抒情的寫法,學生的作品有:《故鄉(xiāng)的梧桐樹》、《忘不了的小河岸》、《童年的風車》等;我也常常為他們開闊的思路、新穎的構思感到驚喜。此外,我們還經(jīng)常進行說話訓練,如:學習了流沙河的《理想》,讓學生來談自己的理想。學習了《航天女英雄》,我們進行說話訓練“我想對麥考利夫說”。這些習作訓練,針對性強、反饋及時,對教學內容是一種很好的補充,能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fā)展。
品質教育要為每位學生的品質人生打下基礎。我們將繼續(xù)在學校品質教育理念下努力鉆研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推動教學方式的變革,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師角色、教師觀念的轉變。讓我們的高效課堂不斷點燃學生的思想,啟迪學生的智慧,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精彩,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任編輯鄭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