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深入分析與邏輯批判——大衛(wèi)·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新帝國主義》評析

      2016-03-21 08:38:01黃茂興
      當代經濟研究 2016年10期
      關鍵詞:哈維帝國主義霸權

      黃茂興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福州350108)

      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深入分析與邏輯批判——大衛(wèi)·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新帝國主義》評析

      黃茂興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福州350108)

      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突破了原有制度框架和傳統(tǒng)主權形式的約束,憑借過剩資本的不均衡地理空間分布,以利潤為中心拓展資本權力結構,使全球空間呈現(xiàn)出“不平衡地理發(fā)展”狀態(tài),并且充滿了對立和矛盾。面對錯綜復雜的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問題,除已有的諸如基于“個人”主義或“自由社會”之上的“多元化”構想等克服和抵御方案之外,大衛(wèi)·哈維在《新自由主義簡史》與《新帝國主義》書中對認識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的本質,提供了全新的觀察視角。大衛(wèi)·哈維通過構建“資本—帝國主義”解釋性框架,為發(fā)展中國家擺脫以利潤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建立以人的幸福為出發(fā)點的發(fā)展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他同時還認為在當前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階段,應積極在擴大再生產和反對“剝奪性積累”的領域,尋求切實可行的對抗性方案。

      新自由主義;新帝國主義;霸權邏輯;大衛(wèi)·哈維

      近年來,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研究與批判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及其左派學者討論最熱烈的問題之一,其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大衛(wèi)·哈維教授撰寫的《新帝國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簡史》最具有代表性,這兩部書研究了新自由主義和新帝國主義在現(xiàn)實邏輯下呈現(xiàn)出的種種弊端,并且針對新自由主義和新帝國主義霸權衍生的弊端,提出了眾多克服和抵御方案。作為當代英美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旗手,大衛(wèi)·哈維執(zhí)著地高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在一些西方人的眼中,他是“一個激進的學者”,但其關于“新自由主義”與“新帝國主義”的理論分析對我們認清新自由主義、新帝國主義霸權本質及危害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邏輯的分析批判

      1980年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由國家壟斷向國際壟斷的發(fā)展,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開始從理論、學術轉變?yōu)閲艺蔚捏w現(xiàn)和意識形態(tài)的思潮,成為英美等國在國際上推行全球一體化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衛(wèi)·哈維看來,帝國主義一詞內涵豐富,它最普遍的意思是指一個國家的權力、統(tǒng)治或影響力向其他國家或不屬于任何國家的社群的擴張或強加。他在《新帝國主義》一書中指出,“新帝國主義”存在兩種要素的矛盾融合:一是指一個國家或國家聯(lián)合體采用政治軍事戰(zhàn)略,以實現(xiàn)其在世界范圍內的斗爭目標,在現(xiàn)實世界的運行中表現(xiàn)為“領土邏輯”。二是指經濟權力跨越國家邊界在全球擴張,表現(xiàn)為“資本邏輯”。大衛(wèi)·哈維認為,新自由主義霸權是帝國主義“權力的領土邏輯和權力的資本邏輯”辯證運動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根據(jù)大衛(wèi)·哈維對“新帝國主義”所涵兩種要素的論述,可以看出,大衛(wèi)·哈維是把“資本——帝國主義”看作是政治和經濟關系的矛盾的統(tǒng)一體。矛盾的一方是“國家和帝國的政治”,另一方是“資本積累在空間和時間中的分子化過程”。而對這一矛盾,哈維給出了更為嚴謹?shù)慕忉尯驼f明,其進一步指出:“我們應將這兩種邏輯之間的關系視為一種功能性或片面性的關系。這兩種明顯不同但卻相互糾纏的權力邏輯之間的辯證關系,為分析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打下了基礎”。[1]27并且哈維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觀察各種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行徑的解釋性框架,即通過考察“權力的領土邏輯與資本邏輯之間以及資本主義國家的內部與外部關系之間的雙重辯證關系”,來闡釋現(xiàn)實的帝國主義的運行狀態(tài),以求透過紛繁復雜的帝國主義霸權表象,把握歷史發(fā)展的本質和必然趨勢。正如大衛(wèi)·哈維指出的“如果權力積累必然伴隨著資本積累,那么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是霸權不斷擴張和膨脹的歷史”。[1]30

      在《新帝國主義》一書中,哈維引用了阿瑞吉的理論,認為霸權意味著相互交織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家或者區(qū)域性國家集團通過強力和壓迫實現(xiàn)的“支配權”;另一方面是通過價值觀、發(fā)展模式與認同和相互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協(xié)作形成的“領導權”。根據(jù)已有的理論和經驗,大衛(wèi)·哈維對帝國主義霸權的領土邏輯和資本邏輯之間的內在關系提出質疑,即在新帝國主義霸權邏輯下,資本的大量積累能不能使其在政治、軍事方面的權力得以同步提升,甚至最終是否會危害到它們試圖維護的霸權?針對這些疑問,大衛(wèi)·哈維在他的《新自由主義簡史》一書中,也對西方國家近些年一直推崇的新自由主義霸權邏輯提出了尖銳的批評。用哈維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中的話講就是:“新自由主義首先是一種政治經濟實踐的理論,即認為通過在一個制度框架內——此制度框架的特點是穩(wěn)固的個人財產權、自由市場、自由貿易——釋放個體企業(yè)的自由和技能,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幸福?!保?]12而國家在新自由主義實踐過程中,就是要扮演創(chuàng)造和維持適合這一實踐現(xiàn)實發(fā)展的制度框架。一些新自由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邏輯運行中,在處理勞資關系方面,明顯傾向于資本而非勞動。在新自由主義語境下,眾多資本主義國家往往通過犧牲勞動者的集體權利,來維護資本主義“良好商業(yè)或投資環(huán)境”。另外,緣于資本融通在當今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這類國家當面臨維護大眾的幸?;颦h(huán)境質量,和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的選擇時,往往后者會成為現(xiàn)實的運行實踐,而非前者。

      近年來,包括大衛(wèi)·哈維在內的一批西方學者也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也催生出國家功能的強化,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在權力領土邏輯的支撐下,不同國家之間的沖突日益加劇。同時,在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運行邏輯下,資本積累與社會積累的關系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也導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周期性出現(xiàn)。并且,隨著197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的出現(xiàn),資本主義的剝奪性積累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而金融投機就是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由此,他認為對這種資本主義制度反抗的力量已不再是工人階級,我們要關注對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被迫離開土地之類的斗爭,并以此作為公民社會斗爭的中心。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今資本主義仍然主要依賴對商品的生產和貿易,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也一度引發(fā)美國等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對過度金融投機的反思,開始實施“再工業(yè)化”的行動,發(fā)達國家的工人階級挑戰(zhàn)新帝國主義的呼聲和行動日益強烈。在當前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工人階級也仍然是一支強大的社會力量。

      二、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實踐危害性的分析批判

      大衛(wèi)·哈維在提及如何認識當下的帝國主義問題時,認為“我們面對的不是一種奇異的帝國主義,而是存在一系列不同的帝國主義實踐,這些各式的帝國主義實踐是在過剩資本的不均衡地理分布和傳播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使其意識到,如果要確認新帝國主義到底‘新’在何處,就要遵循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則,即以地理和領土為基礎,以資本過剩為抓手去探究過剩資本增大或貶值的實踐?!保?]根據(jù)大衛(wèi)·哈維對新帝國主義現(xiàn)實運行的邏輯分析,新帝國主義的外在表現(xiàn)主要是在“權力的領土邏輯與資本邏輯”作用下的帝國主義實踐;并認為“剝奪性積累”已然成為新帝國主義顯著的外在特征,其重要程度也隨著新帝國主義的實踐活動與日俱增。“剝奪性積累”問題在新帝國主義實踐中越發(fā)凸顯,根源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形成的過度積累。擴大再生產是資本追求剩余價值的重要途徑,資本對剩余價值的貪婪導致資本過度積累。由于擴大再生產等一系列因素催生了長時間存在的資本過度積累問題,短期內難以有效解決,導致眾多社會問題,特別是財富分配兩極分化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大衛(wèi)·哈維認為,面對新自由主義衍生的資本過度積累,社會采取的解決機制仍然是權力的資本邏輯的進一步展開,即采用“剝奪性積累”的方式解決資本過度積累的現(xiàn)實問題。也就是“以極低的價格……釋放一系列資產(其中包括勞動力),過度積累的資本(盈余資本)能夠抓住這些資產,并迅速利用這些資產進行贏利活動?!保?]121大衛(wèi)·哈維認為,在新帝國主義實踐邏輯中,資本主義國家在以利潤為中心的資本積累體制下,資本積累在拓展資本權力結構、塑造同質化全球空間的同時,其發(fā)展方式也逐漸分野,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不平衡地理發(fā)展”狀態(tài)。特別是,大衛(wèi)·哈維從資本主義全球化空間生產的批判維度,認為在當前世界經濟分工合作的前提下,以利潤為中心的資本積累體制,給落后國家和地區(qū)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造成國際間的貧富差距逐漸擴大;特別是給大量發(fā)展中國家的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致使此類發(fā)展中國家在“剝奪性積累”的社會演進過程中,難以實現(xiàn)持續(xù)性發(fā)展。從而,也必將引起反抗“剝奪性積累”的斗爭。

      大衛(wèi)·哈維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中認為:“新自由主義化的主要實質性成就不是生產財富的收入,而是對財富和收入進行再分配”,即一種“掠奪性的積累”。[2]183新自由主義化將世界的所有資源盡可能私有化,并在以利潤為核心的機制作用下,在資本的無限積累過程中,貧富差距幅度日益加大,使整個社會在區(qū)域內或全球范圍內呈現(xiàn)出空間的兩極分化,導致大多數(shù)人陷于始終無法脫離的貧困境地。而在權力資本邏輯和領土邏輯的語境下,國家功能不斷強化,政府也逐漸偏離均衡社會財富分配的角色,對資本的傾向性更加明顯,面對財富分配的非均衡狀態(tài)采取默許甚至支持的態(tài)度。新自由主義化追求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的發(fā)展理念,并深植于社會發(fā)展的各個層面,甚至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但要保證私有財產的首要地位,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獨裁政府。這一新自由主義發(fā)展的現(xiàn)實邏輯似乎又同新自由主義的理念背道而馳。大衛(wèi)·哈維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一書中,也對中國的市場經濟與新自由主義的關系進行了評述,他認為:“中國建立了一種特殊的市場經濟,日益將新自由主義要素與權威主義的中央控制交叉結合”、“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的醒目出場,部分而言是發(fā)達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自由主義轉向所帶來的意外結果”。[2]137~138這一評述,顯然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存在明顯的差異。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基礎與大衛(wèi)·哈維的判斷并不一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發(fā)展,是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艱辛探索,它把市場競爭和國家宏觀調控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優(yōu)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并在實踐中日益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而并非像大衛(wèi)·哈維所言的“將自由主義要素與中央控制交叉結合”。[2]137新中國建立后以及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中國人民緊緊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國家政局穩(wěn)定,人民團結,生產力因此而得到持續(xù)發(fā)展。而并非是新自由主義“恩賜”給中國的禮物。

      值得一提的是,大衛(wèi)·哈維通過觀察日本、韓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史,發(fā)現(xiàn)這些地區(qū)在上世紀取得的快速經濟進步,并未擱置于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框架之中。然而,隨著新自由主義教條的廣泛傳播,在1990年代中期形成的“華盛頓共識”,在美、英等國的推動下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發(fā)展的唯一解決方案。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和新帝國主義霸權國家,在權力資本邏輯和領土邏輯的作用下,利用其掌握的眾多國際性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貿易組織(WTO)等,特別是“華爾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財政部”復合體勸說、哄騙,[2]128甚至通過戰(zhàn)爭迫使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實施新自由主義政策;日本和歐洲也被施加很大壓力,要求他們走新自由主義道路。[2]106大衛(wèi)·哈維認為,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重塑了世界發(fā)展的制度框架和發(fā)展方式,并衍生出“創(chuàng)造性毀滅”的發(fā)展效應,不僅摧毀了先前的制度框架和力量(甚至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的國家主權形式),而且摧毀了勞動分工、社會關系、福利供給、技術混合、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再生產活動、土地歸屬和情感習性。[2]3

      同時,大衛(wèi)·哈維認為,新自由主義顯示出了巨大創(chuàng)造力,但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破壞示范,特別是在周期性的金融危機面前顯疲軟無力。因此,其將世界金融危機的根源歸結為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引起的經濟和政治矛盾,只有通過金融危機才能解決,成為新自由主義框架下經濟社會的矛盾解決機制。而金融危機也成為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下必然產生但又難以遏制的潛在危害。

      三、對抵御和克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影響的深邃思索

      面對復雜的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問題,許多學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克服和抵御方案。諸如建基于“個人”主義或“自由社會”之上的“多元化”方案,或通過構造“世界國家”以對抗新自由主義帝國政策的方案,或基于民族——國家及地方性的對抗性方案,都包含著值得分辨的政治認同及立場。[4]

      根據(jù)大衛(wèi)·哈維的觀點,改變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運行邏輯,如何構建其替代方案?他說:“在任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控制范圍之內,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可行性方案(盡管為臨時性方案)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實行某種形式的新的‘新政’。”[1]56即將資本邏輯從新自由主義的鎖鏈中解放出來,以更深程度上的干涉主義和重新分配的方針重組國家權力,限制金融從而控制從國際貿易條款到我們通過媒體所能耳聞目睹的一切。[5]大衛(wèi)·哈維進一步認為,掙脫新自由主義鎖鏈的資本,通過干涉和利用國家權力,實行金融限制和壟斷并控制國際貿易,以侵占“自由社會”中的資本利益。即便如此,這種帝國主義仍比美國軍國主義式的帝國主義仁慈許多。

      關于采取何種反抗方式,取代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實現(xiàn)社會主義這一全新社會的發(fā)展范式的目標,大衛(wèi)·哈維也做出了較為詳盡的闡釋。他認為,在反抗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過程中,訴諸現(xiàn)代斗爭的概念對新近出現(xiàn)的反抗剝奪性積累運動產生了約束性影響。所以,要深化認識擴大再生產和剝奪性積累的內在關聯(lián),有必要考察擴大再生產領域的斗爭與反抗剝奪性積累的斗爭的辯證運動過程。故而,全面考察反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斗爭,就要運用“內在關系的辯證法”,既要重視傳統(tǒng)左派所關注的擴大再生產領域的斗爭,又要重視諸如反對破壞其土地的斗爭、反對由世界銀行所支持的大規(guī)模建設項目的斗爭等一系列反抗“剝奪性積累”的斗爭。[6]

      針對如何能駕馭自由這匹馬,該騎著它去何方?大衛(wèi)·哈維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一書中,提出了相應的替代性方案,主要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我們可以參與到眾多實際存在著的抗議運動之中,并試圖從這些運動的激進主義中提取出一種具有廣泛基礎的對抗性方案的精髓。我們也可以訴諸理論和實踐的分析,探討我們目前的狀況并設法依靠批判分析推導出替代性方案。我們的任務是要開啟兩種方式之間的對話,并借此加深集體理解,制造更充分的行動方針。”[2]228,229從某種程度上說,哈維對新自由主義終結的解讀深入到了這個千瘡百痍的肌體,找到了病因,當然仍尚無良方。他力圖尋求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替代性方案,以超越新自由主義邏輯在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的弊端,但這種替代性的超越方案是否存在,還有待理論和現(xiàn)實的進一步回答。至少大衛(wèi)·哈維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中,觸及到了這個關乎人類歷史的宏大話題,并指出了發(fā)展方向。

      總之,在《新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簡史》這兩部書中,大衛(wèi)·哈維運用“內在關系辯證法”深入剖析了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外在特征,指出“剝奪性積累”的資本主義邏輯下的必然結果,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所在。他認為,新自由主義化存在一個“從生產和制造業(yè)霸權到金融霸權,從自由主義霸權到新自由主義霸權,從古典帝國主義到新帝國主義”的霸權邏輯;[7]并預測解決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的社會弊病的替代方案是社會主義,也認為在新歷史條件下,反抗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斗爭形式也會隨之改變,要實現(xiàn)社會主義,就必須將擴大再生產領域的無產階級斗爭和反對“剝奪性積累”斗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兩種反抗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斗爭的聯(lián)合效應。

      勿庸諱言,大衛(wèi)·哈維的《新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簡史》兩本論著出版以后,在國內外學界產生了較為強烈的反響,同時也引發(fā)了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研究熱潮。對于大衛(wèi)·哈維在兩本著作中所述及觀點,贊揚者存在,貶斥者有之。但其著作中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進行了鞭辟入里的深入剖析,特別是其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本質:“剝奪性積累”的闡釋,為讀者撥開了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邏輯和運行規(guī)律的重重迷霧,使人們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和認識自己深處的現(xiàn)實社會。同時,大衛(wèi)·哈維提出的新自由主義及帝國主義替代方案:社會主義,也為該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進一步研究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問題,指明了研究方向。

      四、大衛(wèi)·哈維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弊端分析批判的當代價值

      大衛(wèi)·哈維通過對“資本——帝國主義”的歷史觀察,辯證地分析了權力的領土邏輯和權力的資本邏輯的內在關聯(lián),并認為隨著“兩重邏輯”的交織運行和動態(tài)發(fā)展,必然將塑造出帝國主義的新自由主義霸權。在《新帝國主義》、《新自由主義簡史》這兩部著作中,大衛(wèi)·哈維在述及新自由主義霸權邏輯的基礎上,闡釋了新帝國主義的本質,即“剝奪性積累”;認為除了在擴大再生產領域進行斗爭外,還應重視反對“剝奪性積累”斗爭,并試圖通過對理論和實踐的批判性分析推導出替代性方案。大衛(wèi)·哈維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分析批判,對認識當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的本質、日益加劇的國家沖突,特別是重構世界秩序、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幸福提供了重要理論參考和依據(jù)。

      首先,為我們深入理解各種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行徑開辟了新的觀察視角。大衛(wèi)·哈維在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分析批判時,提出了“資本——帝國主義”的分析框架,并運用這一解釋性框架闡述了新自由主義霸權邏輯,即新自由主義霸權是建立在“權力的領土邏輯和權力的資本邏輯”的“辯證的內在關系”基礎之上,又是上述“兩重邏輯”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新自由主義思潮作為西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以反“凱恩斯主義”面貌呈現(xiàn),主張發(fā)展中國家在經濟上實行私有化、市場化和自由化。特別是在美國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倡導和推動下,不少發(fā)展中國家為擺脫國內經濟發(fā)展困境,開始擁抱新自由主義思潮并卷入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在資本全球化過程中,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一方面通過權力的資本邏輯來剝削和控制發(fā)展中國家,另一方面通過權力的領土邏輯挑起民族、區(qū)域沖突,試圖顛覆這些國家政權。在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資本主義世界的權力“雙重邏輯”交織演進,紛繁復雜的帝國主義霸權行為不斷上演,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歷史也就成為霸權不斷擴張和膨脹的歷史。大衛(wèi)·哈維提出的“資本——帝國主義”解釋性框架,為人們認識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的本質,思考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行為提供了新的觀察視角,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基礎。

      其次,為發(fā)展中國家擺脫以利潤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建立以人的幸福為出發(fā)點的發(fā)展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大衛(wèi)·哈維認為,在新自由主義思潮席卷中的資本主義世界,呈現(xiàn)不平衡的地理空間發(fā)展狀態(tài),而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以利潤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在資本全球化的語境下,為維護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利益,這一制度安排就成為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掠奪性積累”的有力工具。在新自由主義的“三化”思想的影響下,一方面,一切社會發(fā)展資源都采用私有化、商品化、金融化的處理方式,再經過以利潤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的傳導,社會創(chuàng)造的大量財富集聚于少數(shù)人和少數(shù)地區(qū)。在各個國家,財富被各國的經濟政治精英攫?。辉谑澜绶秶鷥龋敻槐簧贁?shù)強國的金融中心攫取,[8]而大多數(shù)人在權力的資本邏輯下無法獲取社會財富,深陷于一種貧困、饑餓、掙扎求生存的生活狀態(tài)。另一方面,新自由主義把政治民主限制在對經濟事務的依賴上,以利潤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日益成為政治民主的抵制力量。一些新自由主義國家漠視勞動者的集體權利、民眾的幸福和環(huán)境質量,憑借權力的資本邏輯,只顧維護資本的運轉環(huán)境和金融體系的償還能力,而抑制社會民主力量的活動。歷史經驗表明,新自由主義表現(xiàn)出的仁慈面目只不過是用來吹捧自由和民主,而掩蓋階級力量重建的嚴峻事實。發(fā)展中國家只有摒棄新自由主義范式的演進路徑,擺脫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掠奪與控制,建立以人的幸福為出發(fā)點、貼合本國經濟社會實際的發(fā)展模式,才能真正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和政治民主。

      最后,為發(fā)展中國家反抗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路徑。從1980年代至今,受新自由主義和新帝國主義霸權波及的地理空間,不但未能實現(xiàn)利用新自由主義的“三化”思想推動空間內的經濟增長和分配正義,反而出現(xiàn)了動蕩不安的社會局面,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跌宕起伏,給發(fā)展中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階段性歷史的重要表征。大衛(wèi)·哈維通過對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的歷史觀察,鞭辟入里地分析了這個充滿了對立和矛盾、又千瘡百痍的社會肌體,指出了其問題存在的現(xiàn)實邏輯。在大衛(wèi)·哈維看來,只要不改變階級力量格局,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任何擺脫目前危機的想法都不切實際。[9]然而,當前工人階級的反抗意識并不強烈,世界性的階級力量格局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變,并且與新自由主義對抗的反資本主義全球聯(lián)盟尚未建立。[8]所以,大衛(wèi)·哈維認為在當前歷史階段,應積極在擴大再生產和反對“剝奪性積累”的領域,尋求切實可行的對抗性方案,抑或在分析過剩資本不均衡地理分布的帝國主義實踐的基礎上,找出置換現(xiàn)實社會運行邏輯的替代方案,削除新自由主義及新帝國主義霸權帶來的種種弊端和社會問題。雖然大衛(wèi)·哈維提供的行動方案看起來略顯理想,與現(xiàn)實有一定距離,并非良方,但仍然為發(fā)展中國家反抗發(fā)達資本主義國的剝削和控制指明了方向。

      [1]大衛(wèi)·哈維.新帝國主義[M].初立忠,沈曉雷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大衛(wèi)·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M].王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3]David Harvey.In What Ways Is“The New Imperialism”Really New?[J].Historical Materialism,2007,15(3):57-70.

      [4]鄒詩鵬.全球馬克思主義研究風起云涌[N].上海:社會科學報,2007-10-18:001.

      [5]喬萬尼·阿瑞吉.霸權的瓦解[J].黃文前譯.北京: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9):43-50.

      [6]田世錠.戴維·哈維的新帝國主義理論探析[J].南京:江海學刊,2010(4):55-60.

      [7]張峰.大衛(wèi)·哈維新帝國主義理論的合理性探析[EB/DL].北京:人民網—理論頻道,2010-11-14: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208480.html.

      [8]吳寧,馮瓊,馮旺舟.大衛(wèi)·哈維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及其啟示[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2):84-90.

      [9]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4.

      責任編輯:魏旭 劉威

      F091.352

      A

      1005-2674(2016)10-053-06

      2016-09-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6AGJ004)

      黃茂興(1976-),男,福建莆田人,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區(qū)域經濟學和競爭力問題研究。

      猜你喜歡
      哈維帝國主義霸權
      少年文藝·開心閱讀作文(2023年8期)2023-08-20 16:44:47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打招呼
      打招呼
      故事會(2021年14期)2021-07-21 15:51:26
      “量子霸權”之謎
      科學(2020年2期)2020-08-24 07:56:58
      夾在書里的愛
      故事會(2020年12期)2020-06-19 08:52:36
      托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國主義寓言
      正義概念的所指霸權和能指反抗
      帝國主義教唆國民黨軍發(fā)動第四次“圍剿”
      黨史文苑(2016年21期)2016-12-01 10:50:26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
      新和县| 巴中市| 古田县| 屏南县| 横山县| 子洲县| 科技| 玉门市| 平顶山市| 陵水| 安达市| 清新县| 榕江县| 房山区| 南安市| 浠水县| 新化县| 云梦县| 绩溪县| 鄂州市| 屏南县| 鄂托克前旗| 汉寿县| 莲花县| 锡林浩特市| 永修县| 舞阳县| 简阳市| 胶州市| 建昌县| 赫章县| 嘉善县| 格尔木市| 丰原市| 台江县| 浦县| 桃江县| 五大连池市| 桦甸市| 于田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