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融水縣民族高中 肖柳霜
?
高中作文教學的基本思路及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融水縣民族高中 肖柳霜
對于語文學科來說,語文作文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占高考試卷百分之四十的分值。有針對性地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對高中階段的作文教學開展思路和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深入探討,希望給予語文教師一定參考和借鑒。
高中 作文教學 教學思路 創(chuàng)新策略
就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作文實際情況來看,雖然教師加強了對作文教學的重視,獲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學生的作文內容不具備真情實感,語病較多等,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了作文教學的不足之處。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科學,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使學生不能獲取符合自身風格以及特點的寫作方法。因此,高中作文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想要真正寫好一篇作文,學生需要重視作文內容。想要在寫作過程中有內容、有話語可寫,學生自身要具備豐富的情感,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具備主觀感觸,而這些水平和能力又要求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
傳統(tǒng)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布置一個統(tǒng)一的寫作主題,學生圍繞該主題抒發(fā)自身情感并完成寫作。通常情況下,教師會設置一些較為固定的作為題目,如《我的爸爸或者媽媽》《我的假期生活》等,教師認為這種題目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要求學生帶著感情完成寫作。實際上,教師忽略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作文寫作通常都是有感而發(fā),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真實的經歷以及感觸,學生要從感情中獲得文章,而不是從文章中對感情進行探尋。
學生不會對一個突然出現(xiàn)的作文題目具備良好的情感,這時進行寫作,就會出現(xiàn)無從下手以及抄襲的現(xiàn)象發(fā)生。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情感,然后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即時寫作能力,使學生內心中的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提升作文寫作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閱兵式”,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祖國發(fā)展的文章,文章體裁不限、角度不限。學生不僅可以觀察生活,還能激發(fā)愛國熱情,達到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目的。
以往的作文教學中,學生都是根據教師制定的題目進行寫作,而這反映出教師只是主觀地布置任務,并沒有關注學生是否愿意寫作,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語言主體性喪失,出現(xiàn)詞不達意以及情感表達不準確的現(xiàn)象,以應付的方式和態(tài)度完成寫作,寫作能力受到限制。
為了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知識,教師會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要認識到如果一味強調學生寫出一篇各方面都完美的文章,學生不一定能達到這一標準。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完成寫作,教師要幫助和引導學生積累文學知識、語言,寫作過程中運用自如。
例如,《荷塘月色》描繪景色的句子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描述校園景色,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以往的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會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會,從學生作文中選取優(yōu)秀作文進行朗讀,然后對作文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對作文中的不足進行探究,學生在交換互讀過程中批閱作文。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種方式教學有一定的作用和益處,但是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弊端,這是由于這種方式不能將學生有效地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時要將評價與訓練進行有效結合。
例如,《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與社會背景。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解那個年代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那個特定年代的興趣。這時教師再安排學生抒發(fā)感情,使寫作不受固定思維限制,利用創(chuàng)新性思維完成寫作,培養(yǎng)學生寫作素養(yǎng)。
總而言之,想要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就要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斷將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引入實際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同時,高中語文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水平以及語文技術,提升語文作文教學成效,提升學生語文成績。
[1]陳麗紅.芻議高中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路與方法[J].新課程·中旬,2013
[2]黃麗華.高中作文教學的基本思路及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
[3]任擇鄰.高中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初探[J].考試周刊,2014
ISSN2095-6711/Z01-2016-07-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