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莉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該被忽視的重點。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作文教學只要指導、講評得法,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幫助。而作文講評課的效率又是促進作文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那么,怎樣提高作文講評課效率呢?
一、一堂課一個專題
作文講評,目的是要通過講評揚長避短,而要在短短一堂課上解決作文中的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最好根據學生習作中具有共性的一兩個方面作為講評專題。專題的單一可以使學生明確“使勁”的方向,不至于頭發(fā)胡子一把抓,沒有目標。如我在講評《內心深處那個難忘的情景》時,我就以“如何進行細節(jié)點染”為專題,來解決學生敘述平淡,缺乏感染力的問題;在講評《送》這篇文章時,我以“他(她)會這樣說嗎?你會怎樣想呢?”為專題,解決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不符合人物身份,不符合故事情節(jié)的問題,要求學生思考人物的語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及其性格特點。專題性講評使學生習作中的諸多問題得到個個擊破。同時,也給學生寫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每一個寫作要求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不同課不同形式
講評的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形式單一,時間久了,難以激起學生共同參與的熱情。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寫作的內容不同不斷變化講評形式,吸引學生??偨Y我的教學實踐,具體有以下幾種做法:
1、欣賞性講評。我主要是采用“秀出你的亮點來”這一主題方式。在每一次的作文批閱中,我會把學生寫得好的習作或片斷做成PPT,引導學生欣賞、評論。采用這一方式既是對寫作者的肯定與鼓勵,還可以激勵學生潛在的寫作力,爭取“秀亮點”。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學生從“秀出來的亮點”中領悟恰當的語言表達方法。有一段時間學生經常會互問,你的作文亮點了嗎?我也發(fā)現,不少學生在接下來的寫作中有意識地“秀亮點”。對學生作文的賞識,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而且還能夠成為學生寫作的內動力。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欣賞他人、積極向上的品格,這也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2、對比性講評。我還會根據寫作訓練的重點選擇優(yōu)劣習作或片斷各一篇,然后交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評價中心。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中心,在分析對比中感受好與壞的差異,使學生對優(yōu)劣的認識更加清楚明白,明確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3、補寫性講評。作文講評,“評”是一個重點。但如果只評不實踐,理論性的結論就沒有生根的地方。作文評價不僅需要熱情鼓勵,需要委婉揭短,更需要“認清方向后的再實踐”。有時候我會選擇一個存在問題的文章片斷,讓學生找出“岔”、挑出“刺”,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經驗“補岔”“織花”,挑戰(zhàn)自己。
4、互評性講評。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庇袝r候也可以把修改作文的權力下放給學生,讓學生之間互相修改。首先我會根據學生寫作的實際水平,按優(yōu)中差三個等級搭配,分好4個一組,指定一個小組長。然后提出每次互評的要求與主題,讓學生在相互的評價中內化能力。
三、講評要“寓評于樂”
作文講評要能夠“寓評于樂”?!霸u”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里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作文講評中的主體作用,以促進講評效果。
首先,在講評課上,我十分注意“評”的態(tài)度,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平等的氛圍。在學生點評文章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丟掉思想上的束縛,述其所想,暢所欲言。只有學生敢“說”了,他們的思想在點撥之下才會豁然開朗, “評”才會有實質的意義。
然后,采用多種形式的評,調動學生“評”的興趣。多種形式的點評方式,可以讓人人動起來,增加課堂密度,促進信息多方面的交流,提高了講評效率。
四、要安排有針對性的練習
要保證講評效果,必須要有針對性的練習。在講評課快要結束時,要圍繞講評專題,安排練寫,讓學生從講評中獲取的理性認識來指導實踐。這樣的安排突出了訓練重點,也強化了講評的效果。
此外,我還重視課前課后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響,只有這樣,教師才會獲得更多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從而認真思考和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加強“教”與“學”的協(xié)調性。
作文,是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那么,作文教學,就應該是這半壁江山的一磚一瓦。讓我們把作文講評課變成一座“橋梁”,使學生到達理想的作文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