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彪
【摘要】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不僅能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理解文章的領悟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運用情景教學法實施教學時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情景教學法的教學成效。故此,本文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旨在提高教師運用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的水平,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景 教學 小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61-01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處于感性認識階段,運用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不僅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提高學習成效。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就是運用語言、事物或者音樂等方式給學生營造一種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受環(huán)境帶給學生的刺激,陶冶性情,引導學生融入到環(huán)境的真實體驗中,最終使得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領悟能力。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不僅體現(xiàn)出師生互動的思想,而且也具有很明顯的時代特征,教師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做出不同變動,最終實現(xiàn)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一、課程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高效進行聽課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在遵循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級特點進行課堂導入的情景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快速的進入到課程的學習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例如,教師在教授《靜夜思》這首的時候,開始用一段旋律平緩的音樂讓學生安靜下來,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集中精力的回憶自己曾經(jīng)學過的古詩,每位學生都回憶一首,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睜開眼睛,提問學生自己掌握的古詩,并能背誦出來?!巴瑢W們表現(xiàn)得非常好,自己小時候學習的詩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可見同學們的記憶力都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新的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學最先學會而且學得最快。”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很快就能過渡到課程的學習中,而且為了能夠讓自己成為最先學會的人,他們都會集中精力的聽教師講課,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二、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性的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積極性
教師在進行講課的過程中,注重情景創(chuàng)設的創(chuàng)新,促進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學生也能在情景的感染下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并主動參與課程的學習,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例如,教師在講授《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來扮演文章中的蝌蚪、烏龜、鵝、鯉魚、青蛙等角色,讓學生們通過他們之間的對話來體會語言所要表達的含義。學生在進行對話中也要事先仔細揣摩文字的含義和語言,以便在表演時能夠表達出文章的內涵。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旅途中一次比一次增長一部分知識,一次比一次身體就會成長一些,當他們變成和媽媽一樣的外形時也最終找到了他們自己的媽媽,這也寓意著小蝌蚪的成長經(jīng)歷。通過這樣有趣的互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三、情景創(chuàng)設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縮短課堂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法進行教學時,采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想象來進行教學,更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共鳴,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能夠快速的進入課堂的學習中。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壁虎借尾巴》這篇文章時,教室就可以通過提問來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在夏天的夜晚我們在院子里進行乘涼時,總是會看到壁虎在窗戶的玻璃上爬行,它們總是盯著蚊子不放,想吃掉它們,這樣蚊子就不會騷擾我們了,可見壁虎是對我們有幫助的益蟲,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壁虎故事的文章?!苯又處熅烷_始講解文章的內容,學生們帶著好奇心集中精力的聽老師講課,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
四、借助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增強學生的視覺沖突,調動學習熱情
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小學生都是伴隨著先進的通信工具成長的一代,他們熟悉手機、電腦和網(wǎng)絡,因此,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這種特性,將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依托的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中,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憑借多媒體視頻、音樂等特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夠在聽課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在教授《雪孩子》這篇文章時,教師首先給學生播放了動畫片“雪孩子”來讓學生觀看,使得學生通過仔細觀看動畫片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雪孩子英勇救人而自我犧牲的精神,給學生的精神帶來極大的觸動。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動畫片觀看后的復述,學生通過復述就能很快的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雪孩子是小兔子堆的雪人,雪人為了拯救置身火海的小兔子,最終自己卻被火給融化了。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深刻的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還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率,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鞏固教學成效。
五、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提問是讓人產(chǎn)生思考的開端,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分析、思考并最終解決問題,從而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層次,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了基礎。例如,教師在教授《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時,當讀到:“皇帝赤裸著站在他的臣民面前,明明沒有穿著什么,而兩個裁縫卻說這是世界最美的衣服,他們?yōu)槭裁催@么說?為什么臣民們不敢說真話?為什么只有小孩才敢說真話?這個故事的寓意又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展開對文章深層次內容的思考,使得學生從表面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的分析水平激起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學習學習成效。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證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的生動和活躍,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教師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科教文匯[J].2015,(1):105-106.
[2]景占輝.淺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吉林教育[J].2015,(10):89.
[3]麻建芬.淺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科教文化[J].20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