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軍
(忻州師范學院,山西忻州034000)
?
探析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邢海軍
(忻州師范學院,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是提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以促進高校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成效為出發(fā)點,對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意義、培養(yǎng)策略和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團隊精神
高校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工作中的接班人,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在進入社會崗位、肩負社會責任之后,其所具有的團隊精神將對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會對他們在社會發(fā)展中所做出的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為此,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有必要強調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強調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對于推動學生的發(fā)展以及體育教學成效的提高而言都具有著重要意義。首先,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自身需求得到滿足。馬斯洛需求理論認為社會個體在采取行為的過程中都具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動機,而這種目標與動機往往與社會個體的需求具有緊密的關系。具體到高校體育教學中而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不僅能夠讓讓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可以讓學生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以及尊重需求等得到滿足,而這些需求的滿足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與自我實現奠定重要基礎;其次,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競爭的加劇對學生所具有的社會適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推動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應當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團隊精神是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因此,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意義不僅體現在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而且體現在幫助學生在進入社會后通過交流與合作來解決現實問題。特別是在就業(yè)導向下,高校更應當強調這一點內容,并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來為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與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最后,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有利于促使學生改變自身的不良習慣。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強調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更好的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優(yōu)點,并通過自我改進和相互學習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填補自身缺陷。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逐漸樹立起團隊合作的自信心并對自身綜合素質做出完善。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不僅要對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做出考慮,同時要對學生的特點做出考慮。在此基礎上,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拓展訓練、組織競賽以及優(yōu)化評價來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團隊精神。
(一)通過組織合作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溝通能力、相互學習能力以及信任能力等,而這些能力都是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中重要的因素。合作學習的開展要求體育教師能夠在異質分組原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組成學習團隊,并在對團隊成員做出合理分工的同時對團隊的學習過程做出關注與指導,從而推動合作學習過程與成效的不斷優(yōu)化。另外,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尤其重視自身角色的轉變,同時需要確保評價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從而避免合作學習過程流于形式。
(二)通過開展比賽提升學生團隊精神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組織競賽是被體育教師廣泛采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而且一些特定的項目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樹立團隊意識、提升團隊精神與團隊能力。競賽中同時具有著競爭與寫作,因此,重視在體育課堂中組織競賽,能夠在遵循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參與競爭與開展協作的積極性。在團隊競賽項目中,即便個別學生具有著極強的個人能力,也不能離開團體配合,否則將很難獲得勝利,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團隊合作的重點性做出切身的體會。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學生興趣、教學目標、教材內容來組織形式多樣的比賽,從而促使學生在自身團隊精神的提升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三)運用拓展訓練提升學生團隊精神
拓展訓練及戶外體驗培訓,在高校中開展拓展訓練,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在拓展訓練項目中,許多項目內容都涉及到團隊合作,因此,教師有必要運用拓展訓練來提升學生在群體活動中的責任心和參與意識,并促使學生更好的融入集體、改善自身人際關系,從而為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的提升提供更多機會。從拓展訓練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方面的意義來看,拓展訓練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合作的價值以及合作的方法,并且能夠強化同學之間的信任與關愛。從拓展訓練的優(yōu)勢來看,拓展訓練中并沒有浮躁的規(guī)則,并且開展拓展訓練所需要的器材與場地也相對簡單。另外,拓展訓練具有著豐富的內容,充滿趣味性的知識和技能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團隊合作項目的興趣,并使學生在享受團隊合作、感悟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團隊意識。從具體項目方面來看,信任背摔、有軌電車等都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以及勇氣,并可以有效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了解,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使自身的團隊精神得到提升。
(四)利用教學評價引導學生養(yǎng)成團隊精神
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所作出的評價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結果以及教學成效,同時也能成為引導學生調整自身學生的依據。在高校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評價中,往往將體育技能和技術作為主要的評價內容,同時忽視了對學生心理、情感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關注。顯然,由于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并不在評價指標體系內,所以也難以讓學生產生樹立團隊意識、提升自身團隊精神的積極性,這就導致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適應社會發(fā)展與社會競爭的需求。因此,高校在體育教學中有必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式做出改革,以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為出發(fā)點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合作精神等列入評價范圍。另外,高校體育教師應當重視推動高校體育評價方式的多元化發(fā)展,通過實現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相互評價的結合來引導學生進行共同進步,同時也確保學生對包含團隊精神在內的評價指標做出認知,從而使學生明確體育學習中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并樹立培養(yǎng)與提升自身團隊精神的意識。在評價客體方面,高校體育教師也應當對以學生個體為評價對象的評價模式做出改變,為了提升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工作的有效性,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對學生團隊的學習效果做出評定。在此過程中,學生所組成的團隊需要得出有一個共有成績,同時學生團隊中的成員也應當在結束階段性學習之后開展相互評價與學習建議的提出。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體現為評價工作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樹立團隊認同感、提升團隊凝聚力,同時可以對學生所具有的責任心做出有效的培養(yǎng)。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要求教師能夠對幾個問題作出重點理解與關注:首先,教師應當避免在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中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做出否定。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與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同樣重要,二者具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團隊精神的養(yǎng)成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做到尊重他人,這種尊重包括對他人興趣、特長、愛好等多個方面的尊重。團隊合作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團隊具有更強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加入團隊成員都欠缺個性與潛能,則團隊合作也將失去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團隊合作為契機來發(fā)揮與發(fā)展自身的個性與潛能,通過整個學生的優(yōu)勢來強化團隊的優(yōu)勢,并使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偉大之處;其次,教師不能將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與集體主義畫上等號。集體主義所強調的是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需要服從于集體利益。這種思想同樣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但是在內涵本質上卻與團隊精神存在不同。團隊精神更加側重團隊成員形成一種齊心向上的狀態(tài),其中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是被重點關注的。因此,雖然團隊精神與集體主義都是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實現的德育目標,但是兩者卻具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因此教師也不能將兩者進行混淆;第三,教師應當與學生之間開展良好的互動與交流,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來為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前提與保障。雖然院校學生在體育學習和團隊精神的養(yǎng)成中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由于高校學生所具有的價值觀并沒有完全成熟,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保持耐心、積極引導,并給與學生充分的關注、呵護與尊重。教師應當認識到,正是因為學生群體中存在各類問題,才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另外,教師也有必要引導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作出理解與配合,從而在構建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基礎上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團隊合作;最后,教師應當重視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能力的提升。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對高校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組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評價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這些要求下,高校體育教師應當重視自我提升,通過了解教學案例、更新教學理論來為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尋求更加有效的策略。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團隊精神培養(yǎng)工作,對于推動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具有著重要意義。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過程中,合作教學法、拓展訓練、競賽法以及評價工作的優(yōu)化都是十分有效的策略。另外,為了為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構建良好保障,教師還應當對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做出正確的認知,并在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推動學生團隊精神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冬梅.談如何在職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J].成才之路,2011,(2)
[2]楊貴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0,(5).
[3]張歡歡.團隊凝聚力在體育運動中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S1).
[4]吳斌,傅慶章,潘毅.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方向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