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起勝,黃 娟,楊 艷,劉 彬,徐筱紅,劉 懷,曹寅生
Sandw ich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和探索
劉起勝1,黃娟2,楊艷2,劉彬1,徐筱紅1,劉懷1,曹寅生3*
(1.湖南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 株洲 412012;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7;3.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
目的 探討Sandw ich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一章為例介紹Sandw ich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將2014級護理1班作為實驗組(Sandw ich教學組),2014級護理2班作為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組),采用期末理論考試及問卷調查等方法探討Sandw ich教學法的學習效果。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平均分為84.37分,對照組學生平均分為78.72分)。結論 Sandw ich教學法能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值得推廣。
Sandw ich教學法;病理學;教學方法
Sandwich教學法即三明治教學法,指在課堂教學中插入實踐訓練,體現(xiàn)學生學習—實踐—再學習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其最早源于1903年英國桑德蘭技術學院[1]。病理學是醫(yī)學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轉歸,闡明疾病本質的一門醫(yī)學基礎學科,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課程,在臨床實踐及科學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病理學畢竟是一門醫(yī)學基礎學科,理論概念多,內容枯燥乏味。近年來,我校在病理學教學中采用了Sandwich教學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將我校2014級護理專業(yè)6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護理1班為實驗組(30人),護理2班為對照組(30人)。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及以往生理學、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等考試成績無顯著性差異,教材及授課教師、實驗課教師均相同。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實驗組采用Sandwich教學法。以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為例,介紹Sandwich教學法在病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2.1課前準備 將學生隨機分為6組:即A、B、C、D、E、F 6組,每組5人,如A組學生依次編號為A1、A2、A3、A4、A5,B組學生依次編號為B1、B2、B3、B4、B5,以此類推。
1.2.2教師開場白 教師先講述本章的教學目標:(1)掌握:充血、淤血概念;慢性肺淤血和慢性肝淤血的病理變化;血栓形成的概念、條件及血栓的形態(tài);栓塞的概念,栓子運行途徑;梗死形成原因、條件、類型和形態(tài)特點。(2)熟悉:充血與淤血的類型、病變及后果;血栓形成機制、過程及對機體的影響、結局;栓塞類型和對機體的影響。(3)了解:梗死對機體的影響和結局;充血的原因。然后通過一個簡單的病例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出本章內容,并給出6個問題供各小組分別討論。
1.2.3分組討論 教師把6個問題分別給予6組學生,并讓每組學生內部進行討論,同時查閱教材及相關醫(yī)學資料,踴躍發(fā)言,最后達成一致的討論結果。
1.2.4交叉學習 教師將每組編號相同的學生(如A1、B1、C1、D1、E1、F1)重新組合成新的小組,共6組。每位學生將第一次分組中的討論結果,在新組合小組中進行匯報交流,并再次討論出新的結果。
1.2.5學生代表匯報 學生帶著問題回到最初的討論小組(即A、B、C、D、E、F組),每組內部再進行討論、反饋和總結,然后推薦一名學生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匯報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書寫板書、口頭陳述等。
1.2.6教師小結 教師圍繞本章學習目標,將零散的問題連成一個整體,總結出6個問題的答案,并對學生代表的發(fā)言進行補充或糾正,強調貫穿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這一章節(jié)始末的主線:充血、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
1.2.7金魚缸討論 再從初次分組的每組中抽取1名學生(不是先前匯報者),如選擇編號為A1、B2、C3、D4、E5、F6的6位學生重新組合,討論新問題,如對心肌梗塞的診斷和治療方案進行討論。其余學生可旁聽或出謀劃策。
1.2.8總結 教師對知識點和學生表現(xiàn)進行總結,并評選出表
現(xiàn)最突出的學生和小組。
1.3教學效果評價
主要通過期末理論考試和問卷調查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期末考試試卷滿分100分,題型有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問答題、名詞解釋題及病例分析題等。Sandwich教學法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包括5個項目,結果見表1。實驗組期末考試平均分(84.37分)明顯高于對照組(78.72分)。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法而言,Sandwich教學法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增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
Sandwich教學法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調查結果顯示,87.71%的學生支持Sandwich教學法,認為其比傳統(tǒng)教學法更具優(yōu)勢,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83.29%的學生能在課堂上掌握基本知識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實施Sandwich教學法過程中,學生被分成了幾個小組,小組成員相互學習、討論、匯報結果,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并鍛煉了學生語言交流溝通能力,使學生具備處理好醫(yī)患關系的能力和素質。此外,在實際Sandwich教學過程中,可以省去一些環(huán)節(jié),如金魚缸式討論等,不必拘于形式[2],這樣能使Sandwich教學法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體現(xiàn)。
Sandwich教學法的不足之處:(1)我們在把Sandwich教學法應用到病理學教學中時,發(fā)現(xiàn)小部分學生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根深蒂固,學習主動性不強,仍強烈依賴教師的講解。(2)對教師要求更高。教師需精心備課,準備精彩的開場白,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要有淵博的知識,能應對課堂可能發(fā)生的各種狀況,能及時解答學生疑惑。(3)缺乏配套的Sandwich教學教材。在Sandwich教學法實施過程中,都是由任課教師收集資料編寫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并不是病理學所有章節(jié)都適合用Sandwich教學法進行教學。
2014年1月16日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改委、中醫(yī)藥管理局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建立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養(yǎng)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各?。▍^(qū)、市)全面啟動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工作。由此看出,國家對衛(wèi)生人才的要求已從知識型轉為應用型??梢娫卺t(yī)學教學中應用Sandwich教學法尤為重要。綜上所述,Sandwich教學法能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值得在醫(yī)學教學中進一步推廣。
[1]田志逢.淺析Sandwich教學法[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10 (24):72-73.
[2]袁萍,尹燕華,劉琳,等.Sandwich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21(8):103-104.
(*通訊作者:曹寅生)■
G424.1
B
1671-1246(2016)17-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