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莎琪
(惠州市東湖雙語學校 廣東惠州 516001)
在德育教育中化解校園霸凌的對策
詹莎琪
(惠州市東湖雙語學校 廣東惠州 516001)
校園霸凌事件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都高度重視的教育問題。如何應對和預防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事件,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須要深度思考的問題。一方面,要求我們教師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zhì),另一方面,教師必須要運用恰當?shù)牡掠逃?,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責任感,讓他們能夠在正確的引導下健康成長,遠離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 德育教育 是非觀 責任感
近日,一條新聞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這條新聞源自一條微信文章《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這就是中關村二小霸凌事件。2016年12月,就讀于北京中關村二小的斌斌被同學扔廁所垃圾筐,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了孩子一身。此事引起該男孩被診斷為中度焦慮、重度抑郁癥。
校園霸凌事件屢屢發(fā)生,不僅給受害者帶來負面的心理問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還給社會、學校、家庭帶來嚴重的危害。
霸凌這個詞是英文“bullying”直接音譯過來的?!靶@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的欺凌與壓迫,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侮辱或排擠,也包括相對長期的嘲諷或譏笑。
校園霸凌有多種形式,如肢體霸凌(肉體上的欺凌行為),言語霸凌(取綽號,辱罵、嘲弄、恐嚇)、社會霸凌(團體排擠,人際關系對立)、網(wǎng)絡霸凌(以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博客、BBS等媒介散播謠言、中傷等攻擊行為)、性霸凌(以身體、性別、性征、性取向等做取笑或者評論行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體上的侵犯)
青少年思想單純,自控能力差,經(jīng)不起誘惑,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隨著科技高速發(fā)展,信息迅速傳播,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之某些家庭教育存在著“重成績,輕德育”的錯誤教育觀念。青少年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不良現(xiàn)象。如何保護學校這一方凈土,作為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領路人,教師該如何來引導學生預防校園霸凌事件呢?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育人先育己,為人師表,首先要以身作則,品德高尚,才能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發(fā)展。教師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言傳和身教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有些教師經(jīng)常教育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要粗暴,但是自己卻沒有注意。因此教師要做到遵紀守法,不因?qū)W生的過錯,使用粗暴的行為體罰學生。青少年因受社會的影響以及家庭的保護和溺愛,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正確的處事方式,學生之前遇到矛盾是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學生在學校出現(xiàn)矛盾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作為教師應當理性地幫助學生分析“為什么錯”“錯在哪里”“如何改錯”的正確方法指導。當學生與學生之間遇到矛盾時,就不會“效仿”老師使用粗暴的方法來解決。
Purkey(Movak,Purkey,2001;Purkey,1992)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名為“邀請”的思維模式?!白鹬亍痹谒膫€思維模式中至關重要。作為教師,尊重學生,不僅讓學生有安全感,還可以拉進師生關系。過分的嚴厲只會讓學生望而生畏,不愿意和教師溝通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困難,日積月累,只會讓小事越堆越堆,事態(tài)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體驗,走進他們的心里,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當教師做到了尊重學生,這種行為也將影響著學生尊重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尊重的效果。
曾發(fā)生過一次這樣的事情,學校高年級的孩子向低年級孩子要零花錢的事情,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害怕,不敢和家長反映,于是偷偷地從家里拿錢,幸好被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當家長和我反映這件事情時,我并沒有馬上批評學生。我把高年級的孩子帶到身邊時,他非常地緊張和害怕,我微笑地和他說:“不需要緊張,我們就像朋友一樣,有什么心里話可以和我說?!碑敽⒆臃畔陆湫臅r,他敞開心扉對我說:“班上的同學都有零花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他的父母管教很嚴,從來不給予零花錢,他在電視上看到了一些小混混的做法,于是就冒險和低年級的孩子要零花錢......”當我告訴他,他的這種做法已經(jīng)違反了校規(guī)時,他非常地后悔。我約談了他的父母,建議他們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并時刻關注孩子的異常行為,合理地給孩子支配零花錢等等建議。如果僅僅使用懲罰、處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錯誤,那么,孩子不僅不會敞開心扉,承認錯誤,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作為教師,對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欺負”事件,要引起重視。小學生是非觀念淡薄,自我保護的意識比較差,處理事情的能力還不成熟,當學生之間遇到矛盾時,經(jīng)常使用“拳頭”“言語傷害”來解決問題。而有些教師在面對學生之間的矛盾時,不以為然,往往會輕描淡寫,“開個玩笑”“孩子不懂事”“打打鬧鬧是正常的”“寫個檢討了事”等等錯誤的觀念,對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已經(jīng)司空見慣,久而久之,學生也會認為“霸凌”也不是什么大事。在中關村二小事件中,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對受害人構(gòu)成了嚴重的危害,而他們卻“一笑了之”,“若無其事地跑開”……因此在平時的教育中,就要讓他們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和嚴重性.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平時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讓他們增強是非觀,責任意識等等。
1.在我校每周三開展的國學經(jīng)典學習中,我經(jīng)常滲透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讓學生從下就樹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觀念,哪怕是彎腰撿起校園里的一片紙屑,對生病的同學一句溫暖的問候,給公車上的老弱病殘讓座,都是樹立學生正確是非觀的向?qū)А6斘覀冇龅讲涣嫉默F(xiàn)象時,比如“講粗口,亂堆垃圾,打架,罵人”等等這些不良現(xiàn)象時,我們應該防微杜漸,并對不良現(xiàn)象進行制止和教育。
2.在主題班會中,開展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一個陽光開朗的
好少年?如何與父母進行良好地溝通?與校園霸凌說“不”等等與校園霸凌相關的主題班會,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讓他們了解校園霸凌,使他們從源頭上消除校園霸凌的侵害。
3.在語文教學中,我也經(jīng)常會滲透德育教育。舉例來說:在講授《我不是最弱小》的這一課時,教育學生為人處世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一想,關愛長輩,關愛弱小。在小組的學習中,讓他們感受團結(jié)互助互愛的力量。
4.在“走進福利院”的愛心活動中,學生到福利院里慰問孤兒,殘疾兒童,給他們送上祝福,幫他們整理生活用品,給他們表演節(jié)目,帶給他們歡樂,在這樣的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感恩自己的幸福生活,學會關愛他人。
總之,在學生日常的點點滴滴中滲透德育教育,教育學生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行善止惡,不良的現(xiàn)象自然會越來越少。青少年是我們祖國的未來,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作為教師,智慧地運用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