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鑫 指導教師:徐繼紅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思想政治公共課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滿意度調查
——以某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為例
劉 鑫 指導教師:徐繼紅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通過問卷、課堂觀察方法研究某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實施翻轉課堂過程中學生的滿意度情況。結果顯示:大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持認可態(tài)度,但其對反轉課堂實施過程中的硬件及資源建設學業(yè)成績評價方式等還有更高的需求。剖析了高校公共課實施翻轉課堂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旨在為高校公共課的翻轉課堂的實踐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和借鑒。
翻轉課堂 滿意度 問卷調查 課堂觀察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類課程期望通過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提升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由于思想政治課程理論性強、與專業(yè)結合度偏低、課程無法在短期內使學生獲得職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技能,導致學生對課程重視不足,課堂參與度偏低,課堂教學質量也未達到預期效果。為此,研究者以某高校思想政治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為例,調查大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的滿意度情況,進而分析該校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不足或遇到的困難,探索翻轉課堂在公共課以及其他課程中應用的可能性,為高校公共課教學開展翻轉課堂實踐提供參考。
本次研究采用筆者自編的“高校公共課教學改革中“翻轉課堂”實踐的學生滿意度的調查研究”問卷開展調查研究,并輔以課堂觀察和文獻分析。自編問卷的設計編制參考了一系列滿意度調查問卷,專門針對該高校參與翻轉課堂教學的全日制本科生。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進行計分,“5”表示“非常滿意”,“4”表示“很滿意”,“3”表示“滿意”,“2”表示“不滿意”,“1”表示“非常不滿意”。
本次研究對某高校本科二年級參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的學生共發(fā)放滿意度調查問卷404份,回收388份,有效問卷共322份。
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分析的有效性,在進行深入統(tǒng)計分析之前,筆者先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初步統(tǒng)計處理。在結構效度分析中,筆者采用分層面?zhèn)€別進行因素分析法進行KMO與Bartlett的球形檢驗,分析結果表示,實際因素分析結果與預期的理論構想是吻合的。
在信度分析中,筆者采用各層面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方法得到“課程資源”“教學過程”“學生參與”“教學模式”四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分別為0.819,0.863,0.716,0.936,維度的α系數(shù)均大于0.7,整體問卷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95,如表1所示,表明本次調查的信度甚佳。
表1 本次調查的信度分析結果
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課程資源、教學過程、學生參與和教學模式滿意度四個維度得分均值分別為3.11,3.35,3.28,3,15,即均為滿意。其中大學生對教學過程的滿意度評價最高,對課程資源的滿意度評價最低。
此外,滿意度最高的四個題目分別是:教學形式、教學時間分配、課堂氛圍和課堂知識掌握情況,且得分在3.3以上。相反,得分相對較低的影響指標有:課前知識掌握情況、教學內容、學習資料、學習任務難易程度、學習效率和喜愛度。
由表2可知,只有A5學院的大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得分均值低于3分,表示調查對象對當前的教學模式不滿意;其他五個學院的大學生則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得分均值高于3分,表示調查對象滿意于當前的教學模式。其中,A4學院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得分均值最高。
表2 不同學院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評價
表3 問卷中各維度的滿意度與教學模式滿意度的相關情況
由表3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學生參與、課程資源、教學過程與教學模式四個維度與問卷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都在0.6以上,表明學生參與、課程資源、教學過程與教學模式維度分別都與問卷總分呈強正相關關系。其中,教學過程與教學模式的相關性更高。
1.調查對象全體對翻轉課堂教學表示滿意,但是在學生參與、課程資源和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內容或環(huán)節(jié)不完善。
2.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滿意度評價的因素分別為學生參與滿意度、課程資源滿意度和教學過程滿意度。
3.不同教師教授和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滿意度是不同的。
[1]池憶.《翻轉課堂的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年第6期.
[2]孔冰.《在“翻轉”的課堂實現(xiàn)教師的“翻轉”——對“翻轉課堂“的一點感受》[J].學園,2014年第7期.
[3]韓濤.《“翻轉課堂”來襲,教師如何應對?》[J].基礎教育課程,2014年上.
*課題名稱:高校公共課網(wǎng)絡教學改革中“翻轉課堂”實踐的調查研究,課題批準號:CXJJS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