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夢菲
(南京工業(yè)大學 江蘇南京 211800)
德語教學中課堂氛圍與教學效果淺談
謝夢菲
(南京工業(yè)大學 江蘇南京 211800)
德語是一門語言課程,對于語言課程來說,實踐是極為關(guān)鍵的。實踐就是要求學生多學、多練、多說,正確的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識記單詞、掌握音標、準確發(fā)音、流利對話是教師需要做到的。然而,為了應付考試,教師采取填鴨式教學,學生死記硬背單詞句子,使得學生可以考高分,卻不可以對話。所以在德語的課堂教學中,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與教師互動。而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保證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學習的前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德語教學 課堂氛圍 教學效果
德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的好壞與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相關(guān)。所以,教師想要保證好的教學效果就要讓課堂氛圍輕松、和諧。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和學生的心情愉快,那么他們的大腦皮層細胞的較為活躍,利于大腦思考。教師思維活躍就可以給學生補充較多的課外知識,使學生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學生的思維活躍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教師教學,使教學活動可以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完成。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還可以使得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帶著興趣學習,學生不再感覺上課無聊乏味,不再消極應對學習,不再身在曹營心在漢,從而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進行。
在德語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一味的采取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課堂氣氛就會死氣沉沉、無聊乏味,學生會消極應對學習,學生就會不回應教師的提問、走神不專注,甚至會出現(xiàn)課上睡覺、玩手機的現(xiàn)象。學生在枯燥的課堂環(huán)境中,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失去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那么以后學生都會消極的對待該學科,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識,造成教學目標不得以完成的現(xiàn)象。對于德語教學來說,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就是教師將大量的單詞、句子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只要學生能夠考高分,就算達到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只會“啞巴德語”,也就是學生只會寫德語,卻不能說出德語或者不能用德語進行交流。
在德語教學中,過去的填鴨式教學不適合社會的需求,教師應該采用理論知識與實踐并重的新的教育模式。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情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只有集中注意力才會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感興趣,學生只有對知識感興趣才能良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才能將學到的知識很好的運用到實踐中去。創(chuàng)建情景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徹底的、簡單的理解所學的知識,有利于教學的正常高效進行。而且創(chuàng)建情景教學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感覺課堂講授不無聊乏味,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教學活動高質(zhì)量完成。在德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創(chuàng)建情景對話的方式來教授單詞、音標、句子。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對話中不同的人物,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輕松、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學習德語是為了可以流利的講出德語,是為了可以用德語進行交流溝通。怎樣可以提高學生用德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是每位德語教育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語言教學的特點就是實踐性較強,在德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可以一味的采用“你聽我說”的模式,應該鼓勵學生積極互動,在課堂上呈現(xiàn)“我提問你回答”的現(xiàn)象。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敢于回答教師的提問,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就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學生已經(jīng)充分掌握的知識就可以不再重復講述,對學生沒有學會和不能理解的知識就可以換個角度、換個方法來講述,這樣就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和增強教學質(zhì)量。在德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與老師互動——回答老師的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對所學德語的實踐運用。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教師應該合理的分配時間,不應一味地讓學生識記單詞,應該留出部分時間讓學生可以提問、可以互相交流對話、可以相互練習,以此來鞏固學生所學到的知識。
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這體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同樣評價體系也應該運用到教育當中去。在教學中,讓老師和學生相互監(jiān)督、相互評價,就會讓學生感覺和老師是平等的,課堂的氣氛就會和諧融洽,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來評價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長處,學生以此為標尺,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從而取得不斷的進步。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教學情況和課后輔導情況來評價教師,這不僅可以督促教師認真教學、耐心輔導,還可以讓教師從學生的評價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讓教師的教學更加良好。評價體系的實行可以使得學生和老師相互監(jiān)督、相互促進,有利于教學活動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完成。在德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外,還應該多多鼓勵、激勵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信心來學習德語,有足夠的勇氣用德語交流。如果教師一味的指責學生的缺點,不對學生進行表揚,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自尊心也會受到打擊,這極其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也不利于學生學習德語,自然教學效果就會很差。所以,在德語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是必不可少的。
對于德語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音頻等多種手段來講授課程。運用多媒體、視頻、音頻等教學使得課堂的氛圍輕松有趣,學生會主動參與、積極學習,這樣就可以充分的讓學生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在課堂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查找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要有不同的針對性,要耐心輔導,同時還可以適當插入一些專業(yè)性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德語的興趣。
在德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角,如果學生不積極配合,老師講的天花亂墜也是沒用的。學生本身如果不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就會在教授過程中越來越費勁,學生也會越來越覺得學習過程乏味,課堂的氣氛就會越來越沉悶,而沉悶的課堂氣氛又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要想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就要在課堂上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使得學生和教師都心情愉快,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主動學習,老師教學的效果就會良好。
[1]林藝丹.課堂教學氣氛淺析及優(yōu)化[J].廣東教育,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