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述君 吳 晶
現代漢語對網絡語言的選擇和淘汰
○喻述君 吳 晶
隨著網絡的出現和普及,一種新語體漸漸進入人們的生活,那就是網絡語言。網絡語言作為現代漢語的一種新的變體,與現代漢語書面語和口語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網絡語言在現代漢語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反過來又對現代漢語的書面語和口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現代漢語書面語和口語的發(fā)展。
網絡語言 口語與書面語 規(guī)范化 生命力
語言是人們用于交流的重要載體,在科技發(fā)達的現代,網絡語言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相關?!熬W絡語言既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它的產生和發(fā)展有一定的過程,其生命力隨著網絡的普及也愈顯強盛,并且在語言規(guī)范的推動下,會對我們的日常交際影響深遠。”[1]網絡語言作為現代漢語的分支,具有浮動性和限制性,它不會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語言被人們固定地使用,除了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才可能被人們永久地使用,其它的詞終究會在不久后退出歷史舞臺。
口語就是口頭交際用的語言,是最早被人類普遍使用的語言形式。也就是說,口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語言,所以,口語具有隨意性、自由性,而網絡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追求個性和自由的世界。
網絡語言最初是在網絡中使用的一種語言,但隨著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網絡語言越來越被人們接受與使用。網絡語言作為一種新興的交際語言,它的發(fā)展促進了人們的溝通,網絡中運用最廣的“偶、親們、大蝦、菜鳥”等語言稱謂,通過建立虛擬的網絡人際關系,使得在網上的對話比實際的交談更為親切?!熬W絡的環(huán)境是隱蔽的、非公開的,網絡的特殊形態(tài)使創(chuàng)作者處于‘三W’狀態(tài)——無身份、無性別、無年齡?!盵2]在網絡中,人們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同時通過幽默的調侃、夸張的語言打破現實生活中確立對話關系的某些禁忌原則,使雙方的交流更加自然。這是網絡語言對現代漢語口語的積極影響,它促進了人們的交流,使人們交談更加親切自然。
同樣,網絡語言對口語也有負面影響?!艾F在網絡語言最大的問題是,有些網民在聊天室等場合使用語言不夠文明。很多青少年在網上相互謾罵或人身攻擊,還有一些青少年在網上傳播交流一些粗俗、下流的語言。網絡的隱蔽性、平等性、虛擬性等特點是青少年語言失范的客觀因素?!盵3]不僅如此,很多網民將網絡中的鄙俗的語言運用到口語當中,甚至形成了口頭禪,如:“靠”“牛逼”“傻B”等。
書面語是指人們在紙上書寫時使用的語言,它是在口語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網絡語言是一種在網上流行的語言,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將網絡語言運用到口語與書面語當中。像“給力”“點贊”這樣的詞就被權威媒體廣泛使用。
對于現代漢語的書面語而言,網絡語言的使用絕對是弊大于利的。書面語比口語更需要嚴謹性、規(guī)范性。使用網絡語言的一般是青少年,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將網絡語言“東東”“剩男”“剩女”這些詞匯以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爸是李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這些網絡句子運用到寫作當中,年輕的教師,尚能理解,年老一些的教師可能就不知道學生寫的是些什么了?!敖逃且粋€民族文明發(fā)展的重要信息繁衍的手段之一。民族文明傳統(tǒng)的形成與發(fā)展都是以各自的語言文字為載體。我們應當客觀地看待網絡語言對學生的影響?!盵4]高考作文中就明令禁止使用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是現代漢語的分支,討論它能否進入現代漢語的體系也就是討論它的生命力,因為能進入現代漢語體系的網絡語言說明它符合現代漢語用語規(guī)范,能被人們廣泛地接受,并且能夠使用到口語以及書面語當中,那它的生命力就是旺盛的。
(一)語言的功能
語言屬于一種社會現象,它雖說不是人類唯一的交際工具,但卻是最重要的。它必須滿足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要求。所以,語言需要自我選擇適合社會發(fā)展的語言,淘汰過時的或者不適合社會發(fā)展的語言。也就是語言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淘汰的功能。
語言具有自我淘汰功能?!吧鐣陌l(fā)展,人們的觀念認識的改變,交際的需求,使得指稱舊事物、舊觀念的詞,逐漸在語言生活中不見了。”[5]像“丫鬟、長工、老鴇”等詞語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拔母铩睍r期也出現了一些新詞,比如:肉票、糧票、紅衛(wèi)兵、紅五類、黑五類,等等。這些詞終究也只存在于“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時期,最終變成歷史詞。這就是語言的自我淘汰。
語言是準開放的自組織系統(tǒng),也就是說語言是一種可以自行演化的系統(tǒng)。語言也具有自我選擇的功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語言會被一直傳承下去。語言學研究員張鐵文認為“網絡語言能否被收錄還要經歷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薄按蟾绱蟆币辉~被“手機”取代,這就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我擦”“我操”“我靠”被“我去”“我暈”取代,也是一個語言的自行演變過程。不符合人們需要的詞語最終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那些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詞語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網絡語言的規(guī)范
語言要發(fā)展,不能一成不變,于根元教授說“語言系統(tǒng)如果只有基本詞,永遠穩(wěn)穩(wěn)當當,語言就沒有生命力可言。語言在發(fā)展,語言也需要規(guī)范,但規(guī)范是要推動發(fā)展,限制了發(fā)展的不是規(guī)范?!逼鋵?,“規(guī)范語言,關鍵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6]
網絡語言是一種自由的新語體,如果被現代漢語錄入的話,它需要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語規(guī)范,不能因為用的人多就納入。規(guī)范網絡語言需要注意幾點:第一,網民們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自覺地使用文明語言,摒棄粗俗、下流的語言;第二,政府要制定法規(guī)約束網民們使用規(guī)范的網絡語言,對于報刊、雜志的上文章用語和文字規(guī)范應該嚴格要求,而對于一般網絡交際用語規(guī)范可以適當放寬界限;第三,要建立專門的監(jiān)控軟件,監(jiān)控那些不文明的語言現象。
(三)網絡語言能否進入現代漢語體系
“網絡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7]。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中收錄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時髦網絡詞匯,如“給力”“雷人”“宅男”“宅女”等詞。
它們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外來詞。博客,微博,脫口秀,丁克,刺身,壽司,等等。
第二類,地方詞。比如:八卦,狗仔隊,出糗,力挺,忽悠,嘚瑟,等等。
第三類,新生詞。比如:憤青,草根,月光族,北漂,首付,瘦身,裸婚,閃婚,閃離,拼車,網購,網聊,團購,客服,碰瓷,自駕游,背包客,等等。
這些詞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最近非常流行且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而且符合現代漢語的組詞法,都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比如“網購、客服、快遞”這些詞語。
負責主持第六版修訂工作的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江藍生表示,本次選詞的基本原則是詞的通用性原則。不把“剩男”“剩女”這些詞收入《現代漢語詞典》,是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剩男”“剩女”這種說法是對某些群體的不尊重。還有像“神馬、有木有”這類詞語也沒有被收錄,這是因為這些詞只是“什么、有沒有”的諧音,并沒有更多的引申含義,錄入詞典反而容易干擾現有的詞匯。
有些現在很流行的“么么噠”“巨好看”“超爽”“弱爆了”這些詞,很生動形象。但專家們認為還是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它們將來被絕大多數的人使用了,會再考慮收進《現代漢語詞典》。比如修訂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的時候,“粉絲”這個詞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怕與食物相混淆,就沒有收錄,可是在修訂第六版的時候加進去了,是因為“粉絲”已經被大眾普遍接受了。
注釋:
[1]王璐:《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網絡語言的生命力——結合2010年網絡流行語探析》,青年作家,2011年,第5期,第36頁。
[2]劉海燕:《網絡語言》,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頁。
[3]羅世晟:《網絡語言特點分析》,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第80頁。
[4]莊嚇鳳:《網絡語言的創(chuàng)新性與教學規(guī)范》,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年,第15期,第147頁。
[5]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頁。
[6]覃兆俠:《試論網絡語言的規(guī)范化》,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5年,第S1期。
[7]馮宏祥:《從速記看網絡語言的生命力》,科技資訊,2006年,第10期,第189頁。
(喻述君 湖南益陽 湖南城市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413000;吳晶 湖南益陽 益陽市高平中學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