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玩中學 學中樂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中滲透游戲教學法
□楊梅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神奇的教學法,它既能滿足小學生愛玩愛鬧的天性,也符合小學生對興趣和快樂的追求,是提高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加強小學生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許多小學英語教師都已實施了該項教學方法,但是在具體細節(jié)方面總會出現(xiàn)相應的問題與偏差。這與教師自身的經驗和操作方法有關。筆者圍繞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小學英語課中滲透游戲教學法,希望為同行提供參考。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策略;途徑
傳統(tǒ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機械性和局限性,缺乏靈活的變通性和趣味性,以至于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識和學習興趣。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而小學生天性愛玩愛鬧,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非但無法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讓學生談英語而色變。因此,解決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對教學工作帶來的阻礙和影響,無疑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游戲是小學生最好的伙伴,是激發(fā)興趣的源泉,我們不妨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滲透游戲機制,從有效的角度開展英語教學,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同時還能強化他們的自學意識。
許多小學英語教師在實施游戲教學法時都會在認識和方法上出現(xiàn)錯誤,從而造成游戲在課堂中喧賓奪主,讓學生光顧著玩游戲,而忽略了學習和重點。筆者認為,游戲教學法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和“助燃劑”,它的所有設計理念和實施途徑都應該緊扣教學內容和主旨,不能與教學內容脫軌,否則勢必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在設計游戲的時候首先要明確教學主體,即:單元課的具體教學內容,具體教學目標等。那么,具體該如何操作呢?以26個英文字母的教學為例。在教學期間,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名為“快樂大轉盤”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轉盤由26個扇形組成,每個扇形里面都有一個字母,即:A、B、C、D……。在轉盤的中間有一個指針,隨機叫到的學生要到臺前撥轉指針。期間,假如指針指向了字母D,那么學生則要根據這個字母說出一個單詞,如doctor。同理,假如學生撥轉的指針指向了字母F或M,那么他則可以說出單詞farmer和單詞My等。整體來看,這種具有游戲性質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還能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回憶起前面學過的單詞,這樣一來,他們便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記憶單詞,并扎實地掌握單詞。當然,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和能力特征,針對中年級或高年級的小學生,我們可以變換這種游戲方法,改為利用“指單詞造句”的方式去進行,效果依然很好。
游戲教學法的使用并非盲目的,而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承受能力等方方面面。因此,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能力對游戲教學進行分層,無疑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所要考慮的重點。那么,具體該如何對游戲教學法進行分層呢?筆者認為,考慮到不同個體在綜合能力上都不相同,所以在制定問題的時候有必要控制好問題的梯度和難度,這樣既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游戲當中,同時還能激發(fā)他們的信心。此外,有些游戲不適合低年級或中年級小學生的能力要求,所以在制定游戲的過程中,圍繞分層思想,教師要適當地修改游戲規(guī)則,以此保證游戲的適應面。例如在復習名詞復數規(guī)則這個語法知識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游戲:首先,在黑板上板書了幾個區(qū)域(不同區(qū)域分別包含了不同特征的名詞,例如一般情況下的名詞、以s、x、sh為結尾的名詞、以輔音字母y為結尾的名詞、不規(guī)則的名詞變復數,等等),接著,在這些區(qū)域中分別添加一些單詞,然后隨機選出幾名學生到臺前參與游戲。游戲的第一步是將名詞變成復數,如將book變成books;游戲的第二步是圍繞變化成復數形式的單詞造句,如:These books are mine等??紤]到不同學生個體的能力存在差異,可以先讓能力較差的學生完成一般情況下的名詞變復數的區(qū)域,以此類推,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
不論多么有趣的游戲,也會有膩的一天。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特性就是喜歡新鮮事物,所以教師必須嚴格控制好教學游戲的靈活性和多變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一直保持新鮮感,才不會覺得乏味。因此,讓教學游戲變得靈活多變,充滿多樣化,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所要積極研究的重點課題。此外,除了變革游戲方法之外,教師還要適當地對某些游戲進行改進,讓同一款游戲產生不同的效果,以此加深學生的新鮮感,讓他們感覺耳目一新。例如上述第一和第二個游戲,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兩個游戲形式融合在一起,如:在不同的扇形中安設不同形式的名詞,然后隨機選出一名學生到臺前旋轉轉盤,并將選定的轉盤中的名詞變成復數并造句等。又比如,在復習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進行時時,可以在轉盤上安插相應的句子,如:①He often______(have)dinner at home.和②The boy________(draw)a picture now.等等,讓學生對選擇的區(qū)域內的問題進行填空。由此,通過對游戲形式的改進和組合,不但保持了新鮮感,同時還促進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讓課堂學習變得更加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倘若出現(xiàn)了某些偏差和問題,教師需要及時做出點撥和調整,以免學生對知識點產生錯誤的認知。
互動型游戲是一種手腦兼顧的游戲,不但需要學生全方位地開動腦筋,同時也需要他們對自己的表情、語氣和態(tài)度等進行良好的控制。這樣一來,當學生在表演的時候便可以快速融入情境中,從而生出真實對話的感覺。與其說互動型游戲是一種團體型游戲,倒不如說它是一種角色扮演型的游戲。因為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會立馬變成“劇本”中的人物,然后在“你來我往”中說出英語,并加強自身的代入感,從而讓知識變得更加逼真形象。該如何操作這個環(huán)節(jié)呢?筆者認為,可以選擇課本中的一些情境對話作為主要表演劇本,或者是選擇一些閱讀材料作為表演劇本,以此讓學生在參與和對話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自身能力有限,所以根據閱讀材料和課本資料的內容,要適當地進行修改,讓其成為對話專用的材料。此外,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還可以間接指出其中的一些語法和句型供學生學習,以此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識。
重難點教學一直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尤其是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突破難點、強化重點,讓學生勞逸結合,在玩中學、學中樂。同時,運用游戲教學法突破重難點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還能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與記憶。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限,冗長煩瑣的句子分析與理解對其而言,無疑苦不堪言,長此以往,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加劇其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教學效果也不言而喻。可見,冗長的句子理解與分析應當歸為重難點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可引入“刪減游戲”,其游戲規(guī)則如下:①每次刪減只能刪除1~3個單詞,且必須相鄰;②刪減后的部分動詞形式可酌情改變,但務必保證句子的暢通與完整。運用游戲教學法來突破重點、強化重點,讓小學生在游戲中操練,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總而言之,小學生正處在智力、思維、心理成長階段,他們的學習方法更多地趨向于興趣。借助游戲化教學法不但可以有效滿足小學生對興趣的追求,同時還能讓課堂學習從被動轉化為主動,繼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并掌握知識。但值得注意的是:游戲化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讓它喧賓奪主,否則學生在課堂中只顧著玩游戲而忽視了學習,必然會嚴重影響課堂的進程和教學目標。
[1]李映平.基于游戲教學法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以銀川市唐徠回民小學為例[D].寧夏大學,2013(03).
[2]章潔.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05).
(編輯:胡 璐)
G623.31
A
1671-0568(2016)33-0055-02
楊梅,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