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樂”是教育的理想狀態(tài),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知識,不僅孩子高興,老師、家長也省心,學習效果還好,簡直是一石三鳥的好方法。但是世界上這么多的學校,又有多少學校采用了游戲方法來學習呢?
美國“放大學習”公司是一家專門制作數字化教育游戲的公司,其副總裁Justin Leites就曾指出:“真正愿意推進游戲式學習而改變教學方法的學校非常少?,F(xiàn)在大部分教學機構還是非常依賴標準化考試。而且,要設計一個好的游戲非常不容易,設計一個真正好的學習體驗更難,這需要花時間和金錢?!?/p>
不過,在美國紐約的“探求學習”中學(Quest to Learn Middle School)卻已經開始使用游戲的方法來學習數學,據說效果還不錯。
“探求學習”中學是Bayard Rustin教育集團旗下的學校,位于紐約曼哈頓切爾西區(qū)18號西街,面向全紐約城招生,目前全校有560名學生,每個年級設有一個班,2016年將送走第一屆高中畢業(yè)生。
學校的游戲學院專業(yè)發(fā)展主任Rebecca Rufo-Tepper不僅推進本校發(fā)展游戲式教學,也參與了學校的教學設計。她認為,傳統(tǒng)思想中,讓學生把功課做完再玩耍已經行不通了,現(xiàn)在要寓教于樂,而且教與樂不能分離。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可以在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研究時進行。她說:“游戲不是萬能的,游戲只是一個特殊的工具?!?/p>
例如下面提到的“一敗涂地”游戲中,學生學會去思考,在何時、采取何種方法,利用選擇來控制機會。只有當學生準備好了,或是有強烈的意愿去學習如何進行數學計算的時候,他們才可能去計算復雜的概率。
雖然下面的游戲都不是直接講述一個知識點,卻讓學生在玩樂中理解了這個概念的實際意義,幫助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更好地學會利用,也向學生證明為什么盡快學會這個知識比應付考試和升學更重要。這也是游戲式學習的核心,更是“探求學習”中學開展教學的根本。“探求學習”中學的設計者相信學生可以在有故事性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和數字化游戲中提升學習主動性。
學校的老師Selkirk說:“6年級學生有常規(guī)的學習時間表,現(xiàn)在還不能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總是玩游戲,沒人能證明游戲能幫助學生學會所有的事情?!彼趲ьI學生做游戲以后,也會在傳統(tǒng)的教室中寫板書,守著排排坐的孩子們讓他們抄下來。隨后是視頻課、完成工作表的內容、布置集體作業(yè)等。
“探求學習”中學6年級的數學課開始了,這個單元持續(xù)8周,主要教學內容是數據分析、做圖表、計算比例、概率、分數等。
為了讓學生了解這些數學概念,Kate Selkirk老師組織學生們玩一個“蜜蜂傳粉”的游戲。
她讓同學們把教室里擺放整齊的課桌推到墻邊,大家把書包放在桌上,一身輕松地來到教室中央比較寬敞無遮擋的空間。然后給大家分組,一些孩子扮演“蜜蜂”,一些孩子扮演“檸檬樹”上的“花朵”。
然后她讓“小蜜蜂”們到教室外等候,把“小花朵”們安置在教室里適當的位置,發(fā)一些彩色的小球給扮演“花朵”的學生,作為“花粉”。然后隨機發(fā)給他們3個白色的小球,把它們混在彩球中,藏在花朵道具服里。
然后Kate老師讓“小蜜蜂”們穿上由管道清潔器制成的道具“觸角”進入教室,讓他們隨意去靠近“小花朵”們?!靶』ǘ洹睆牡谰叻锾统鲂∏蚪唤o“小蜜蜂”。如果一個“小花朵”的小球給完了,說明他這朵花的花粉都傳完了,“小蜜蜂”需要到下一朵花去“傳粉”。這個過程中,“小蜜蜂”要當心不要拿到白色的小球。在游戲中,白球代表了“殺蟲劑”,如果“小蜜蜂”不幸拿到白球,他就“死了”。不過這并不影響大家的游戲熱情——總共只有3個白色的小球,誰會是那個倒霉蛋呢?
這個游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概率:如果“蜜蜂”去傳粉,就有一定的幾率會遇到白球代表的“殺蟲劑”,全場有n朵“花朵”,“殺蟲劑”只有3個,那么“死亡”的概率就是3/n。如果之前已經有3名“小蜜蜂”“光榮犧牲”,那剩下的“小蜜蜂”就可以隨意“傳粉”,因為“死亡”名額已經用光了。
“蜜蜂傳粉”游戲之后,Kate老師帶領同學們老老實實坐在教室里學習數學概念,因為之前有了對“概率”和“可能性”的感性認識,學生們學習起來更快。
一個月以后,Kate老師的班級又迎來了一個新游戲,名叫“一敗涂地”。
這是一個擲骰子的游戲。老師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5~8人,小組成員圍成一圈,老師發(fā)給他們兩枚骰子,學生依次擲骰子,記錄各自累計的點數。一共擲5輪,每一輪學生都可以隨意擲骰子。但是如果有人擲出的兩枚骰子有一枚是1點,這個人的本輪不計點數;如果擲到兩枚骰子都是1點,那之前幾輪所有累計的點數都歸零。
這個游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選擇與機會的關系,這個理念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接下來的概率計算問題,也讓他們學會選擇是否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學生反映說,這樣的游戲很有趣,沒有競爭性,玩著很輕松,還學到了知識。
在經過了概率的啟蒙以及入門的游戲后,學生們又迎來新一輪游戲。
這次游戲與概率計算有關,名叫“卡坦島殖民者”。老師為學生準備一張游戲地圖,地圖展示了一片名叫“卡坦島”的大陸,上面分為很多地塊,每一個地塊上有相應的數字。然后發(fā)給學生兩枚骰子,讓學生輪流投擲。如果兩枚骰子合計的點數與某個地塊相同,這個地塊就歸投骰子的人。
游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兩枚骰子所擲出的點數加起來的和數如果是一個特殊的數字,他就能做出策略性的決定,并進行更巧妙的操作。
一位名叫Etai的學生說:“游戲一開始我沒有算過點數,也沒有算過我投出骰子的概率,我以為沒什么用,但是現(xiàn)在我知道了。之前我們玩了‘蜜蜂傳粉’的游戲,我明白了這些東西存在一定的概率性?!?/p>
在游戲之后的兩天,學生乖乖坐在教室里學習常規(guī)的數學課。因為有了游戲的基礎,老師能輕而易舉地帶領學生給投2個骰子能出現(xiàn)的所有合計數列表,并幫助他們找出他們可能投擲特定合計點數的概率。
接下來該進行新的游戲了。
這個階段的游戲叫“蘑菇”,是給學生提供一塊塑料游戲板,上面有很多小方塊。老師讓學生按照之前數學課中對投骰子出現(xiàn)的數字列表的記錄,取出相應數量的小方塊,把它們合在一起,然后根據不同數量的小方塊的合計數及其構成,來了解分數與概率的關系。
這個游戲幫助學生用直觀的方式來理解分數,讓1至6的數字從紙面上“跳”出來,變?yōu)榱Ⅲw的個體。例如學生用6個小方塊和4個小方塊拼成10個小方塊,那么6個小方塊占整體的6/10。
游戲做完了就開始小測驗。學生利用MacBook電腦做選擇題,電腦上是老師設置好的表格,根據之前學過的內容,制作一張概率、分數圖表,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數據,計算概率或分數。學生可以查閱之前的筆記,然后選擇正確的答案。
在這個游戲中,老師將4個學生分為一組,學生利用筆記本電腦查看屏幕上的題目,學生要根據題目中的方程式解出答案,并在桌上的大塑料板上找出相應的坐標。
例如屏幕上顯示一個方程式是X + Y =6,學生就要計算可能組成6的所有數字組合,并把這些組合繪制在塑料板上。
電腦一顯示出題目,學生就立刻集中精神快速心算,為了提高速度,他們把筆和紙都推到一邊。只有在遇到難解的問題時,他們才拿過紙筆來。
等同學們都算完了,大家會一起討論,有沒有落下什么,確認答案都寫全了以后,他們就點擊屏幕,隨即出現(xiàn)下一道題,大家又開始埋頭苦干起來。
這個游戲是為線性代數的學習做準備,也提升學生的心算水平,還教會學生什么是團隊協(xié)作。
一個學生說:“我覺得在這個游戲中,輸贏都沒有意義,關鍵是做對題目這件事情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p>
“探求學習”中學游戲式學習的方式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在州標準考試中表現(xiàn)得非常好。2013年學校報告,“探求學習”中學56%的學生在本州的英語考試中,比同市的學生得分高,以及43%的學生的數學成績高于本市平均水平。
紐約大學的教育研究員Richard Arum正與該校合作,通過研究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考試成績等,了解教學效果。但學校管理者也強調,考試成績不是一所學校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技術不能簡單地靠測試來鑒定其水平。游戲讓學生學會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設計他們自己的學習機會。
有的學生家長擔心,“探求學習”中學的教學方式過于超前,如果學生升學或轉學到其他傳統(tǒng)常規(guī)的學校,在沒有游戲的環(huán)境下,學生還會不會好好學習。
但也有很多家長稱學生在“探求學習”中學學習后,自信心提高了,人也活潑了。一位名叫Anita Ramsey的家長說:“我家的Mia原本很內向,很少主動參與班級活動。但是她現(xiàn)在經常舉手,放學回來后也很積極地給我們講她在學校上的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