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立曉
古詩詞,字句凝練,意境深遠,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古詩的意境,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較完美地展示古詩的藝術魅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運用多媒體在詩詞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一個人最早接觸的可能就是詩歌,看得多,讀得多,慢慢地學生就對詩歌失去了新鮮感,再加上教學手段的陳舊,課堂氣氛的沉悶,勢必造成學生興趣缺乏,學習熱情不高,因而學生對詩歌的學習只能停留在死記硬背中,程度差的學生甚至連讀都讀不好,更不用說領會其意境了。
改進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多媒體的圖文、繪畫、色彩及音響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喚起渴望學習的心理要求,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二、以境悟意,情景交融
在古詩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往往比較牽強。原因是他們沒有真正領會古詩的意境,對詩的感悟自然不會十分到位。學習古詩,關鍵在于再現(xiàn)、復原或創(chuàng)設情景上,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真切地去感受詩人的情感,和詩人產(chǎn)生共鳴。
利用多媒體教學古詩,能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同一界面,達到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效果,為學生拓寬視野,提供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思維材料。讓學生在學習古詩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直觀而深刻地理解詩意,體會感情,達到以境悟意,情景交融的效果。
三、以讀促學,聲情并茂
詩歌是一種音樂語言,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鑰匙。古詩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廣為流傳的千古絕唱,詩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聯(lián)系。在教學中把復雜多變的情感與悅耳動聽的音律溝通起來,盡可能地將古詩中的“情”化為可作用聽覺的音律,有利于學生披文入境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
運用音樂法來感受詩中意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言為心聲,在課堂上享受到的這種音樂語言的熏陶時,我們會不自覺的跟著哼唱起來,這就是詩歌的語言。在音樂的帶動下,這種低聲的陶醉式的哼讀,一個個搖頭晃腦,那感覺才叫聲情并茂呢。對于詩歌意境的理解,那是不言而喻的,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的。
四、以學促寫,學寫俱美
詩歌的語言不僅精煉,而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語言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學中,我運用電教手段,讓學生以直觀形象,啟發(fā)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美。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巧妙運用古詩文寫好作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作品文化底蘊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古詩教學對作文教學的啟示,嘗試將兩者有機結合,大膽進行古詩作文化,比如將古詩詞擴寫或改寫成作文,取得一定成效。
在古詩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手段,讓詩中的形、聲、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生的潛能得以更好的開發(fā),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多媒體的運用給古詩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而使之變得更加靚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