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貞妤 陳瓊珍 吳燕霞 盧細明
摘要:目的:探討閃光別針在外科腹部切口引流袋固定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120例留置腹部引流袋患者分別采用傳統(tǒng)別針固定(對照組)、閃光別針固定(實驗組)固定腹部切口引流袋,分別比較2種別針固定的便利性、安全性、脫管率以及患者滿意度。結果:閃光別針固定組腹部引流管脫管率少于傳統(tǒng)別針固定組(P<0.05);閃光別針固定組便利性、安全性、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傳統(tǒng)別針固定組(P<0.05)。結論:采用閃光別針固定優(yōu)于傳統(tǒng)別針固定,其更加便利、安全。
關鍵詞:引流管;引流袋;閃光別針扣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409(2016)05-0083-03
開腹術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是腹部外科基本治療措施,一方面為了引流腹腔內積液、積血,另一方面也用來監(jiān)測腹腔內情況,預防瘺的發(fā)生。腹腔引流管需接引流袋,而引流袋固定是為了避免腹部手術后患者留置引流管因翻身、坐起、入睡或其他原因造成引流管滑出。臨床上通常采用傳統(tǒng)別針固定的方法將引流袋固定在床單上,患者下床活動時,為了避免將引流袋提于手上將引流袋用傳統(tǒng)別針固定在切口下的衣物上。傳統(tǒng)的別針較小,顏色形狀單一,在固定引流袋的過程中往往被患者、家屬甚至醫(yī)護人員忽視或遺忘,如患者在翻身、坐起、更衣、更換床單,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經常會忘記松開扣在衣服或床單的扣針導致引流袋受到牽扯造成引流管滑出或者部分退出腹腔的護理安全隱患;患者離床活動時,旁人常因為患者外衣遮擋,或視線距離問題未能及時發(fā)現患者身上攜有引流袋,從而不注意避讓,以致經過患者身旁時肢體無意接觸、拉扯到引流管。造成意外拔管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順利治療與康復,因此,在患者康復過程中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尤為重要。為了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因引流袋固定原因導致管道的滑脫,我科采用了一種自帶小開關的閃光別針用于腹部引流袋的固定。為閃光別針的使用而提供臨床依據,筆者對閃光別針在外科腹部切口引流袋固定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討?,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科腹部切口手術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32~72歲,平均(51.9±15.3)歲;Ⅰ、Ⅱ、Ⅲ類傷口患者分別為28例、78例、14例。將所有患者按置放引流管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單號為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別針固定,雙號為實驗組,使用閃光別針固定,每組6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住院時間、需要留置引流管接引流袋的時間、文化程度、引流管種類等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臥床時,采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外科腹部切口引流袋固定于床單上;而實驗組的患者在臥床時,則采用了一種自帶小開關的閃光別針用于腹部引流袋的固定,同時注意將閃光別針開口用紙膠布纏好,避免刺傷患者身體?;颊唠x床活動時,家屬或患者可自行打開別針上的小開關,別針發(fā)出的亮光能提醒旁人患者身上攜有引流袋從而注意避讓。
1.3觀察指標
使用傳統(tǒng)別針固定的對照組和使用閃光別針固定的實驗組在使用3 d后發(fā)放調查問卷收集以下相關的觀察指標。
1.3.1便利性 便利性的判定主要是觀察兩組患者分別使用兩種不同別針固定方式的過程中,患者下床活動時取放引流袋是否方便。
1.3.2安全性 安全性的判定主要是觀察患者及護士取放引流袋時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手被別針刺傷等。
1.3.3脫管率 脫落情況通過在取放引流袋時存在引流管脫落等現象分為引流管完全脫出和部分脫出;完全脫出是指在固定縫線未松脫的情況下引流管完全脫離腹壁。部分脫出是指在固定縫線未松脫的情況下引流管退出腹腔2~4 cm,但未脫離腹腔引流口。
1.3.4患者滿意度 患者滿意度主要是通過調查問卷的評分來判定患者對兩種不同別針裝置的滿意情況,并將其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裝置便利性比較
實驗組患者認為使用閃光別針固定裝置更便利,與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裝置安全性認可比較
實驗組患者認為閃光別針固定的方式更安全,與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者腹部引流管脫管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發(fā)生引流管完全脫出及部分脫出的情況很少,與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兩組患者對裝置的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對其所使用的裝置更滿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3討論
引流袋的固定常用傳統(tǒng)別針、繩子或繃帶系在床旁,患者翻身下床活動時極不方便,往往還存在翻身下床活動時忘記松開別針或解開繩子,導致引流管牽拉甚至脫管的護理安全隱患,無論對于患者還是護理人員都造成了很多不便。閃光別針扣在腹部切口引流袋的固定與傳統(tǒng)別針固定比較存在以下優(yōu)勢。
3.1閃光別針固定引流袋比傳統(tǒng)別針固定更安全、便利
使用傳統(tǒng)的別針固定引流袋,在其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以及護理問題。比如傳統(tǒng)別針由于不夠顯眼,護理人員或者患者家屬在取放引流袋時,他們的手很容易被別針刺傷,從而引起護理人員發(fā)生職業(yè)暴露,甚至會造成患者家屬發(fā)生醫(yī)源性損傷。而閃光別針體積比傳統(tǒng)別針扣大,外觀圖案多樣,顏色鮮艷,比傳統(tǒng)別針顯眼,并且別針開口已用紙膠布纏好,既能避免以上問題,同時針對患者離床活動前將別針松開起到提醒作用;患者下床活動后,家屬或患者可自行打開別針上的小開關,別針發(fā)出的亮光能提醒旁人注意避讓。與傳統(tǒng)的別針固定相比,閃光別針固定外科腹部切口引流袋不僅能夠給患者以及醫(yī)護人員帶來更多的便利,同時,由于比傳統(tǒng)別針顯眼,更能引起患者、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注意。
3.2閃光別針固定引流袋的脫管率更低、滿意度更高
由于閃光別針更為顯眼,能引起患者、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注意,在翻身、坐起、更衣、更換床單時家屬及醫(yī)護人員能及時松開別針,避免引流袋受到牽扯,避免脫管的發(fā)生,因此,閃光別針固定引流袋的脫管率更低。閃光別針扣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實用性強,經紫外線消毒后可反復利用,解決了臨床工作中患者引流袋固定中存在的弊端,使引流袋的固定達到安全、美觀的效果,同時能有效減少脫管率,提高了患者以及護理人員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