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諾
(天津市南開區(qū)職工大學,天津 300100)
?
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探索
張諾
(天津市南開區(qū)職工大學,天津300100)
摘要:隨著經濟發(fā)展,理財能力已經成為當今人才的一項必備技能,因此高職院校的個人理財課程不能只針對金融專業(yè)的學生開設,應滿足全校各專業(yè)學生的理財需求。文章在對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必要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并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模塊化設計以適應各專業(yè)學生學習。
關鍵詞: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
個人理財貫穿了個人整個生命周期財務需求的全過程,涉及到就業(yè)、結婚、買車買房、子女教育、繳費納稅、退休規(guī)劃等各個方面,在現代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原有的個人理財課程多是開設于金融專業(yè),僅面向金融專業(yè)的學生授課,以金融投資工具的選擇為主要授課內容。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理財能力也成為當今人才的一項必備技能,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個人理財的需求具有普遍性,因此在對個人理財的課程改革中,應當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個人理財公共課,使各個專業(yè)的學生都能掌握理財的基本技能,并且從適合高職學生理財的角度入手進行課程設計,易于學生學習和操作,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培養(yǎng)正確的理財習慣。
一、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職學生的理財現狀
為了能夠更準確的找到高職院校學生在理財方面存在的問題,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向我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下發(fā)問卷共計100份,其中男生占比36%,女生占比64%。通過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總結出我校學生在理財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理財意識,理財形式較為單一
在被調查學生中,26%的學生從未嘗試過任何理財方式,而僅嘗試過儲蓄這一種理財方式的同學占比高達67%,只有少數幾名同學嘗試過除儲蓄外的其他理財方式。目前高職學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經濟來源,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來自于家庭,有72%的同學由父母負責支付學費并給予生活費;另外也有21%的同學通過兼職、實習或創(chuàng)業(yè)等形式賺取相應的收入。為防止子女亂花錢,一般家庭給出的生活費數目都是有限的,這就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一種給多少就花多少的習慣,又由于資金數量有限,沒有過多資金嘗試其他投資,使得儲蓄成為了高職學生最普遍的理財方式。
2.消費結構不合理,未養(yǎng)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高職的學習階段是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過獨立生活的一個階段,因此會造成學生有一種終于擺脫父母的束縛、可以自由消費的誤區(qū)。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的每月消費金額集中在500-1000元以及1000-2000元,學生的日常消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飲食消費、娛樂消費、學習消費、服飾消費、人際交往消費等等,家長通常希望學生將生活費用在學習消費和飲食消費方面,而高職學生的生活費支出占比較大的部分往往是娛樂消費和人際交往消費,存在著沒有消費計劃、任意透支信用卡等問題。
3.缺少專業(yè)的理財教育
許多同學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知道理財,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要理財;想去理財,又不知道如何理財。不能充分的認識到理財的重要性,也沒有系統(tǒng)的了解過理財的方法有哪些,造成了學生們理財意識淡薄,沒有良好的消費習慣。調查結果顯示,70%的學生認為自己從未有過理財經歷,而高達96%的學生認為高職院校有開設個人理財課程的必要。
(二)個人理財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個人理財對高職學生的重要性具有普遍意義,因此課程培養(yǎng)范圍應定位于全校各專業(yè)學生,以公共課形式開設,以適合大學生的個人理財方法為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內容設置,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每一名高職學生通過學習個人理財的課程,都能形成正確的理財價值觀和理財行為習慣。
1.大學期間是培養(yǎng)理財習慣的重要階段
在大學期間開展個人理財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高職學生剛剛從高中畢業(yè),還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有利于接受個人理財的相關知識;第二,高職階段是學生們獨立生活的階段,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需要自己去管理,在剛開始獨立生活的時候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理財相關知識,形成正確的金錢觀,養(yǎng)成正確的消費理財習慣;第三,學生們結束高職階段的學習生活后,勢必要走向社會,面臨就業(yè)、結婚、教育子女、撫養(yǎng)老人等問題,高職階段學習的個人理財知識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2.高職學生自身對個人理財有迫切需求
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個人理財擁有興趣,并且愿意嘗試理財,但是由于并未有過系統(tǒng)的學習,因此并不清楚理財是什么,為什么要理財,理財是理哪些財,如何理財等問題。在學生渴望學習理財知識和理財方法的時候開設個人理財的課程,能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大學生擁有理財的能力
“財商”已經成為繼智商、情商之后,衡量人才的又一新標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人們必須學會如何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進行資產配置,使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理財也就隨之成為一種必備技能。
二、高職個人理財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
個人理財課程的初級目標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中級目標是:學習理財知識,掌握理財技能。高級目標是:擁有理財規(guī)劃能力,拓寬就業(yè)渠道。三個目標層層遞進,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根據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的特點和學習目標的定位,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應該重實踐輕理論,將培養(yǎng)目標重點定位在操作性實踐性較強的方法講授和習慣培養(yǎng)上。
(一)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個人理財課程首先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理財價值觀,通過理財課程,要讓學生們對金錢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一個正確認識和定位,分清投資和投機的區(qū)別,了解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系,明確認識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在投資理財中應注意風險的控制等正確觀念。此外,還應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使學生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形成理財意識,明白“你不理財才不理你”的內在道理,重視對自身理財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程設計中應重點加強理財習慣的培養(yǎng),在生活理財中注重消費習慣的養(yǎng)成,在投資理財中注重投資工具的組合。還應針對高職在校生的需求,加強培養(yǎng)學生堅持記賬、強制儲蓄的習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yǎng)成良好的儲蓄習慣。
(二)學習理財知識,掌握理財技能
個人理財相關知識較多,涉及領域也較為廣泛。理財主要包括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兩個方面:在生活理財中涉及到賺錢、存錢、消費、貸款、保險等相關知識和應用;在投資理財中包括儲蓄、債券、基金、股票、保險、信托、期貨等投資工具的比較與選擇。在傳授相關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實踐教學,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
(三)擁有理財規(guī)劃能力,拓寬就業(yè)渠道
在綜合學習了相關知識并掌握所學技能的基礎之上,將知識內容整合,使學生學會家庭理財規(guī)劃,能夠完整的列出家庭消費支出、資產負債情況,分析家庭目標是否合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己的投資規(guī)劃,將所學知識融入生活,做到學有所用是本課程的終極目標。
此外,由于個人理財課程實用性、前瞻性較強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相關領域的前沿動態(tài),了解各行業(yè)的現狀,對高職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選擇會有很大幫助。
三、個人理財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探索
(一)運用“教學做一體化”的行動導向型教學法
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是根據完成某一職業(yè)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以及行動產生和維持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從業(yè)者的內在調節(jié)機制來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活動,具有“教學做一體化”的特點。高職個人理財課程內容貼近生活,實例眾多,采用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可以搞活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具體的教學方法選擇中,本課程計劃采取頭腦風暴法、案例分析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創(chuàng)新型行動導向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既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又能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動手能力和演講能力。
(二)采用多種現代教學技術手段
由于個人理財課程內容的多樣性特點,應全面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股票交易中,K線圖的走勢、移動平均線等指標分析均需建立在實盤操作的基礎上為學生進行講解,而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曲線的變化,達到較好的效果。
除了日常的多媒體教學外,個人理財課程還應安排部分實訓課程。在生活理財部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自主創(chuàng)業(yè)等模塊內容以學生討論的形式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意,因此授課地點應安排在活動室進行,分小組布置教室,形成良好的環(huán)境以便促進團隊協(xié)作。在投資理財部分,由于股票交易、期貨投資、外匯交易等投資工具均需要學生在實盤中進行模擬交易,因此這部分內容的課程應安排在金融實訓室進行,每位學生一臺電腦并且聯網操作,才能扎實掌握交易操作方法。
四、個人理財課程設計
基于以上內容的分析,為使高職院校學生更好的學習個人理財相關知識,現將該課程分為個人理財概述、生活理財、投資理財、家庭理財規(guī)劃及資產配置四大模塊進行課程設計。個人理財概述起到總述的作用,在整體了解個人理財課程內容后,通過分別介紹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兩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在生活理財中積累財富,在投資理財中積累經驗,兩方面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后,綜合運用到第四部分的家庭理財規(guī)劃中去,思路明確,易于接受和掌握。
(一)個人理財概述
該部分內容包括個人理財的目的、理財的內容、理財的方法、理財的措施四部分,從整體上讓學生們了解個人理財,并為學生制定一套系統(tǒng)的理財方法。首先,從個人理財的目的及重要性入手,通過現實案例讓學生意識到貨幣的時間價值以及理財的重要性。然后,講述個人理財是需要理哪些“財”,生活理財及投資理財是個人理財的主要內容。第三,為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理財方法,分為自我評估、確定理財目標、完善實施方法三個方面。最后,按照開源、節(jié)流、風險投資三個方面進行具體實施,也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起到鋪陳的作用。
(二)生活理財
該部分內容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最為貼近,包括日常的消費、儲蓄、貸款、保險等等,通過這部分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承接第一部分個人理財的措施,將生活理財分為開源和節(jié)流兩個部分,在以“開源-節(jié)流”為主線的教學過程中,還會融入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現金流量規(guī)劃、儲蓄與消費信貸、保險規(guī)劃等專題內容,使用豐富的案例開拓學生思路,要求學生學會增加收入的方法,并且強制儲蓄,在生活理財中積累財富。
(三)投資理財
該部分內容涉及到銀行理財、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外匯投資、信托投資等方面的風險投資理財,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各種類型的風險投資內容及操作方法,根據學生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并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利用軟件建立模擬賬戶進行實操,積累投資經驗,為日后的家庭理財打下基礎。
(四)家庭理財規(guī)劃及資產配置
該部分內容綜合性較強,是對前三部分內容的運用與升華。在授課過程中應先帶領學生了解生命周期理論,充分了解一個家庭在每個不同階段的特殊財務特性和需求安排,并根據特定的需求及財務情況制定不同的理財活動。再將之前學習的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這兩部分的內容運用到家庭理財規(guī)劃中,為自己的家庭制定一套可行的資產配置方案。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具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特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方向和學生需求,將個人理財課程從金融專業(yè)中剝離出來,作為公共課開展,并輔以“教學做一體化”的行動導向型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乃至未來的工作生活均大有裨益。通過對課程內容的模塊化設計,有助于在高職院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中探索出一套適用于各專業(yè)學生并使其更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進而幫助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理財習慣,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韓敏.高職院校開設《個人理財》公選課的探索[J].長沙大學學報,2011,(01).
[2]張艷英.高職金融專業(yè)《個人理財》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今日中國論壇,2013,(05).
[3]韓茂源.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理論釋義及實踐解讀[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6).
[4]范欽.高職會計專業(yè)學生理財能力培養(yǎng)探討[J].教育探索,2013,(06).
Exploration of Personal Wealth Management Cours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HANG Nuo
(TianjinStaffUniversityofNankaiDistrict,Tianjin, 3001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ealth management ability has becomes an essential skill for today’s talents, therefore, personal wealth management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annot be only opened up for financial majors, it should meets the wealth management requirement of all majors in the whole schoo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necessity of personal wealth management cours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eaching goal with three levels and conduct modular design for this course to adapt to various major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ersonal wealth management; course reform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82X(2016)02-0089-05
作者簡介:張諾(1988-),女,天津人,天津市南開區(qū)職工大學,助教、助理理財規(guī)劃師,從事個人理財方面教學工作,研究方向:個人理財、區(qū)域經濟學。
收稿日期: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