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明
長春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丁曉明*
長春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長春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的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中的語言錯誤進行分析研究,旨在通過研究結果找出在論文中常見的語言錯誤,并通過分析論文中的語言錯誤,總結錯誤的類型,分析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并針對研究結果幫助學生了解問題所在進而提高論文寫作能力。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語言錯誤
犯錯是學習的必要過程,正確地面對錯誤并有效地改正錯誤才會促進發(fā)展。語言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過程,學習者在不斷地犯錯和糾錯過程中提升自我的語言能力。國外對語言錯誤的關注始于20世界60代,在近十幾年國內(nèi)學者開始關注這一問題,桂詩春和楊慧中最早就國內(nèi)大學生和中學生的語言錯誤進行了研究,李景泉,劉芳,趙平靜等對本科生的語言錯誤進行分析,王丹妮,向嬋,劉敬偉等主要針對研究生論文的語言錯誤進行研究。總體而言,關于本科生論文寫作的語言錯誤分析相對不足,基于此,本文嘗試探討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常見的語言錯誤。
一、錯誤分析理論
對二語習得過程中錯誤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一)對比分析:即通過將目的語與母語進行對比,分析學習者在使用目標語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礙,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并進行重點學習以防止此類錯誤的出現(xiàn)。
(二)錯誤分析:該階段是指針對學習者在語言使用過程中所犯的語言錯誤進行分析,指出錯誤的類型,產(chǎn)生的原因。
(三)中介語:中介語又被稱為過渡語或中間語,處于母語與目標語的中間狀態(tài),是一種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語言學習者在學習目標與過程中會不斷調(diào)整語言行為,是其更符合目標語的表達方式。語言形式不斷的轉化,使中介語最大限度接近目標語。
對錯誤分析的過程一般分為5個步驟:采集樣本、識別錯誤、描述錯誤、解釋錯誤和評價錯誤。
二、錯誤統(tǒng)計與分析
本研究針對于筆者所在學院的英語專業(yè)近五年畢業(yè)論文進行抽樣選擇。對其中50篇論文進行錯誤診斷,計算統(tǒng)計論文中語言錯誤出現(xiàn)的頻率。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學生論文出現(xiàn)錯誤頻率最高的為是詞匯錯錯,所占比重為52%。句法錯誤的犯錯頻率位居第二,所占比重為34%。篇章錯誤較少,錯誤比率為8%。文體錯誤所占比例最少6%。其中錯誤頻率最高的五項錯誤為:冠詞錯誤,名詞單復數(shù),連寫句,主謂一致及介詞錯誤。
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研究者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劃分。而總體說來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語際遷移和語內(nèi)遷移。語際遷移即學習者使用母語的思維方式或語法規(guī)則來寫句子;語內(nèi)遷移即學習者對目表語規(guī)則的運用。本科畢業(yè)論文中的大部分錯誤來源于語際遷移中的母語負遷移。
漢語與英語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相似之處又不完全相同,很多語言問題都主要源于此。例如在漢語中沒有冠詞,因而學生在使用冠詞時總是會出現(xiàn)忽略掉或亂用冠詞的現(xiàn)象。在句子結構上也有同樣問題,中英文中沒有太多可直接替換的對等詞和結構,然而在寫作中學生會用漢語的思維模式和語法規(guī)則寫句子再將句子翻譯成英語句子。這樣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翻譯生硬的有語法錯誤的句子。
在中國,英語教學過程一直非常重視對英語語法的學習,然而在語法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英語的語法規(guī)則而是死記硬背,或是對規(guī)則的掌握不夠全面,因此是寫作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過度概括或范化,過度簡化或忽略規(guī)則等錯誤。
三、總結與建議
畢業(yè)論文寫作對于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而言是一份重要的成績單,是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正式匯報。在寫作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語言使用的規(guī)范性與準確性。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犯錯誤大多為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所致,因此在教學階段對基礎知識的教授與學習依然是重點。首先詞匯的學習,詞匯量不足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對詞匯掌握不牢,搭配錯誤常見?,F(xiàn)在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目的理解有偏差致使他們輕視基礎,忽視詞匯學習的重要性。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不愛記單詞而單詞的學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犯錯的原因,幫助學生了解其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其次在詞匯的教授過程中應多關注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在講授過程中可以從詞的構成,詞的意義,詞的理據(jù)等方面給學生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特別是近義詞,介詞的講授要幫助學生理解詞的含義及使用情況。在講授的方法上教師要認真思考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改善詞匯講授的單一與枯燥。
其次是語法的掌握,在語法問題上首先提高學生對英漢語言的認識。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增加英漢語言差別的比較。使學生了解二者的共性并理解差別。針對語言知識的講解要做到使學生從根本上理解語法點而不是死記硬背。學生方面教師應應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糾錯能力。只有對所犯錯誤真正的理解才會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不僅要指出錯誤所,還要對語言錯誤的原因加以探究,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語言沒有問題以外還有很多對寫作技巧的應用的考察。正確恰當?shù)倪\用寫作技巧可以給文章添彩。本科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說寫出沒有錯誤的文章,因此需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于課上教授的方法與技巧需要學生真正的內(nèi)化吸收,這就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教師應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鼓勵學生多讀多寫。
[參考文獻]
[1]Macpherson,R.Advance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1.
[2]王新露.英文寫作文體及實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3]張萍.英語畢業(yè)論文寫作典型錯誤分析[J].美中外語,2006(6):55-58.
[4]郝興躍.論外語二語習得中的錯誤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3(1):44.
[5]李永才.錯誤分析與外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1994(3-4):38.
作者簡介:丁曉明(1985-),女,吉林長春人,長春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學教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7-0042-01
長春科技學院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