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佳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幼兒園,江蘇 張家港 215600
?
真建材玩出真游戲
——試述“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的磚區(qū)游戲活動
尹佳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幼兒園,江蘇張家港215600
摘要:學前期是典型的游戲期,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學習方式。結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為了真正的解放孩子,將課程游戲化,我們通過早期的調查及商討,將游戲資源進行了整合。磚頭作為建筑工地常見的材料,幼兒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為了滿足幼兒探索的需求,“磚區(qū)”就成為了戶外聯(lián)合游戲的一個游戲區(qū)域。
關鍵詞:區(qū)域游戲;生活化材料;環(huán)境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雹賲^(qū)域游戲作為幼兒園游戲的形式之一,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方式,為了幼兒的發(fā)展,根據(jù)幼兒園環(huán)境,全面開放室內(nèi)、室外空間,除了在室內(nèi)豐富班級區(qū)域游戲材料,還為幼兒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戶外游戲環(huán)境,小班以班級區(qū)域游戲為主,中大班的幼兒則進行戶外聯(lián)合游戲(中、大班幼兒混年齡進行游戲)。在戶外聯(lián)合游戲中,筆者有幸負責“磚區(qū)”的游戲。磚頭是建筑工地常見的材料,也是我們幼時會玩到的材料,可是在鋼筋水泥的現(xiàn)代化生活中,出于種種考慮,幼兒對于磚頭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為了滿足幼兒探索的需求,“磚區(qū)”就成為了戶外自主聯(lián)合游戲的一個游戲區(qū)域。
一、豐富的材料為幼兒游戲奠定基礎
磚頭,即砌墻用的一種長方體石料,用泥巴燒制而成,多為紅色,俗稱“紅磚”,也有青色“青磚”。根據(jù)磚頭的制造原料以泥土為主以及磚頭在幼兒游戲中構造為主的功能,將磚頭規(guī)劃為結構游戲材料。在“磚區(qū)”游戲中,幼兒通過不停地動手操作來發(fā)展感知運動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動作精確性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在建構的過程中,手部肌肉也得到鍛煉,對力量的承受和掌控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還能獲得有關結構材料的大小、顏色、性質、形狀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識,并獲得了相應的空間概念和數(shù)學概念,豐富了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幼兒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主動與材料互動,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認識周圍的世界,并通過他們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按自己的方式來改變主觀和客觀環(huán)境,這有利于幼兒從小養(yǎng)成敏銳的洞察力、獨立的思考能力、求新求異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在磚區(qū),我們提供了各種常見磚頭,紅磚、青磚和空心鉆,為了豐富“磚區(qū)”的游戲情境,還發(fā)動幼兒共同收集了奶粉罐頭、糖盒子、竹籃子、酒瓶子、布料、鍋碗瓢盆等生活中常用材料,采購或收集了玉米、芋艿、稻子、玉米秸稈、南瓜等農(nóng)作物,只要幼兒想到的,能夠運用到游戲中的材料,都積極收集并整理,最后,將材料分類存放在資源室中供幼兒游戲時用,為幼兒游戲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二、適當點撥為幼兒深入游戲做鋪墊
在“磚區(qū)”游戲中幼兒構建的內(nèi)容是否生動、形象,是否豐富,往往反映了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為是幼兒的自主聯(lián)合游戲,大班幼兒游戲水平相對于中班幼兒而言要發(fā)展的更好一些,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大班哥哥姐姐們帶著中班弟弟妹妹們一起建構,促進了中班幼兒游戲水平的發(fā)展。在和中班幼兒一起游戲的過程中,大班幼兒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等得到加強,對弟弟妹妹的關愛之情隨處可見。
作為觀察者,在初次進行“磚區(qū)”游戲時,通過充分放手的方式讓幼兒對磚頭進行隨意拼搭,意在讓幼兒感知磚頭這種材料的特性,在幼兒反復操作的過程中,觀察幼兒的經(jīng)驗水平和現(xiàn)有的游戲情況,為今后的活動方向提供線索。隨著幼兒對“磚區(qū)”游戲的深入,在對材料本身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的同時,經(jīng)過反復構建拼搭,幼兒從第一次自顧自用磚頭搭做飯灶頭的興趣開始減淡,在游戲過程中開始深層次的豐富游戲內(nèi)容,幼兒學會合作分工,從資源庫中將農(nóng)作物運出,然后進行洗、切、剝、炒,有的幼兒甚至將樹葉、地上的野菜進行采集,幼兒居然在“磚區(qū)”也開展起了娃娃家游戲,你來當爸爸,我來當媽媽,還有小客人,玩的不亦樂乎。在不斷的游戲過程中,幼兒不滿足于很多灶臺的搭建,有的幼兒開始用磚頭構建釣魚池,有的幼兒搭建了樓房,有的幼兒搭建了樓梯,有的幼兒搭建了城墻,有的幼兒搭建了停車場、恐龍樂園,還有的幼兒開始搭建馬路……
幼兒像玩角色游戲一樣在“磚區(qū)”進行結構游戲,游戲場景更加豐富,當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興趣減退的時候,教師適當?shù)慕槿牒忘c撥,擴展了幼兒的視野,有助于幼兒進行深層次的游戲,甚至生成一個游戲主題。比如:幼兒在進行建構馬路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反復搭建兩條馬路的興趣減退,開始無目的走來走去的時候,可以和幼兒探討關于馬路的游戲話題,“馬路都是一樣寬的嗎?馬路都是直直的嗎?”幼兒馬上說不一樣,有的馬路寬,有的馬路窄,而且有的馬路是彎彎曲曲的。教師適當?shù)狞c撥激發(fā)了幼兒游戲的興趣,幼兒開始將其中一條馬路進行改造,還不忘提醒過往的小車,這里禁止通行,馬路在改造??墒强傆行≤嚂r不時來“打擾”,一直提醒也不是辦法,有的幼兒眼睛一亮,“想到好辦法了?!敝灰娝ⅠR用磚頭在馬路上搭建了一個圓形,圓形里面搭了一個叉叉,還不忘興奮地告訴老師:“老師,快看,我搭了一個禁止通行的標志。”搭建的過程中,幼兒開始深入游戲,邀請其他幼兒一起在馬路上搭建了障礙物,運輸隊的小車司機也注意到了馬路的變化,幼兒此時就會根據(jù)馬路情況進行運輸,是直走還是轉彎來繞過障礙物?還是根據(jù)馬路的寬或窄來選擇路線?在游戲中會發(fā)現(xiàn),幼兒通過目測的方法進行道路的選擇,如:騎三輪車的幼兒會往寬車道行車,拉黃包車和騎自行車的幼兒會選擇窄的路線,最后,將車停到指定的停車場再進行貨物的搬運等。這個看似沒有主題的游戲活動,在幼兒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化,馬路邊上的燒烤店、娃娃家、釣魚池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幼兒興致勃勃的給教師介紹他們搭建的主題“社區(qū)生活”。
三、精彩點評為幼兒構建新的發(fā)展區(qū)
“磚區(qū)”游戲中幼兒的技能技巧直接影響著游戲內(nèi)容的拓展和游戲層次的提高。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難題,比如:為什么搭建的樓房總是輕易倒塌?針對幼兒都容易出現(xiàn)的共同問題,除了讓幼兒分享自己的游戲成果和大家討論,還可以一起整理游戲中零散的經(jīng)
驗,在講評環(huán)節(jié)和幼兒一同來探討建構的技巧進行釋疑,幼兒不容易理解的時候,可以讓幼兒通過各種途徑對建構技巧有所了解。從熟悉游戲材料到自由擺弄堆砌,進而發(fā)展為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技能探索,引導幼兒選擇多種結構材料,從構建單一的物體形象到構建豐富的物體形象。在游戲后,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得到提升,也是對下一次游戲開展的計劃依據(jù)。講評的過程中,也可以針對幼兒忽視的問題進行探討,比如:磚頭用了一段時間后,由于運輸或者其他情況造成磚頭摔斷了,很多碎磚頭都堆積在草地上,不僅不美觀,也很少有幼兒去關注碎磚,通過講評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想想辦法,“如何處理這些碎磚頭?”的問題拋出后,立馬引起幼兒的關注,在商討后,幼兒想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就是遷移生活中的經(jīng)驗,給碎磚頭做一個回收站,這樣需要碎磚的幼兒可以去回收站拿碎磚,不需要的碎磚由幼兒運輸?shù)交厥照?,又美觀又實用。在游戲中,幼兒儼然是一個個“磚區(qū)”的小專家,認真、投入,幸福的感覺時刻伴隨著他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也指出:“幼兒的學習就是幼兒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與周圍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是幼兒主動地探索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和物質世界的過程?!边@也反映出環(huán)境對于幼兒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學前階段,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幼兒學習相適宜的環(huán)境,鼓勵并支持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通過各種感官去體驗生活,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直接經(jīng)驗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②幼兒喜歡的、貼近生活的,才是他們想要的,將生活中的各種材料整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出他們的創(chuàng)意,讓生活化的材料產(chǎn)生教育的價值。筆者將繼續(xù)結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做一個會放手的觀察者,解放幼兒,成為幼兒游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和他們一起在戶外聯(lián)合游戲的海洋中暢游!
[注釋]
①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②《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育部,2012.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育部,2012.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14-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