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婭敏(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
《小烏鴉愛媽媽》音樂律動游戲教學案例設計
索婭敏
(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等幼兒園工作指導文件,均強調應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進行幼兒藝術教育。然而,當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音樂專業(yè)的教學,卻存在著過于重視音樂技能教學而相對忽視游戲教學組織能力的現(xiàn)象,這導致培養(yǎng)出的幼兒教師難以將課堂所學的唱、奏、舞、演等技能有效地滲透到游戲教學中轉化為崗位技能。有鑒于此,筆者特意設計了這份以兒歌《小烏鴉愛媽媽》為主題的音樂游戲教案供本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模擬幼兒園游戲教學之用。在這里刊登出來,欲藉此與廣大同仁進行經(jīng)驗交流,也愿欣然接受專家斧正!
關鍵詞:《烏鴉愛媽媽》;音樂律動;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在音樂游戲過程中引導幼兒展開充分的律動活動,借助視覺、聽覺、肢體動作等方面綜合化的信息刺激,使幼兒初步感受到節(jié)奏、旋律等基本音樂要素對于人類情緒的愉悅功能。幫助幼兒養(yǎng)成借助音樂進行自我愉悅的能力,同時也就能夠引導幼兒養(yǎng)成終身愛音樂、聽音樂、學音樂的良好習慣。教具及設施:烏鴉頭、大樹、樹枝、蟲子、多媒體、投影儀、音箱、鋼琴、皮影烏鴉、影線、影窗等道具若干。
教師借助計算機和投影儀,將已搜集的各種卡通化烏鴉形象圖片展現(xiàn)到投影幕上。教師向幼兒提問: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小朋友們看屏幕上是什么動物?幼兒答:烏鴉。教師:對,這是烏鴉。烏鴉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小鳥兒。你們想知道烏鴉有多聰明嗎?來,讓我們看一段動畫,看看小烏鴉有多聰明。
教師播放預先準備好的Flash短片《一只烏鴉口渴了》,然后總結:小烏鴉口渴了會動腦筋,它把石頭叼起來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慢慢地升高溢出來了。于是小烏鴉就解渴了。你們說小烏鴉聰明不聰明???幼兒答:聰明。教師問:大家想不想和小烏鴉交個朋友啊?幼兒答:想。教師倡議:大家要和小烏鴉交朋友啊,得先模仿一下小烏鴉是怎么活動的,大家說說小烏鴉是怎么活動的???幼兒答:小烏鴉拍著翅膀飛,小烏鴉一跳一跳的走。教師倡議:那我們現(xiàn)在也學著小烏鴉的樣子拍拍翅膀好不好呀?幼兒答:好。
教師提示:現(xiàn)在老師先學著小烏鴉拍翅膀,小朋友們好好看,然后學著老師的樣子來拍翅膀,就可以和小烏鴉做朋友啦!教師戴上烏鴉頭飾道具,播放《小烏鴉愛媽媽》的無歌詞伴奏音樂,隨著二拍子節(jié)奏上下擺動手臂,同時展開簡單的舞蹈式跳躍步伐,將手臂動作和步伐和著節(jié)奏結合起來,共同模仿小烏鴉拍翅膀的動作。教師做完后,給幼兒戴上烏鴉頭飾道具,與幼兒一起伴隨音樂展開團體律動。在律動過程中,教師不斷提示幼兒和自己保持一樣的節(jié)奏,一邊律動一邊在幼兒群體中來回穿梭。對于節(jié)奏過快或過慢的幼兒,則用語言提示:“XX,慢一點兒啊,別累著”……“XX,再快一點兒呀,要不然追不上小烏鴉啦!”待幼兒的律動基本都符合《小烏鴉愛媽媽》歌曲的節(jié)奏之后,教師提示幼兒:老師用這架鋼琴彈奏聲音來模仿小烏鴉拍翅膀的動作,你們聽聽像不像?
教師彈奏《小烏鴉愛媽媽》的旋律,幼兒坐在座位上靜聽。彈奏完畢,教師提示幼兒,鋼琴彈奏的旋律和小烏鴉拍翅膀的動作是一樣快的。并邀請幼兒: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再熟悉一下小烏鴉拍翅膀的動作,就可以認識小烏鴉做朋友了,大家說好不好?。慨斢變涸僖淮坞S著鋼琴旋律打完一遍二拍子節(jié)奏之后,就可以正式地進入音樂游戲的主體階段了。
承上,教師詢問幼兒:現(xiàn)在我們可以和小烏鴉交朋友啦,愿不愿意聽一聽小烏鴉的故事?。坑變捍穑涸敢?。教師:小烏鴉的故事,就藏在一首歌里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看一看小烏鴉為它的媽媽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好不好?幼兒答:好。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預先準備好的Flash歌曲短片《小烏鴉愛媽媽》,幼兒坐在座位上觀看。短片播放完畢,教師請幼兒分組討論。然后每個小組選一名幼兒將討論的結果講述給教師。在此過程中,在靜音狀態(tài)下不間斷地回放《小烏鴉愛媽媽》的Flash短片,以便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含義。而且,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也應結合Flash短片,適時地對幼兒表述不明確之處加以提示和引導,以便幫助幼兒透徹地理解歌曲的內涵。
在幼兒講述完小烏鴉的故事后,教師加以總結:好,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對,小烏鴉不怕辛苦,飛來飛去抓了蟲子送給自己的媽媽吃。但是,小烏鴉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幼兒回答:小烏鴉的媽媽老了必須抓蟲子媽媽吃,要不然它的媽媽就餓死了。幼兒回答:小烏鴉不會飛的時候,媽媽也是像這樣抓蟲子喂給它吃。所以,現(xiàn)在媽媽飛不動了它也要抓蟲子給媽媽吃。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對。烏鴉媽媽每天去抓蟲子給小烏鴉吃,一點兒一點兒地把小烏鴉養(yǎng)大了。其實,你們的爸爸媽媽就像烏鴉媽媽一樣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掙錢,買各種好吃的食物養(yǎng)育你們。等你們長大了,爸爸媽媽也老了,像烏鴉媽媽一樣動不了了,你們該怎么辦啊?幼兒:像小烏鴉一樣勤快地掙錢,養(yǎng)活爸爸媽媽。教師:看來小烏鴉就是你們的榜樣了。我們現(xiàn)在來做個小游戲,模仿小烏鴉給媽媽抓蟲子吃好不好呀?幼兒答:好。教師:現(xiàn)在老師來做小烏鴉的媽媽,選一位小朋友來做小烏鴉好不好?
搬上大樹、樹枝及蟲子等道具,教師戴上較大的烏鴉頭飾道具,為推選出來的幼兒戴上較小的一頂烏鴉頭飾道具。而后播放《小烏鴉愛媽媽》Flash伴奏,教師坐于大樹、樹枝道具處,唱《小烏鴉愛媽媽》歌曲:“路邊開放野菊花啊,飛來一只小烏鴉啊。不吵鬧呀不玩耍啊,急急忙忙飛回家。它的媽媽年紀大啊,躺在窩里飛不動。小烏鴉呀叼來蟲子,一口一口喂媽媽。多懂事的小烏鴉啊,多可愛的小烏鴉啊,飛來飛去不忘記,媽媽把它養(yǎng)育大。”同時幼兒邊跳躍奔跑邊按照剛才練習的節(jié)奏模擬小烏鴉拍翅膀的動作,將手持的蟲子道具送至教師手中。然后讓幼兒跟隨伴奏音樂做送蟲子給烏鴉媽媽的律動練習,然后跟隨這樣的律動節(jié)奏表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注意提示、鼓勵幼兒作一些裝飾性的動作,比如遞給烏鴉媽媽蟲子的動作,就可以添加一些花式動作的成分。教師可以提示:小朋友們,你們送給媽媽好東西時,都是怎么遞過去的?有沒有一些逗媽媽開心的動作?在教師的提示下,幼兒可以做出諸如翻手腕、先藏后遞等在日常生活中討家長開心的動作,也就為游戲增添了裝飾性的動作成分,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在幼兒代表試作、演示這個游戲的流程以后,教師即可建議所有幼兒進行分組游戲。分組游戲仍然按照先跟隨伴奏音樂做送蟲子給烏鴉媽媽的律動練習、再跟隨這樣的律動節(jié)奏表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步驟來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巡行于幼兒當中,對幼兒的不同游戲行為給予鼓勵、引導和規(guī)范,以便有效地控制游戲教學的場面。
在幼兒按照教師的引導進行分組律動游戲完畢之后,教師搬上影線、影窗,皮影烏鴉及相關皮影道具,一邊唱《小烏鴉愛媽媽》一邊操縱影線,仿照皮影戲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小烏鴉反哺媽媽的場景,并力求使皮影烏鴉的動作符合歌曲的節(jié)奏。對于幼兒來說,皮影是一種新奇的事物,能夠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于是,在教師演示完畢后,幼兒紛紛要求自己操縱皮影道具來玩耍。此時,教師即要求幼兒:小烏鴉是一個嬌氣的朋友,跟小烏鴉交流時一定要輕輕的,要保護小烏鴉,否則小烏鴉就不跟你們玩啦!還有呢,小烏鴉喜歡聽你們唱歌,所以你們跟小烏鴉玩的時候,要像老師剛才一樣邊唱邊玩,這樣小烏鴉就會喜歡你們啦!按照老師剛才說的,跟小烏鴉交個好朋友,快快樂樂地玩一會,好不好?幼兒回答:好。于是,幼兒依次操縱影線邊唱歌邊展開皮影游戲,整個音樂律動游戲達到高潮。
待皮影游戲結束后,教師即可對音樂律動游戲進行總結,告知幼兒:今天我們就真正地認識了小烏鴉,跟小烏鴉交了朋友。以后,小朋友們遇見了小烏鴉要愛護它,跟小烏鴉永遠做朋友。而且更重要的是,小朋友們要像小烏鴉那樣愛唱歌,做一個快樂討人喜歡的寶寶。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就是小朋友們要像小烏鴉愛媽媽那樣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一個懂事、可愛的大寶寶!你們說好不好?幼兒答:好。接下來,教師還可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予以表揚,并鼓勵他們在今后的游戲中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
綜上可見,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心理需求特征和心理活動特點等內在心理規(guī)律來設計游戲的流程,并采取引導、交流、互動等符合幼兒心理期待的方式來進行游戲的組織,在自然而然之中控制游戲流程;在整合體態(tài)律動教學法、體現(xiàn)音樂性的同時,又貫徹了“寓教于樂”原則,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了音樂游戲教學的“高結構低控制”。筆者認為,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設計此類音樂游戲教案,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唱、奏、舞、演等技能滲透到游戲中去,有效地轉化為崗位技能,以期引導他們盡快熟悉、適應幼兒園的工作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