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忠
(永春四中,福建 泉州 362608)
【摘 要】課堂中學生的“插話”是其最最真實的內心體驗,學生的“插話”中往往蘊含著許多寶貴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善于捕捉和引導,加以利用這一課程資源,使課堂變得更為靈動,更為精彩,從而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
【關鍵詞】課堂教學;善待插話;課程資源;有效學習
新的課程改革理念認為,課堂教學具有動態(tài)生成性,要求我們實行“動態(tài)生成式教學”,即不能在課堂中機械地按照原先備課時確立的固定思路教學,而應當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情況,由教師靈活調控,不斷生成新的教學流程,使課堂始終處在動態(tài)的不斷生成的過程中。而課堂中學生恰到好處的插話,正好是課堂生成的有利資源。教師要善于捕捉和引導,合理利用學生的插話,將課堂變成心靈對話和交流的磁場,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平臺。當學生的表現(xiàn)偏離教師的期望或越出教學軌道時,只有依靠教師正確和積極的引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達成課程目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善待插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探究性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插話”是常有的事,面對這種情況,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處理的方法得當就會使之成為課程的有利資源,反之就會扼殺學生的個性,使課堂陷入僵局,學生是鮮活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面對學生的“插話”,教師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那些正確的、優(yōu)秀的“插話”教師應給予肯定與鼓勵,以激發(fā)學生“更上一層樓”的動機;對那些脫離課堂,純粹是興之所至的“插話”,要及時給予否定和矯正。
如在一堂體育課中,按照慣例,課前整隊,我喊了“立正——前排側平舉,后排前平舉——向前看齊!”學生舉起手有次序地排開。我觀察了一下,縱隊都齊了,可是我總感覺后面幾個個子比較小的男生位置比較靠前,導致橫隊沒有對齊,我提醒到:“后排男生注意橫隊對齊啦!”大部分同學很快就把位置給調整好,只有一個男生沒有對齊,我提醒了他一下,沒想到這一男生說:“老師,是你的口令錯了。”全班同學都怔住了,我也愣了一下,難道我喊了這么多年的口令有什么不妥嗎?我面帶微笑地說:“你能說說老師的口令錯在哪嗎?”“老師,你剛才是讓我們向前看齊??!我們只有一雙眼睛,要怎么向前看又向側看???”我一想,是啊,學生個子有高矮,手有長短,在這個口令下縱隊是能對齊,橫隊就不一定能對齊。我對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并對全班學生說:“剛才這個同學說得很對,老師希望大家動腦想一想,我們該用什么口令既能使橫隊對齊又能使縱隊也對齊呢?”學生分小組紛紛討論了起來。經(jīng)過一番討論,最后得出以“前排側平舉——后排前平舉——向右看齊!”最簡單易行。從字面上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卻截然不同,來自于學生的智慧,使我的體育課堂變得更加靈動。
二、“老師,我有不同意見”
“老師,我有個問題。”“老師,我們能不能這樣做?”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語言,教師預設的教學思路常常被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給打亂。學生一有想法就想跟老師交流,一有創(chuàng)新之舉就想推薦給同伴,面對這課堂上時不時跳出的“擾亂”課堂秩序的插話,作為教師是鼓勵還是批評呢?我認為是前者,課堂應該是學生、教師盡展才華的課堂,是互動而又富有激情與挑戰(zhàn)的課堂。學生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靈感,興致勃勃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允許學生“插話”,讓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全面展示自己的個性,使體育課堂教學氛圍更為和諧,更為融洽。
三、“善待插話”促教學更具開放性
課堂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因此,課堂教學常表現(xiàn)出相對的封閉性。教學如果過分地強調預設和封閉,會使課堂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只有開放,才有可能搞活,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如在初一體操課《肩肘倒立》教學中,我在輔助練習時,引導學生做伸腿腳尖觸球時,一個學生來了句“老師這海豚在頂球”,學生哄堂大笑。我一想,學生這比喻真貼切,就順勢引導學生:剛才這位同學觀察真仔細,想象力很豐富,那么誰來說一說,海豚在頂球前為什么要先在水中快速游動?學生很快就說出:是為了獲得加速度。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將其遷移到技巧動作的學習中,讓學生明白:做肩肘倒立時,當雙腳過頭后時要迅速向上伸腿,輕松解決了教學的難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出有價值的疑問,并把疑問“推”給全班學生,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共同思考,使教學活動在學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得到有效延續(xù),促進精彩的課堂生成。
四、“善待插話”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出格”行為,教師應該具體分析,有時學生在課堂上不按老師預設的方法學習,這是學生獨立思維的表現(xiàn);是學生在實踐中體現(xiàn)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是一種積極的表現(xiàn)。當他們敢于和老師提出異議時,老師要細致、耐心地分析,給學生多一點做“課堂主人”的信心,要正確對待他們的“出格”,不要認為只有老師是正確的,不要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眼光去看待學生。要用新的教學理念和發(fā)展觀來看待學生,只要他們的“出格”是合理的,就要給予肯定,加以鼓勵,要精心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不要以老師的定勢去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習自主性、主動性,扼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還要把學生的這種合理“出格”通過提煉使之成為課堂的有利資源。
總之,理想的教學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學生的靈動智慧、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需要民主意識、需要教師對學生獨特體驗的理解、人格的尊重以及對質疑精神的張揚。允許學生課堂合理插話,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師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樹立起來的標志。只要我們及時地對學生課堂插話加以正確的引導,采取興利除弊的策略,運用教學機智有效地管理、調控課堂。那么,學生在課堂上的插話將不再是擾亂課堂的噪音,而是將課堂這場交響樂推向高潮的一段華美樂章。
【參考文獻】
[1]張進成.論新課程倡導的發(fā)展性評價[J].安徽體育科技,2004年S1期
[2]任火.構建有效對話,創(chuàng)設精彩課堂[J].學周刊,2011年17期
[3]唐波,孟慶平.尊重學生個性,構建和諧課堂[N].濟寧日報,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