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春
(江蘇省灌南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灌南 222500)
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和產后出血的作用探討
孫延春
(江蘇省灌南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灌南 222500)
目的 研究并探討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和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影響,并分析其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200例住院產婦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有患者數量10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比較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以及兩組患者的產程、產后出血量差異。結果 由統(tǒng)計結果可得,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產程以及產后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助產質量,減少產后出血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綜合護理;助產質量;產后出血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母嬰的健康問題也更加受到關注。有相關文獻表示,對產婦患者進行良好的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助產質量,并且減少患者的產后出血量[1]。為研究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和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影響,選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住院產婦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200例住院產婦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10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
對照組產婦患者100例:年齡在25~34歲,平均年齡為(29.78± 2.28)歲。患者孕周在36~41周,平均孕周為(39.23±0.68)周。初產婦患者65例,經產婦患者35例。實驗組產婦患者100例:年齡在24~35歲,平均年齡為(30.04±2.31)歲。患者孕周在37~42周,平均孕周為(39.76±0.79)周。初產婦患者70例,經產婦患者30例。兩組患者經過血液以及其他檢查可得,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血液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均健康正常,并且兩組患者的其他器臟無其他嚴重疾病。比較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組間差異較?。≒>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之間具有良好可比性。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對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并且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 一般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具體做法如下:①入院宣教護理:在產婦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給患者以及家屬講解住院須知,在和患者進行交談時要態(tài)度溫和,增加自我的親和力,加強患者的信任感。告訴患者一般注意事項,帶領患者盡快熟悉病房的各處環(huán)境,為良好的護患關系打下基礎[2]。②心理護理:初產婦患者常常會伴有緊張、恐懼、害怕等不良情緒,由于沒有過分娩經歷,因此容易產生過多的擔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幫助患者疏散內心的不良情緒,傾聽患者內心的苦惱與擔憂,針對性地給予患者心理疏導?;颊哂幸蓡柕牡胤侥托牡亟o予患者講解,不得對患者大聲訓斥。讓患者感受到關懷,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讓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分娩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即將到來的分娩。③產程護理干預:在患者的第一產程中多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讓患者消除內心的害怕和恐懼。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按摩,并且輔助按摩患者的腰骶,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在第二產程中,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呼吸,宮縮時盡量保持屏氣,肌肉不能一直處在繃緊的狀態(tài),否則會把體力過早地消耗。告訴患者分娩的情況,防止患者多度的擔心,盡量讓患者釋放精神上的壓力,加強信心,配合助產士進行分娩。在第三產程中,指導患者如何用力以及深呼吸,嬰兒分娩情況要告訴患者,增強產婦患者的信心。胎兒分娩出來后立即將胎兒的狀況告知產婦,避免產婦發(fā)生不必要的擔心,鼓勵并且安撫患者。注意觀察胎盤分娩后是否完整,再仔細檢查是否發(fā)生早剝或者副胎盤事件。給患者靜脈注射宮縮劑,并檢查患者的子宮是否宮縮良好,若發(fā)生異常立即進行搶救處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相對性的并發(fā)癥預防工作[3]。
1.3 觀察指標:比較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以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方向;比較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總產程時間以及產后出血量差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研究結束后,將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結果數據情況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用卡方檢驗,實驗組以及對照組患者的研究結果中95%作為可信區(qū)間,并且結果中P<0.05, 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從研究結果可得,實驗組患者中十分滿意的患者數量為80例,一般滿意的患者數量為20例,不滿意的患者數量為0,護理滿意的患者總數為100例,占患者總數的100.00%;對照組患者中十分滿意的患者數量為50例,一般滿意的患者數量為28例,不滿意的患者數量為12例,護理滿意的患者數量為78例,占患者總數的78.00%,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比較實驗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總產程時間以及產后出血量差異:從研究結果可得,實驗組患者的總產程時間為(438.56± 108.56)min,患者的產后出血量為(129.87±27.56)mL;對照組患者的總產程時間為(632.44±113.42)min,患者的產后出血量為(304.67±31.76)mL。實驗組患者的總產程時間以及產后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我國人們的總體文化素質在不斷地提高,如何加強對母嬰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廣大人們的關注。影響產婦患者分娩的因素較多,在臨床上主要歸納為產道、產力以及胎兒三大要素,有學者認為精神心理因素也較為關鍵。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是也是強烈的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的過程。產婦患者常常會伴有劇烈的恐懼感,特別是初產婦的恐懼感更為強烈。產婦患者會怕疼、怕出血、怕難產等等,因此會高度緊張,這反而對胎兒是不利的。經過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85%以上的產婦患者害怕分娩,并且誤認為剖宮產分娩方式帶來的疼痛小,產程時間短,并且對胎兒好,胎兒會更加聰明等等,因此選擇剖宮產分娩方式。所以在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產婦的數量越來越多,剖宮產率也逐漸增加。臨床上一般醫(yī)師建議陰道分娩方式,除非特殊情況則選擇剖宮產。陰道分娩患者的產后大出血率較低,并且陰道分娩的胎兒抵抗力更強[4-5]。
部分選擇陰道分娩的產婦對分娩知識的了解較為缺乏,因此也會產生極度的恐懼感,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中樞神經功能紊亂等不良現象,并且使得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降低,兒茶酚胺的分泌上升,使得患者的宮口擴張緩慢,宮縮乏力,產程的時間過長,最后轉為剖宮產。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告訴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排散內心的緊張感,讓患者增強信心,幫助患者消除內心的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即將到來的分娩。并且護理人員還需要加強患者的分娩知識,有針對性地給予患者產前教育。
[1] 李小敏,王曉娟,趙佩珊,等.助產質量及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影響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0):77-78.
[2] 王巧英.助產質量與產后出血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 3,28(17):1603-1604.
[3] 許曉燕.護理干預在助產質量及產后出血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19):153,155.
[4] 蘇瑞玲.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1,40(22):1183-1184.
[5] 胡冰,楊芳,黃寶良,等.提高產婦健康教育與全程助產質量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0,16(13):31-32.
R473.71
B
1671-8194(2016)30-02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