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惠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責任制整體護理對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分析
劉麗惠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 分析責任制整體護理對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 將100例腦梗死患者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分別采取常規(guī)護理、責任制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結論 對腦梗死患者采取責任制整體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責任制整體護理;腦梗死;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近年來,腦梗死致死率大幅度降低,但致殘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肢體障礙等后遺癥[1],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沉重的負擔。在腦梗死患者康復期,為了促進患者功能康復,必須要在治療后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取得一定的應用效果?,F(xiàn)筆者以50例腦梗死患者為例,采取責任制整體護理,其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100例腦梗死患者均到我院進行診斷和治療,經癥狀、體征、頭顱CT、MRI等診斷,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2]中腦梗死診斷標準相符;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接受就診;男67例,女33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62.3±6.7)歲;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資料經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根據(jù)患者病情程度采取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注意患者情緒變化,予以必要心理疏導緩解患者消極情緒。患者住院期間,需維持病房環(huán)境的安靜、整潔、舒適、溫馨,并在病房環(huán)境內制作各種溫馨提示及高危標識,預防風險發(fā)生。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責任制整體護理。①加強護士分層級考核。需建立責任護士動態(tài)管理機制,實施競聘上崗模式,對不合格護士采取掛崗學習。選擇經驗豐富、業(yè)務水平高的護士成立責任小組,并由小組長指導和監(jiān)督該組責任護士,按照組員能力高低對組員需要承擔的工作責任予以分配。②改變排班制度。改變以往護理模式,采用功能制結合責任制綜合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連續(xù)、全程、無縫隙護理,每位患者都由一名護士對其實施全程護理。必要時實施彈性排班模式,適當減少交接班環(huán)節(jié)和時間,做好強弱搭配,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需加強護理人力。③明確責任??剖倚杳刻於家诠鏅谏蠈γ课蛔o士的責任內容進行更新。每位護士都需要對每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康復訓練以及用藥指導等。護理期間,護士應明確自身責任,落實護理質量監(jiān)控,持續(xù)改進護理質量。嚴格床邊交接班,密切監(jiān)督前一班工作質量,組長應檢查本組患者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護士長要抽查責任組長對分管患者病情的掌握和落實情況,不斷改進護理質量。④加強基礎護理和??谱o理的結合。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谱o理特色,制定腦梗死患者的護理流程及健康教育,每位護士工作日程中應納入體位護理、被動鍛煉、主動鍛煉等康復方法,每位護理人員均需按照護理流程采取針對性康復訓練。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應實施監(jiān)督機制,護士長全權負責各組組長,組長應向下分級責任護士護理實施,對表現(xiàn)突出護士,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對護理工作實施不佳者,需給予一定懲罰,以此提高護理質量。
1.3 評價指標:采取簡易Fugl-Meyer評分對患者運動功能進行評價,總分100分。100分:運動功能正常,無障礙;96~99分:輕度障礙;85~95分:中度障礙;50~84分:明顯障礙;<50分:嚴重障礙[3]。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取改良巴氏指數(shù)評定量表(MBI) 進行評估,總分100分。96~100分:自理;75~95分:輕度功能障礙;50~70分:中度功能障礙;25~45分:嚴重功能障礙;0~20分:極度嚴重功能障礙[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采取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在檢驗時利用t,計數(shù)資料n(%)在進行檢驗時,采取x2,P<0.05時,表示兩兩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運動功能變化對比:觀察組護理前Fugl-Meyer評分(52.4±5.9)分,護理后(94.1±3.0)分;對照組護理前Fugl-Meyer評分(53.0±5.4)分,護理后(81.3±4.6)分;兩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較護理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較對照組增加,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對比:觀察組護理前MBI評分(32.4±6.3)分,護理后(73.4±11.9)分;對照組護理前MBI評分(33.0±6.8)分,護理后(51.2±12.5)分;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及組間護理后對比,P<0.05。
腦梗死是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常見的腦血管疾病,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腦梗死患者病死率,但后遺癥發(fā)生率顯著提高,影響了患者康復質量,導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顯降低。相關研究[5]發(fā)現(xiàn),腦梗死患者在治療期間采取必要康復護理措施,可對大腦梗死起到良性刺激,促進患者更好康復。而護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康復質量。在此次研究中,兩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較護理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護理后Fugl-Meyer評分較對照組增加,P<0.05。結果顯示,對腦梗死患者采取責任制整體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運功功能,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
責任制整體護理是臨床新型的護理制度,是優(yōu)質護理服務長期穩(wěn)定運行的主要措施,以患者為護理服務中心,對患者實施有計劃、有目的的整體護理措施,以此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能夠接受到最佳護理[6]。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由此可見,責任制整體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過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實施,確定護理工作確認到人,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xù)、無縫隙、優(yōu)質的護理工作,避免護理工作中發(fā)生護理問題,優(yōu)化了護理流程,加強護理質量的改進,提高護理質量。同時在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時,工作者可利用批判性思維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此種護理模式使護理人員工作主動性明顯提高,利于掌握患者病情,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及臨床技能。在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時,患者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細致的護理工作,根據(jù)患者肢體障礙、語言障礙情況,制定針對性康復護理方案,并對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予以高效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采取整改措施,以此持續(xù)改進護理質量,促進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復??偠灾?,對腦梗死患者采取責任制整體護理,可明顯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顯著。
[1] 李麗,葉文琴,田東惠,等.責任制整體護理排班模式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2):3935-3937.
[2] 李建玲.責任制整體護理措施在腦梗死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4,46(5):381-383.
[3] 康鳳英,楊輝,周衛(wèi),等.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發(fā)展回顧與實施現(xiàn)狀的誤區(qū)分析[J].全科護理,2011,9(11A):2964-2966.
[4] 呂 亞,于巧萍,李萍.我科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5):260-261.
[5] 李玲,劉義蘭.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對責任制整體護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4):892-895.
[6] 王建麗,李彩霞,耿妨妨.淺談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實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14(12):263-265.
R473.74
B
1671-8194(2016)30-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