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廣翠
(遼源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吉林 遼源 136200)
降鈣素原在重癥肺炎中的應用分析
程廣翠
(遼源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吉林 遼源 136200)
目的 探究重癥肺炎患者采用降鈣素原的治療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癥肺炎患者為實驗組的研究對象,并選擇同時期的50例輕型肺炎患者為對照組的研究對象,采集靜脈血以及常規(guī)檢查,對降鈣素原等指標進行比較。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于對照組相比,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明顯較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白細胞計數(shù)與體溫沒有較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重癥肺炎患者在治療和診斷中采用降鈣素原的檢測有重要意義,可以針對患者的檢查指標,采取相應的治療,效果顯著,可廣泛推薦。
重癥肺炎;降鈣素原
肺炎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嚴重威脅,屬于感染性疾病,且重癥肺炎因為病情嚴重,病死率更高,該疾病的病情發(fā)展迅速,對身體器官的各項功能有嚴重影響,主要因為細菌性肺炎毒血癥造成微循環(huán)障礙,其病原體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患者會有脈搏細速、血壓下降、意識模糊等癥狀[1]。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若在疾病早期可以給予準確診斷和治療,可使治療效果得到明顯的改善,降低病死率[2]。很多醫(yī)護人員都格外重視降鈣素原,他屬于糖蛋白,多種氨基酸構成,和患者的病情預后以及患者的感染程度密切相關。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癥肺炎患者為實驗組的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54例重癥肺炎患者為實驗組的研究對象,50例輕型肺炎患者為對照組的研究對象,實驗組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最大80歲,最小36歲,平均年齡為:(68.21±3.81)歲。對照組50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大81歲,最小35歲,平均年齡為:(67.83±3.93)歲。兩組患者并沒有年齡和性別上的較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4 h后采取血常規(guī)的檢查,先采集靜脈血,然后給予抗生素的使用,并檢查血清的降鈣素原以及C反應蛋白,在檢測降鈣元素中,選擇化學發(fā)光法,并對降鈣素原進行分級,其中A組≥0.5 μg/L,B組≥0.5~2.0 μg/L,C組≥2.0~10.0 μg/L,D組≥10.0 μg/L。檢測C反應蛋白時,選擇固相雙抗體夾心的免疫法,檢測白細胞時采用邁瑞B(yǎng)C-68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進行分類和計數(shù)。檢測后要清楚患記錄患者的情況,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時間。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文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α=0.05作為數(shù)據(jù)的檢驗水準,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身體指標對比。實驗組:降鈣元素為(19.47±25.08)μg/L,C-反應蛋白為(32.05±17.02)mg/L,白細胞計數(shù)(11.96±9.50)× 109/L,體溫(37.33±2.75)℃。對照組:降鈣元素為(1.72±1.33)μg/L,C-反應蛋白為(11.01±10.02)mg/L,白細胞計數(shù)(13.20±5.61)× 109/L,體溫(37.59±3.11)℃。
實驗組患者于對照組相比,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明顯較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白細胞計數(shù)與體溫沒有較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的身體指標情況:A組中有2例為重癥肺炎,占比為3.7%,呼吸機的應用率為0,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為(14.36± 5.43)d;B組中有4例為重癥肺炎,占比為7.4%,呼吸機的應用率為0,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為(18.23±9.50)d;C組中有35例為重癥肺炎,占比為64.8%,呼吸機的應用率為23(42.6%),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為(24.77±8.67)d;D組中有13例為重癥肺炎,占比為24.1%,呼吸機的應用率為31(57.4%),抗生素的使用時間為:(30.16± 14.83)d。
降鈣素原能對患者身體炎癥活躍的程度進行反應,屬于糖蛋白,為目前監(jiān)測、診斷細菌炎性疾病感染的重要參數(shù)。在目前的臨床中已經(jīng)被廣泛認同,其是有114~116種氨基酸所組成,被酶分裂成多個片段,最終會形成安吉江蘇元素以及鈣抑肽。重癥肺炎患者,血清降鈣素原主要針對全身性細菌感染,一旦患者有嚴重的細菌感染,降鈣素原在血清中的濃度就會明顯增高,對于病毒感染或者肺感染性的炎癥患者,降鈣素原的濃度不會增加或者輕度增加。
在調(diào)查和研究中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于對照組相比,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明顯較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白細胞計數(shù)與體溫沒有較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對于重癥肺炎患者,降鈣素原的敏感程度比體溫、白細胞計數(shù)等更加敏感。病情的炎癥程度和全身反應產(chǎn)生的炎性因子水平為正相關,再次證實血清降鈣素原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反應,在疾病診斷和預后評估中有積極意義,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在降鈣素原的水平上升時,該類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和呼吸機的應用實踐都明顯增加,可以針對患者降鈣素原的具體指標,指導醫(yī)師采取合理的藥物使用劑量,并加強巡視,盡量避免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治療同時還要叮囑患者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重癥肺炎患者在治療和診斷中采用降鈣素原的檢測有重要意義,可以針對患者的檢查指標,采取相應的治療,效果顯著,可廣泛推薦。
[1] 李娟娟.降鈣素原在重癥肺炎中的臨床應用[D].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
[2] 李敏莉,毛蓓,袁蓓.降鈣素原在重癥肺炎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15(5):3-5.
R563.1
B
1671-8194(2016)30-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