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玲
(新疆和田地區(qū)人民醫(yī)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臨床上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病[1]。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特點。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fā)熱、惡心、嘔吐、腹脹、胸部疼痛、心絞痛和休克等,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心源性猝死,從而危及其生命安全[2]。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間接收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間接收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案將這60例患者分成個性化護理組(30例)和常規(guī)護理組(30例)。在常規(guī)護理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他們的年歲在39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歲為(58.73±5.97)歲。在個性化護理組30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0例。他們的年歲在40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歲為(58.97±7.2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WHO制定的心肌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3]。(2)未患有語言障礙和意識障礙的患者。(3)未患有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4)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 在這兩組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對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個性化護理組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進行個性化護理的具體方法是:(1)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對其進行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詳細地向患者講解心肌梗死發(fā)生的原因、臨床上治療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和可能出現的預后等,以便使其能夠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2)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并在交流的過程中注意保持語言的簡練和親切。同時,護理人員可通過積極的正向引導和答疑解惑等方式緩解患者心中的負面情緒。此外,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正視自身的病情,并根據其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護理,以緩解其負面情緒。(3)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個人生活習慣為其制定一個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飲食計劃,并叮囑其要少食多餐,多飲水。同時,護理人員要囑咐、監(jiān)督患者戒煙、戒酒,并禁止其進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對其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糾正。(4)對于出現疼痛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可遵照醫(yī)囑使用嗎啡或哌替啶對其進行治療。(5)臨床研究發(fā)現,心肌梗死患者常會出現便秘的癥狀。因此,護理人員要定時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按摩,以促進其腸道的蠕動。同時,護理人員可遵照醫(yī)囑使用緩瀉劑對患者進行治療。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6min步行的距離、左心室射血分數和生活質量的評分。使用QOL-100量表[4]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其中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
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關系等多個方面。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處理[5]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6min步行距離和左心室射血分數的對比 在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6min步行的距離和左心室射血分數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結束后,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相比,個性化護理組患者6min步行的距離更長,其左心室射血分數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6min步行距離和左心室射血分數的對比
2.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護理結束后,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相比,個性化護理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相比,個性化護理組患者接受護理后6min步行的距離更長,其左心室射血分數和生活質量的評分更高。這與趙力立、曹明英和姚朱華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6]。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模式可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1] 張蓉,吳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807-809.
[2] 張美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2):19.
[3] 尹紅英.人性化護理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1911-1913.
[4] 柴小艷.全面護理方案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2):1-3,7.
[5] 胡銘,劉玉玲,張艷俠等.連續(xù)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7):3262-3264.
[6] 趙力立,曹明英,姚朱華等.協同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6):1463-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