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旺生
【內容摘要】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受母語影響,因此需要從自主學習的第一認知、學習目標以及學生的第一認知與學習目標之間的距離等角度來認識自主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 ?自主學習 ?學習過程 ?探究
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以來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而言,自主學習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因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支配權,所以被賦予了“自主”的意義。有人提出初中學生并不適合自主學習,更認為初中英語作為語言學習更加不適合自主學習。筆者以為這樣的認識是不對的,而要想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就必須掌握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學習過程特點,這樣才能讓自主學習真正發(fā)揮其作用。
一、自主學習對初中英語的促進作用
只有認識到自主學習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什么樣的促進作用,才會真正在教學中賦予時間與空間,以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習的自主。筆者通過自身的實踐,并結合一些理論知識的學習,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具有這樣的一些特點,而這些特點正是自主學習發(fā)揮促進作用的關鍵所在:
其一,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多地釋放學習主動性。被動學習狀態(tài)下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常常是消極的,而自主學習則可以讓學生原本擁有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釋放。譬如在Colour(牛津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2,譯林出版社)的教學中,在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這一內容中,筆者為了讓學生記住彩虹七種顏色的順序,并不是像以往一樣讓學生機械記憶,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記憶,由于英語記憶與中文記憶不同,因此學生會想出不同的方法去進行,而當有學生試圖將七種顏色的首字母嵌入某個句子中時,筆者告訴學生他們的方法很巧妙,正如同有人想出的Read Only Your Grandmother's Books In Venice的句子一樣。學生聽到這樣的句子之后,既為自己的思路正確而感到高興,同時又能迅速地接受教師所提供的句子,于是相關學習任務順利完成。
其二,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進行自我意義的構建。事實上在上面所舉的例子中,我們就能夠看到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完成了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即沒有教師任何的提醒,學生就已經(jīng)有了相關的思路,這種思路從學生的學習心理角度來看,就是一種可貴的英語記憶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這種方法來源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屬于完全意義上的學生的自主建構。
第三,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內在驅動力。具有有效的自主學習引導經(jīng)驗的教師會發(fā)現(xiàn),凡是品嘗到自主學習成功的學生,都會有很強的驅動力。他們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xiàn)常常是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更能積極地表達出與眾不同的學習方法或者思路,這是學生學習內在的驅動力,是英語學習所必須的動機。
二、自主學習需要教師什么樣的引導
自主學習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自主,因為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完全意義上的自主是有困難的。因此,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問題的關鍵在于,對于英語學科學習要求下的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應當如何引導,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科學與合理。筆者在探究中同樣有三點發(fā)現(xiàn):
第一,自主學習引導需要尊重學生的第一認知。學生在自主學習會生成重要的第一認識,這是自主學習的基礎,教師的引導要據(jù)此進行。比如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harmony這一詞匯時,一下子弄不清其真正意思,有學生認為其是虛詞,也有學生認為其可能指向某種情緒等,這個時候學生的認識很重要,教師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指出其具有“與感情、興趣、意見相符”的意思,并給出例句如His tastes are in harmony with mine.之后,學生就理解了。
第二,自主學習引導需要尋找學生原有認知與標準認知之間的最短距離。教師的引導技巧體現(xiàn)在能否發(fā)現(xiàn)學生原有認識與需要教學的內容的距離之上,實際上筆者在探究的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的英語認知很大程度上都受母語影響,因此基于英語的語言習慣去引導學生,并強化學生的一種英語語言習慣認知,是這種引導的最關鍵的地方。
第三,自主學習引導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質量。英語學習需要較高的學習質量作為支撐,這個學習質量不是用分數(shù)來衡量的,而是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效率來衡量的,教師要通過自主學習的結果去反推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取決于自身的知識儲備,也取決于自身的學習能力,這樣就從學習質量的角度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產生了驅動力。
三、自主學習需要建立什么樣的機制
自主學習只有在合理的機制中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這是筆者探究的另一認識。這個機制的建立關鍵在于教師,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基本的機制包括:一,學生的安全學習心理。只有讓學生在回答錯了不會受到批評的情況下,學生才有可能大膽展示自身的自主學習結果;二,必要的問題引領。只有在教師提供了綱領性的問題的前提下,學生才有可能沿著正確的道路進行自主學習;三,積極的學習評價。只有學生在積極的評價當中,才會自然形成自主學習的驅動力。
總之,只有從學習過程的角度認識自主學習,才能讓自主學習成為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一道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張麗敏.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2015(34).
[2] 孟岳娟. 從“講堂”走向“學堂” ——淺談初中英語自主學習,《中學課程資源》,2015(8).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zhèn)東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