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鳳俠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推進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針對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新課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教學策略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推進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師生關系單純,課堂教學氛圍緊張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往往注重“傳道、授業(yè)、解惑”,過于強調自己的教師身份,而把學生當成單純的授課對象,這種單一的師生關系既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氛圍緊張,使學生不愿或不敢多跟老師交流,從而令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學方法單調,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很多小學語文老師缺乏現(xiàn)代教學理念,沒有意識到小學生對于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困難性,而是習慣于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古板、單調,教學內容往往只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而缺乏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使本應活色生香的語文課堂變得枯燥無趣,從而阻礙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打消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評價單一,只看結果不重過程
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往往只關注學生近期的考試分數(shù),學生分數(shù)高就證明教師授課水平高,學生考試分數(shù)低就認為教師授課水平低,既缺乏對教師教學過程的及時評判,也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客觀認識,更談不上對學生未來發(fā)展?jié)摿Φ目茖W評估。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無疑是缺乏及時性、全面性和客觀性的,其積極價值自然難以充分發(fā)揮。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chuàng)設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學生不喜歡任課老師而不愿意學習語文課程的大有人在,這固然與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有關,但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反思自己如何與學生相處,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的師生關系。簡而言之,教師不僅要鉆研教學,用高超的教學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還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去疼愛,在生活中與學生“心心相印”;同時,也要把學生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給學生以人格上的尊重,與學生平等相處;更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懂得學生的喜怒哀樂,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親密朋友,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信任老師,樂于親近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重其道。學生對語文老師有好感了,自然也會對語文課程產生興趣并格外重視,因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不但在課堂上能夠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而且課下也肯花力氣和功夫學習語文,毋庸置疑,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如果說創(chuàng)設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第一要務,那么,教師教學方法的改善則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根本途徑。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主體互動的過程,新課程改革尤其強調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按照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要求,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設置輕松的教學情境。輕松的教學情境能夠吸引小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激發(fā)小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解決問題的熱情。良好的教學情境不但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探索性和開放性,能將課堂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巧妙連接,有利于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講授《秋天來了》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問同學們你們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秋天是怎樣來到我們身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秋天的味道是怎樣的?秋天的色彩是怎樣的?秋天中哪些景象在你眼中是最美的?秋天帶給人怎樣的感受?等等。一連串的問題一步一步地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同學們七嘴八舌,暢所欲言,我及時地結合課文內容加以講解和引導,在如此輕松的教學情境之下,同學們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體會到秋天帶給人的快樂,更體會到了學習和探究的樂趣。
2.引入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的出現(xiàn)為現(xiàn)代教學提供了新的手段,多媒體融圖像、聲音、文本等多種信息于一體,鮮活生動,聲情并茂,能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系統(tǒng),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記憶水平。例如,我在講授《神筆馬良》這一課時就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上課時,我首先播放了電影《神筆馬良》中的精彩片段,瞬間就吸引住了同學們的眼球。接著,我邊講解課文內容,邊用課件播放相應的電影畫面,同學們無不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地邊聽邊看。當我講到馬良被大官抓到,大官逼迫馬良給他畫金元寶,馬良機智地利用神筆逃走時,同學們全都被電影畫面中的精彩鏡頭逗得哈哈大笑,樂不可支;而當看到馬良給窮人畫牛畫犁的畫面時,同學們對馬良的善良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應該說,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3.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積極采取小組討論式學習、角色扮演式學習、虛擬情境式學習等豐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教學手段,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教師的帶動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提升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我在講解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就采取了音樂伴奏朗讀的方式,努力營造出文中描寫的場景氛圍,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撥動了學生的情感神經,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三)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既包括對教師的評價也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對于教師而言,要把傳統(tǒng)的重視考核考試結果向注重考核教學過程進行轉變,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教師教改的熱情,提升教學實效性。對于學生而言,要把注重考核考試分數(shù)向注重考核學習過程進行轉變,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品質、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尤其要注意挖掘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從正面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用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進而,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葛娟.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實施語文情感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3,4(1):126-127.
[3]賈艷玲.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變化[J].快樂閱讀,2012,(3):23-24.
[4]楊蘭九.淺談高效率的小學語文教學[J].好家長,201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