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里
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不僅能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而且還能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外閱讀還能積累好詞好句,提高寫作文的能力。因而,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至關重要,這也是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解決的教育問題。分析了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提出了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小學生課外閱讀閱讀習慣有效策略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薄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應當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不僅能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而且還能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外閱讀還能積累好詞好句,提高寫作文的能力。因而,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至關重要,這也是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解決的教育問題。
一、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不強烈
我曾經(jīng)在所任教的班級進行過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37%的學生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喜愛課外閱讀的學生,會像饑餓的人撲向面包一樣對書籍擁有強烈的渴望;而缺乏課外閱讀的興趣的學生,即便把書籍擺到他們面前,他們往往也是視而不見,更談不上如饑似渴地閱讀了。我認為這是阻礙小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的首要因素。
2.課外閱讀時間不充足
有些小學生反映,自己雖然有課外閱讀的興趣,但缺乏課外閱讀的時間。可以理解,現(xiàn)在的小學生課余的時間并不是完全自主支配的,往往被鋼琴、美術、舞蹈、書法、乒乓球等各種興趣班所占滿。更何況有的家長對待課外閱讀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孩子讀課外書是在浪費時間,甚至認為孩子是在“讀閑書”,因此限制或干脆剝奪孩子課外閱讀的時間,導致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三天曬網(wǎng),兩天打漁”,自然無法養(yǎng)成習慣。
3.課外閱讀方法不得當
課外閱讀畢竟不同于看電視、玩游戲,不能完完全全抱著休閑的心態(tài),而是應該力求讀有所思,讀有所獲。因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非常重要。很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很隨意,幾乎是完全沒有方法的休閑式閱讀,結果如同囫圇吞棗,讀過之后對書中的“營養(yǎng)”并沒有吸收多少,甚至關于書的內容、書的精彩之處都是“一問三不知”。讀書不得法,這樣的課外閱讀自然收不到應有的功效,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也無異于浪費時間。
4.課外閱讀書目不適宜
我們說“讀書好”,這里有一個前提必須是“讀好書”。好的書籍是營養(yǎng)品,如同良師益友,會使人受益;不好的書籍則如同垃圾,甚至是毒藥,會害人不淺。這就涉及到閱讀書目選擇的問題。小學生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往往只憑個人興趣選擇閱讀書目,有的書缺乏閱讀價值甚至不適合小學生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和家長不加以正確引導,則難免誤入歧途。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有效策略
1.注重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讀什么的問題上,教師和家長既要給孩子一些引導,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尤其是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習慣來說,首要的是盡量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先考慮有趣,再考慮有用。因為只有有趣,孩子才會愛上閱讀;只有愛上閱讀,才能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進而才能實現(xiàn)“有用”。比如說,面對一本好看的兒童小說和一本作文選,小學生可能更傾向于閱讀小說,那么教師和家長就不應橫加干涉,強制要求孩子讀作文選。
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實際上,孩子在天性中都是喜歡閱讀的,那些缺乏閱讀興趣的小學生,多數(shù)都是因為家長沒能在適合的時機給他們創(chuàng)造閱讀的良好環(huán)境,要么是家長本身不喜歡讀書,從不買書,家中乏書可讀;要么是家長忙于工作,給孩子買完書之后就放手不管了,沒能引導孩子進行閱讀;要么就是家長缺乏耐心,整天用電視機、游戲機哄孩子,沒能激發(fā)出孩子的閱讀興趣。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如此。教師和家長應該耐心地為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激發(fā)出孩子的閱讀興趣,再適時地培養(yǎng)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2.充分保障閱讀時間
課外閱讀貴在堅持。讓閱讀成為一種行為習慣,需要一個長期養(yǎng)成的過程?,F(xiàn)實生活中,很多小學生課余時間忙于在各種興趣班之間來回奔波,課外閱讀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這對于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非常不利的。話說回來,小學生如果能像上興趣班那樣保證每周拿出固定的時間段來進行課后閱讀,那么一段時間后,他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即便讓學生每天讀書10分鐘,那么,日積月累,他的閱讀量也將達到一個驚人的程度。作為教師,可以在每天晨讀的時間讓學生閱讀課后讀物。作為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每天睡前閱讀半小時。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一擠總會有的”,課后閱讀也是如此。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班級里那些愛讀書的孩子基本上都很少看電視或是打電子游戲,有的孩子雖然只是在每天晚上臨睡前讀一會書,但一學期下來,已經(jīng)讀完了《愛麗絲漫游奇境》《魯濱孫漂流記》等多本世界名著。
3.正確掌握閱讀方法
小學生缺乏自主意識,在課后閱讀時隨意性較強。教師和家長應該教給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教會小學生如何更好的進行閱讀。例如,小學生在閱讀文學性較強的小說或散文作品時,教師和家長要注意指導孩子學會做讀書筆記,在了解作品主要內容的同時,還要抓住重點段落,對其精彩篇章或片段進行精讀、細讀,摘抄好詞好句,反復咀嚼、品味,或是加以背誦,或是加以仿寫。而對于知識性或故事性較強的書籍,如歷史類書籍,科學知識類書籍,則可以泛讀、略讀,在書上用記號筆標注知識重點,或是對感興趣的題材再找來相關書籍進行拓展閱讀。
當然,閱讀是一種潤物無聲的影響,閱讀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運”,小學生只要閱讀方法得當,閱讀積累豐厚,那么讀書的神奇功效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xiàn)出來。
4.科學選擇閱讀書目
我曾建議家長給孩子購買中外名著,結果有的家長直接給孩子買來《悲慘世界》《靜靜的頓河》這樣的大部頭名著,孩子從來沒看過這兒厚的書,結果直接就被嚇住了。因而,教師和家長要科學合理的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目,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法則,不要把閱讀變成苦役或負擔,讓孩子逐漸找到閱讀的樂趣。當然,作為家長在給孩子挑選書籍時,更要了解孩子的閱讀需求再給出建議,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來挑選書目,或是以“有沒有用”來作為價值判斷,而是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水平和閱讀興趣。
關于書目選擇,教育部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小學生必讀的名著書目,這些書目都是經(jīng)典之作,可以作為參考推薦給孩子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單文娟.語文自主“悅”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1):146.
[2]郭睿.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以阿克蘇市第四小學為例[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29(4):56-59.
[3]田月花.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2,(3):23-24.
[4]唐波.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養(yǎng)成[J].新教育時代,2015,(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