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摘要:實踐證明,抓住學生興趣,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發(fā)掘,從而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目的。該文結合《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圖像合成”這節(jié)課,提出個性化教學模式,將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和學生輔導法進行有效的融合,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提高中學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效率積累經驗。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教學;學生輔導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0-0113-02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速,信息技術課也被提升了一個高度。培養(yǎng)初中學生擁有信息素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成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教師如何結合自身實際與學生特點上好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任務、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找到自我,樹立自信心;在輕松討論中,提高操作應用能力,學有所得,變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圖像合成”這節(jié)課,就如何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如何進行分層教學、如何做好輔導工作,這幾個問題作些探討。
1 教學任務設計要巧,任務驅動式在教學過程中起大作用
在這堂課備課過程中,我反復研究教材,為教材中的知識點搜集大量的相關的資料,為教學任務設計打下巧妙基礎,爭取每一個任務都設計得目標明確、結構合理、內容科學,并使每個任務中都滲透著本課的知識點,把學習模塊進行分解,設計成簡單并容易達成的一個個小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了這些任務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本節(jié)的知識點。
在本節(jié)課的任務設計上,把目標細化成三個層面:初步了解、學會及理解、掌握并熟練應用。
1.1 初步了解
八年級學生已經有過前幾節(jié)Photoshop軟件基礎知識的學習,能熟練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掌握了一些工具的操作技巧。因此在“初步了解”這個目標的任務設定上,讓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及小組討論自主學習完成任務一“選取卡通人物”。在“教”之前,讓學生能進行基本的上機操作,初步了解那些基礎的知識和方法步驟,并體驗自學與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1.2 學會及理解
“魔棒工具”的使用技巧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新知識點,因此把它設定為“學會及理解”這個層面的任務。通過老師演示,學生模擬操作的方法來達成目標。讓學生能對剛學到的知識和操作方法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上機操作。具體做法是:
1)學生在按照課本上提供的步驟操作完成任務一的時候會出現(xiàn)問題(部分需要的圖像沒法一次性選中),在講解時就由此展開,細述魔棒工具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邊講解邊演示,為學生能順利完成該目標任務打下基礎。這種讓學生在操作上先發(fā)現(xiàn)問題再自己動腦想方法解決的方式,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師的講解時,能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針對性地記憶重點步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2)引發(fā)互動,演示過程提問學生:“在選取卡通人物時,多余的選區(qū),如何處理?需要的圖像沒有選全,又該怎么辦?”在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有效地參與,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
3)學生糾正任務一出現(xiàn)的問題,并模仿教師新授的操作,繼續(xù)操作完成任務二“將卡通人物全成到風景照中”。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操作,鞏固新知。
1.3 掌握并熟練應用
Photoshop軟件功能強大,操作性強,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長期的實踐操作才能掌握其精髓。而“海報設計”更是考驗一個人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需要扎實的Photoshop應用基礎。為了讓學生能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相似的問題時,能靈活處理,舉一反三,我在“掌握并熟練應用”的目標設計上,讓學生獨立完成“運動會宣傳海報設計”這個任務。進一步掌握本節(jié)的知識點,熟練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并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進行這三個層次的任務過程中,注重引導幫助學生共同完成一系列的任務,由淺到深一步步地達成教學目標。讓他們在體會操作樂趣的同時,充分滿足學生內心都渴望成功的欲望,讓每一個學生內心都充實滿滿的成就感。
2 教學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分層教學必不可少
由于學生信息技術基礎不同,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樣,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廣播式的大面積統(tǒng)一教學,就會造成學生吸收不均衡、加劇兩極分化,大大降低教學質量。為此通過平時教學中的觀察,根據(jù)學生課上的學習表現(xiàn)、每節(jié)課作品的完成情況以及創(chuàng)新潛能的不同,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優(yōu)秀生、中等生、待進生,進行分層教學。
1)優(yōu)秀生
這個層次的學生,電腦基礎扎實,有很好的領悟力,很強的動手能力,并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完成本節(jié)統(tǒng)一要求的“合成圖像”任務外,還給他們安排了“探索磁性套索工具”任務,讓優(yōu)秀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達成“合成圖像”這個目標,讓他們體會到用不同途徑解決問題的樂趣,也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讓每節(jié)課都充滿挑戰(zhàn)性,使優(yōu)秀生也有不斷進取的空間。
2)中等生
他們電腦基礎一般,學習態(tài)度較認真,每節(jié)課基本能完成任務。本節(jié)課上要求他們盡可能完善“運動會海報設計”,精益求精,爭取有所突破。有余力的同學,可嘗試用一樣的方法,完成“節(jié)日賀卡設計”。讓他們在完成規(guī)定任務的基礎上,每節(jié)課進步一點點。
3)待進生
由于電腦基礎比較差,這部分學生上課時通常會提不起精神,有些跟不上,會出現(xiàn)自卑情緒。針對這些同學,課上注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在這節(jié)課上,稍稍降低了任務要求,只讓他們完成“將卡通人物與風景”的合成,也就是只完成兩幅圖像的合成,不涉及圖層與文字工具的應用。在教師巡視過程中,幫助他們共同完成任務,體驗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每節(jié)信息技術課。
分層教學就是要結合不同等級學生的特點,使每一個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 采取學生“教”學生的方案,使輔導到位,全面提高
本節(jié)安排為上機操作課,而在實踐課中,學生們多多少少總會遇到一些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較復雜步驟的操作上。這時候問題相對集中,就會出現(xiàn)教師忙不過來的狀況,這樣“一對多”的輔導勢必會打擊一些同學的積極性。為此,我采取學生“教”學生的方案,在本節(jié)的具體實施中頗具成效:
1)在完成環(huán)節(jié)任務時,教師巡視,選出那些優(yōu)先達成目標的學生當組長,每排選出一至兩個,負責指導本排學生(10人/組)。這樣大大提高輔導效率,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2)這時候的組長就是一個個“小老師”,用他們平時的交流方式來幫助解決問題,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能在班級里,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本節(jié)課收到良好效果,輕松的課堂,個性化的教學,真正抓住了住每位學生的心。使學習都變成一次愉快的旅程,在提高知識水平的同時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信息能力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郭海洋.如何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2):146-146.
[2] 宋乃慶.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9.
[3] 陳元保.分層教學全面優(yōu)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8).
[4] 陳強華.基于任務驅動的探究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2013(10).
[5] 鐘和軍.中學信息技術課分層導學模式的構建和實現(xiàn)[J].網絡科技時代:信息技術教育,2001(6):23-25.
[6] 董京峰.中小學信息技術課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20):28-31.
[7] 林輝.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氛圍[J].新課程:小學版,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