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觀察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實施左室肥厚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30例。針對所有高血壓患者,臨床分別實施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以及實施超聲心動圖檢查,對最終兩種檢查方法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分別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以及超聲心動圖的方法完成檢查后發(fā)現,利用常規(guī)心電圖最終檢出左室肥厚患者30例,臨床檢出率為23.08%;利用超聲心動圖最終檢出左室肥厚患者77例,臨床檢出率為59.23%;利用兩種方法檢查全部滿足左室肥厚診斷患者18例。通過常規(guī)心電圖對原發(fā)性高血壓進行診斷的敏感性為23.38%(18/77);診斷的特異性為77.36%[(53-12)/53]。結論 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臨床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進行檢查,針對患者左室肥厚診斷表現出較差的敏感性,表現出較高的特異性,但是難以有效作為左室肥厚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但是針對左室肥厚疾病的早期診斷表現出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常規(guī)心電圖;原發(fā)性高血壓;左室肥厚
原發(fā)性高血壓疾病癥狀為患者的血壓表現為一定程度的上升,患者往往合并或者不合并出現諸多心血管危險因素綜合征的現象。是導致患者患有諸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及相關危險因素,對患者體內重要臟器會造成嚴重的影響?;颊唛L時間患有高血壓疾病,會導致患者表現出左心室肥厚癥狀以及左心室擴大癥狀,其會導致患者表現出動脈粥樣硬化的現象,對此針對左室肥厚癥狀進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1]。為了對常規(guī)心電圖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臨床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針對患者的左室肥厚癥狀加以診斷,以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現將臨床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13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齡31~7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9.9±6.6)歲;所有患者全部滿足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相關診斷標準?;颊叩氖湛s壓不小于140mmHg或者患者的舒張壓不小于90mmHg。
1.2方法 ①高血壓疾病臨床檢查方法:主要選擇水銀柱血壓計(核準)對患者安靜狀態(tài)下坐位右上弦肱動脈部位血壓進行測量,并且對患者進行連續(xù)性測量,3次/d;②對患者實施心電圖檢查:針對所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主要選擇同步十二導聯(lián)心電圖機實施臨床測量;③對患者實施超聲心動圖檢查,主要選擇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進行測量,控制探頭頻率保持為215MHz[2]。
1.3診斷標準 原發(fā)性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為:患者的收縮壓不小于140mmHg或者患者的舒張壓不小于90mmHg。并且排除因為其他疾病或者相關病因導致患者表現出的血壓升高的現象[3]。
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對患者左室肥厚進行診斷的標準:①患者QRS壓表現出增高現象:患者RⅠ>1.5mv,患者Ravl>1.2mv,患者RⅡ>2.5mv,患者RⅢ>1.5mv,患者RavF>2.0mv。最終RⅠ與SⅢ二者之和大于2.5mv,患者RV5與SV1二者之和大于4.0mv(男)或者大于3.5mv(女);②患者表現為QRS電軸輕度左偏或者表現為中度左偏,通常不大于-30°;③患者表現為QRS時限輕度延長的現象,通常不大于110ms;④患者V5或者V6左心室壁激動時間表現為延長,延長程度不小于50ms;⑤患者表現出ST-T改變的現象:患者左心室電壓增高導聯(lián)ST段表現為一定程度的下降,患者表現為T波導致的現象、雙向的現象或者低平的現象[4]。
選擇超聲心動圖對左室肥厚進行診斷的標準:患者室間隔以及患者左室后壁不小于12mm。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臨床選擇SPSS15.0對相關臨床數據進行分析統(tǒng)計,選擇χ2檢驗以%形式表示計數資料,以P<0.05為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分別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以及超聲心動圖的方法完成檢查后發(fā)現,利用常規(guī)心電圖最終檢出左室肥厚患者30例,臨床檢出率為23.08%;利用超聲心動圖最終檢出左室肥厚患者77例,臨床檢出率為59.23%;利用兩種方法檢查全部滿足左室肥厚診斷患者18例,利用超聲心動圖檢查無肥厚的患者12例。通過常規(guī)心電圖對原發(fā)性高血壓進行診斷的敏感性為23.38%(18/77);診斷的特異性為77.36%[(53-12)/53]。
3 討論
針對高血壓患者,于疾病的早期未表現出顯著的病理改變。針對高血壓患者,心臟以及血管屬于對其病理以及生理作用的關鍵靶器官。長時間高血壓會導致患者表現出心臟改變的情況,從而導致患者表現出左心室肥厚癥狀以及左心室擴大癥狀,從而導致患者表現出小動脈病變的現象,主要體現為患者的壁腔比值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增加以及患者宮腔內徑表現為一定程度的縮小。最終導致患者的心臟、腎臟以及腦部等表現出組織缺血的現象?;颊呋加写朔N疾病后,主要對患者的體循環(huán)以及患者的大動脈以及中動脈造成累計,并且患者在表現出高血壓疾病后,往往會表現出微循環(huán)毛細血管稀疏的現象、出現扭曲變形的現象以及出現靜脈順應性減退的現象?;颊唛L時間表現為壓力負荷增高,在兒茶酚胺以及血管緊張素Ⅱ等相關生長因子的影響下,會對患者的心肌細胞進行刺激,使其表現出肥大癥狀或者表現為間質纖維化的現象[5]。對患者左室肥厚的程度以及左室擴張的程度進行觀察,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對稱性肥厚、不對稱性室間隔肥厚以及擴張性肥厚癥狀。長時間高血壓后表現出心臟肥厚癥狀以及表現出心臟肥大癥狀后,最終表明患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此種疾病較易合并表現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以及表現為微血管病變的情況,最終導致患者表現出心力衰竭的情況或者出現嚴重心律失常的情況,嚴重的情況,甚至導致患者表現出猝死癥狀。對此臨床選擇有效方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心室肥厚進行診斷,表現出顯著的價值。
針對左室肥厚癥狀,臨床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的方法進行檢查,表現出較低的敏感性,并且臨床檢查后表現出一定的假陽性率。本次研究證明在選擇心電圖對左心室肥厚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諸多的因素。
總而言之,針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臨床選擇常規(guī)心電圖進行檢查,難以有效作為左室肥厚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但是針對左室肥厚疾病的早期診斷表現出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美萍,李國洪.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在原發(fā)性高血壓左心室肥厚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9(10):129-130+132.
[2]聶妮娜,郭艷,王海玲.常規(guī)心電圖在原發(fā)性高血壓左室肥厚早期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7(09):171.
[3]謝連娣.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中西醫(yī)診斷和活血方藥逆轉左室肥厚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599-600.
[4]劉丹麗,區(qū)智輝.彩超在高血壓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7(06):120-121.
[5]劉芳,任苓,李清,等.心電圖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左室肥大早期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5(06):699-700.
編輯/哈濤